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肥公黄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黄生的听音取向和教音标准。肥公是极度的古典音乐爱好者。经常去星海音乐厅以及全国各大音乐厅去现场聆听交响音乐会,所以其音响系统的教音理念就是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还原古典音乐会现场的音乐氛围感和规模感。实际聆听下来,这套系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之前所有hifi系统上都从未听到过的,近乎于可怕的能量感和宏大的规模感以及可怕的频宽表现。这种感觉非常接近于交响音乐会现场10——12排前后聆听的感受。在播放马勒作品时的那种宏伟的音场和举重若轻挥洒磅礴的气势确实令我们及其的震撼和惊叹。而在播放小提琴和钢琴独奏,重奏作品时那种饱满,顺滑流畅且不失鲜明的质感,又令我们感受到的丰富的音乐情感和色彩的变化。在这种令人敬畏的规模感面前,我们不禁赞叹:这种玩法希望来世有可能的话自己也能尝试一把。 就这肥公还准备每声道再加4个10寸的低音单元,再用两台独立的后级去推动以继续增加中低频的下潜极限、气势和密度。听到这里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无语了。
在感受到肥公系统无与伦比的气势同时,我个人觉得肥公在某些频段的峰值上还没有调到一个最完美的地步。为了和低音柱连接更好的工作,肥公将燕飞力士旗舰主音箱的分频器进行了修改(包括分频点)。在获得前面所述优点同时无疑也增加了频段相位调教方面的难度。在人声中低音区,我个人感觉偶尔会出现口型稍偏大偏厚,稍犯鼻音的情况出现。但不算很严重。肥公也说等他完成了新的低音单元的添加后会再对系统的频段峰值做重新更细致的调教。真不愧是顶级的音响玩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