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岳归来不看山——立秋广东发烧巡游记(P4发烧李,惊艳吹水公,... [复制链接]

21#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4-8-28 6:54:00 发表
永远不要以貌取箱,以前一对书架箱A3都搞到168论坛“满城风雨”,镁声的推广测评贴都看得某些商家眼红。杀伤力很大。这次介绍A6,又会引来无数人围观了。

陈兄说的没错。在论坛发言现在确实得小心。谈国货不慎会触动国内其他竞争对手的神经,一群马甲和一些利益集团会粉墨登场骂你为枪手,谈进口牌子又会影响到另一个群体的利益,从而被讽刺为吹水。呵呵,现在各大论坛都和10年前的状况不同了。我还在努力适应习惯中。
TOP
22#

原帖由 jacky_good 于 2014-8-28 8:37:00 发表
A6 是對好箱子,外形和聲音成反比

jacky兄终于出现了。呵呵,您的系统和环境我在后面也会专门做介绍的,jacky兄虽然在168发帖少,系统也不算顶级高端,但绝对算是大烧。因为在系统和环境的每一个环节确实都做了及其细致的调整处理,努力将器材的的潜质挖掘出来。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TOP
23#

原帖由 电位器 于 2014-8-28 9:31:00 发表
呵呵 我有可能是大陆第一个A6用户,很不错的箱 别说同价位 十万元内的绝大多数箱都很有压力。

真没想到原来已经有这么多烧友在用金调goldennote。看来我们在北方这边确实孤陋寡闻了。雅典音响在这个牌子的推广宣传上感觉做的确实不好。如此有实力的产品竟然被长时间埋没在hifi音响丛林中。可惜
TOP
24#

原帖由 yun0251 于 2014-8-28 11:48:00 发表
好帖子哦。看到A6,我有金雕A3,当时到家和朋友随便放在凳子上开了一声,挺惊讶的好声,印象中饱满透明乐感好。因没地方就收起来收藏。过些天专门搭下A3,好好感受下。

原来史兄也有金调音箱啊。我还以为只有珠三角的烧友有在用呢。您对声音风格的印象很准确,我也是这种感觉。当时真有种冲动搬一对A6回西安和同价位的西湖8.1面对面pk一下。呵呵
TOP
25#

原帖由 mhd_hust 于 2014-8-28 12:28:00 发表
难道又要组织团购A6了?先排个队啊
组织团购a6?呵呵,除非我疯了。
TOP
26#

原帖由 owenlicn 于 2014-8-28 13:58:00 发表
玩这个组合的人不少吧!
诗醉前后级加黑砖推金调a6。呵呵,水公推荐的好声标配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4-08-29 11:07:06
TOP
27#

原帖由 素数 于 2014-8-29 11:47:00 发表
请问:诗醉旗舰推海森的老二,力水够不够?
没有传统胆机的拖沓感。力度,瞬态和控制力表现的非常好。
TOP
28#

原帖由 linxie 于 2014-8-29 15:58:00 发表
对功放有什么要求呢?

灵敏度90db,听的时候水公首先用的是科普兰405A给我们做演示的。推得非常饱满自然。后来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接上了推汉森的那套goldnote+诗醉顶级前端推着听了一下。那是一种极富感染力和张力的声音。很厉害。
TOP
29#

原帖由 爱乐苍狼 于 2014-8-29 17:16:00 发表
残剑文笔太棒了,读了让人神往。

   谢谢苍狼兄,您在陕西音响群里么?如果没在的话欢迎入伙。呵呵
TOP
30#

如果说在吹水公那里给人带来了某些极致的“惊艳”感受的话,那么顺德肥公黄生那里的燕飞利仕旗舰+超极低音柱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惊叹了。

      在第一楼的图片中大家已经能看到那对中国大陆唯一一对燕飞利仕大衣柜旗舰音箱系统的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板着指头都难以数清楚的各类型喇叭单元分布在前后及两侧,而大衣柜旗舰旁边竖立着的四个低音音柱并非独立的音箱系统,而是和大衣柜主音箱分频器连接的,每声道额外增加的10个低音单元。在交响乐等大动态作品播放时,两个声道共有132个喇叭单元在鸣响!其制造出的规模和气势堪比音乐厅现场!而肥公那设计优秀的80多平米的独立听音室也使得这套堪称怪兽级的音响系统有个一个能够充分吞云吐雾的施展空间。

     推这套怪兽音箱的前端是cello顶级前级,后级为广东当地高人专门给肥公定做的,一共用了4台。肥公说他试过很多的大品牌后级都难以搞定。同时还有一台独立的cello调音器,可以调整音量大小以及各个频段的峰值响应。cd音源为意大利blacknote cdp500,这台机器我印象中也是多年以前水公专门肯定并推荐过的。LP转盘为多能士。由于我不太了解lp方面的知识,所以唱臂和唱头都没有专门询问。肥公的听音室非常令人羡慕,空间大不说,设计也非常科学及美观,两边的cd和Lp软件多的就像进了音乐资料室。实在令人大开眼界。
IMG_0931.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4/8/29 20:30:39 上传)

IMG_0931.jpg

DSCN232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8/29 20:30:39 上传)

DSCN2323.jpg

DSCN232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8/29 20:30:39 上传)

DSCN2324.jpg

DSCN232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8/29 20:30:39 上传)

DSCN2326.jpg

DSCN232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8/29 20:30:39 上传)

DSCN2328.jpg

IMG_093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8/29 20:30:39 上传)

IMG_0935.jpg

IMG_093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8/29 20:30:39 上传)

IMG_0934.jpg

IMG_095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8/29 20:30:39 上传)

IMG_0951.jpg

TOP
31#

   和肥公黄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黄生的听音取向和教音标准。肥公是极度的古典音乐爱好者。经常去星海音乐厅以及全国各大音乐厅去现场聆听交响音乐会,所以其音响系统的教音理念就是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还原古典音乐会现场的音乐氛围感和规模感。实际聆听下来,这套系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之前所有hifi系统上都从未听到过的,近乎于可怕的能量感和宏大的规模感以及可怕的频宽表现。这种感觉非常接近于交响音乐会现场10——12排前后聆听的感受。在播放马勒作品时的那种宏伟的音场和举重若轻挥洒磅礴的气势确实令我们及其的震撼和惊叹。而在播放小提琴和钢琴独奏,重奏作品时那种饱满,顺滑流畅且不失鲜明的质感,又令我们感受到的丰富的音乐情感和色彩的变化。在这种令人敬畏的规模感面前,我们不禁赞叹:这种玩法希望来世有可能的话自己也能尝试一把。 就这肥公还准备每声道再加4个10寸的低音单元,再用两台独立的后级去推动以继续增加中低频的下潜极限、气势和密度。听到这里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无语了。

     在感受到肥公系统无与伦比的气势同时,我个人觉得肥公在某些频段的峰值上还没有调到一个最完美的地步。为了和低音柱连接更好的工作,肥公将燕飞力士旗舰主音箱的分频器进行了修改(包括分频点)。在获得前面所述优点同时无疑也增加了频段相位调教方面的难度。在人声中低音区,我个人感觉偶尔会出现口型稍偏大偏厚,稍犯鼻音的情况出现。但不算很严重。肥公也说等他完成了新的低音单元的添加后会再对系统的频段峰值做重新更细致的调教。真不愧是顶级的音响玩家啊!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4-08-29 20:59:37
TOP
32#

原帖由 duaaa123 于 2014-8-29 16:06:00 发表
陕西乡党不远千里,向南方大烧们取经,赞!
老兄是群里的哪一位啊?
TOP
33#

原帖由 东方蜘蛛 于 2014-8-29 23:09:00 发表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4-8-29 23:05:00 发表
原帖由 duaaa123 于 2014-8-29 16:06:00 发表
陕西乡党不远千里,向南方大烧们取经,赞!
老兄是群里的哪一位啊?
萝卜......

哦,萝卜白菜注册了近半年终于注册上了。不容易啊。呵呵
TOP
34#

原帖由 mhd_hust 于 2014-8-30 11:52:00 发表
再次膜拜。不过这么多单元,为什么不做成多声道的?

肥公是位立体声hifi音响发烧友,不玩av多声道。这么多单元是为了将双声道hifi音响模拟现场的效果发挥到极致。cd和LP软件都是双声道录音,转成虚拟多声道又有和意义呢?
TOP
35#

原帖由 owenlicn 于 2014-8-30 15:12:00 发表
多声道的推荐去力高展厅感受下,上班就开着,非常爽!
力高这次我们也去了。不过没有听多声道。具体的听感慢慢上传。
TOP
36#

下一个报道的内容是极品论坛版主自文兄家里的影音系统。我努力在今晚上传听感。
TOP
37#

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南巡期间对音响大咖的家访就只剩下了极品论坛版主自文老师这一站。相比较其他几位痴迷执着于传统hifi器材的大师而言,自文兄可算是走在了数码时代的前列,早在前几年就用上了进口数码流播放器的代表产品——10万元级的linn kds播放器。而购入时间不算长的FM前后级功放,搭配pmc八爪鱼这种并不常见的组合也使得我们对这套系统的声音表现充满了期待。到了自文兄家后发现自文兄是一位极富亲和力的长者。对hifi音响的声音取向也有着自己非常明晰的认识和坚持。另外,自文兄也是位多声道av影音发烧友,lexicon+mk的经典多声道搭配也颇具吸引力。只可惜由于我们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赶火车,所以没顾上感受自文兄的这套多声道的魅力。
IMG_102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 0:05:46 上传)

IMG_1029.jpg

IMG_103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 0:05:46 上传)

IMG_1030.jpg

IMG_103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1 0:05:46 上传)

IMG_1031.jpg

TOP
38#

说说自文兄这套系统的听感吧。

      要肯定的是这套系统的声音风格和教声取向是我非常喜欢和认可的一类。它有着非常鲜明而真实的质感呈现,密度和细节都有着上佳的表现。在播帕瓦罗蒂的歌声时将那种通透且富有张力的嗓音特质表现的及其到位。而钢琴的实体感和泛音呈现也非常逼真出彩。前端linn kds+fm这个纯欧陆组合在中和了八爪鱼相对直率开放的高频同时,也让其高频在不损失任何细节和质感的基础上多了些许婉转和精致的感受。这套系统在自文兄的听音面积下可以营造出及其有权威的音场规模和重量感。而且表现也是非常全面,各个类型的音乐在播放时都比较合格并出彩。

     要说到自文兄这套系统有什么不足之处的话,我个人认为一些小缺点并非来源于硬件本身,而是来自于环境。自文兄在听音环境方面不算非常的苛求,从图片上背后的玻璃窗以及未做太多处理墙壁上也能看得出,因为如此,所以在播放钢琴的低音区部分时,多多少少出现了一点点浑浊的的情况。而小提琴高音去在某个频段偶尔会出现一点小的峰。这使得系统的表现力上稍稍打了点折扣。反之,如果自文兄能在环境上再稍稍处理一点的话,估计系统的实力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4-09-01 00:37:14
TOP
39#

原帖由 Real 于 2014-9-1 8:06:00 发表
环境上处理可逆与不可逆,不可逆(固定)少了可玩性.........................

如果条件允许,其实还是专门测试并将环境设置处理到位,避免来回折腾。毕竟折腾器材比专门去折腾环境要简单易行多了。
TOP
40#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14-9-1 12:16:00 发表
加不加精这摸重要吗?各位不要没事找事了

兄说的对。相比多的那一颗钻石,在我看来精品贴的头衔远没有帖子里面实质内容重要。要是为了加精而发帖子也就不叫发烧玩家了。呵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