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矛盾&交融——从一期文化访谈节目引发关于传统(古董)声与... [复制链接]

查看: 11200|回复: 36
21#

哈哈,链接听了。有点像百家讲坛:)
世霸小名琴——my love!
TOP
22#

现代声是超真实的声音,古董声是较接近真实的声音。虽然都有音染,而彼此的追求都不同,现代更追求分析力,动态等。而古董则追求宽松厚润,而且动态也不会差,只是各有所长。那要看你心态是欣赏音乐还是享受音乐了。这个跟年龄没直接关系的,要证吾。就好像有的人仍然不相信线材,避震,电,都声音有影响一样。其实不是它听不出而是他的器材,搭配等没入门,系统灵敏度低,听不出来,所以他否定。我没见过线材无用论者的器材,避震,电,摆位是过关的。连像样的都没有。
TOP
23#

回复 22# Peterlo2011 的帖子

1大体是这样,2但电声仍未能接近真实,3线钉……在系统相对合理时用作微调不错4不在……
TOP
24#

回复 22# Peterlo2011 的帖子

1大体是这样,2但电声仍未能接近真实,3线钉……在系统相对合理时用作微调不错4不在……
TOP
25#

又见古董器材与现代器材谁好之争,以愚见,古董器材在保真度方面大多数无法与现代同价位的器材相比,之所以有人会去玩,前面有网友总结为是取向于古董器材的音色,不要高保真的缘故
古代传统艺术不能与古董音响器材相提并论,两者纯属不同性质的范畴,艺术无优劣之分,高保真技术就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如果PK一下,立刻就有立竿见影的表现.
最后编辑烧到残废 最后编辑于 2015-12-22 10:50:24
探索音响质量规律的真相,抵制假冒伪劣玄的忽悠
TOP
26#

回复 25# 烧到残废 的帖子

保真?何为真?现代就是真?何为高何为低?越现代就越高吗?要说pk的话对比过无数次了。就我看来几百万的全套高锰都没得同何难跟10来万的古董胆机加钴磁喇叭比。就宽松度都输晒。
TOP
27#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5/12/22 1:02:00 发表
现代声是超真实的声音,古董声是较接近真实的声音。虽然都有音染,而彼此的追求都不同,现代更追求分析力,动态等。而古董则追求宽松厚润,而且动态也不会差,只是各有所长。那要看你心态是欣赏音乐还是享受音乐了。这个跟年龄没直接关系的,要证吾。就好像有的人仍然不相信线材,避震,电,都声音有影响一样。其实不是它听不出而是他的器材,搭配等没入门,系统灵敏度低,听不出来,所以他否定。我没见过线材无用论者的器材,避震

古董箱的宽松厚润应该是因为技术没达到而做的一种妥协吧。就像雨后思奔达老箱子那样靠谐振调声。肯定宽松厚润,但也肯定细节和动态跟不上啊。
世霸小名琴——my love!
TOP
28#

原帖由 水玲珑 于 2015/12/23 23:5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5/12/22 1:02:00 发表
现代声是超真实的声音,古董声是较接近真实的声音。虽然都有音染,而彼此的追求都不同,现代更追求分析力,动态等。而古董则追求宽松厚润,而且动态也不会差,只是各有所长。那要看你心态是欣赏音乐还是享受音乐了。这个跟年龄没直接关系的,要证吾。就好像有的人仍然不相信线材,避震,电,都声音有影响一样。
古董箱的宽松厚润应该是因为技术没达到而做的一种妥协吧。就像雨后思奔达老箱子那样靠谐振调声。肯定宽松厚润,但也肯定细节和动态跟不上啊。

古董箱上的喇叭技术肯定普遍落后于现代,举例来说,就振膜材料以前只有纸质材料,现在有既能保持纸质材料音色又能经久耐用的防弹纤维与天然纤的混纺材料,低音振膜有云母碳化聚丙烯等等,可以根据不同频率段声音的音色和力度的要求作出灵活多样的选择和搭配,以适应高保真的性能要求,古董喇叭就只有纸质材料做振膜一种选择,不管那个频率段都用,声音自然就宽松,超低频段的宽松就意味着低频无力,还有现代喇叭的全对称磁路技术能使得喇叭的磁场保持均匀一致,指数型定心支片能使振膜受到线性好的回弹力,这些都让古董喇叭望尘莫及.
要说古董器材能与同价位的现代音响器材比试质量,那岂不是说音响器材越做越差了?有这样的可能吗?
最后编辑烧到残废 最后编辑于 2015-12-24 09:27:25
探索音响质量规律的真相,抵制假冒伪劣玄的忽悠
TOP
29#

相信大部分玩古董器材的烧友都是从玩现代器材过来的,身边也有几个这样的朋友。他们以前都是玩着近百万的器材,突然间一下就转为玩古董,而且玩的不亦乐乎!你说他们是初哥吗,不是,个个都玩了十几年,你说他们缺钱吗,也不象,人人不敢说是老板,起码衣食无。.留意看看日本<立体声>的几个老主编自用的器材,想想,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现象。在论坛上,好像未见有真正的古董大玩家来辩论这个问题。
TOP
30#

原帖由 gjcdg 于 2015/12/24 16:20:00 发表
相信大部分玩古董器材的烧友都是从玩现代器材过来的,身边也有几个这样的朋友。他们以前都是玩着近百万的器材,突然间一下就转为玩古董,而且玩的不亦乐乎!你说他们是初哥吗,不是,个个都玩了十几年,你说他们缺钱吗,也不象,人人不敢说是老板,起码衣食无。.留意看看日本<立体声>的几个老主编自用的器材,想想,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现象。在论坛上,好像未见有真正的古董大玩家来辩论这个问题。

古董大玩家应该也不屑于讨论此类问题,就我认识的几位古董玩家,基本上都在45岁以上,而且都多少有一种往昔情怀。而我所认识的很多40岁以下的烧友,听过古董器材和一些真正优秀的现代器材后,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古董器材特点和魅力同时,大部分还是投入了现代音响器材的怀抱,这其中也不乏一些音乐专业人士。这其实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