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岳归来不看山——立秋广东发烧巡游记(P4发烧李,惊艳吹水公,... [复制链接]

41#

原帖由 kmhgh999 于 2014-9-1 10:21:00 发表
残剑兄对A6的声音评价,再加之吹水公几百万的器材里也能有它的容身之地。。。。看来A6的毒性不小啊!  
呵呵,穷烧的福音啊,我也想中中毒啦。
有机会的话去实际听听最做准。原来我以为这个产品用家很少,仅限于顺德和广州,从现在来看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用家啊。想听到应该不难。
TOP
42#

原帖由 岭南木瓜 于 2014-9-1 16:44:00 发表
原帖由 kmhgh999 于 2014-9-1 10:21:00 发表
残剑兄对A6的声音评价,再加之吹水公几百万的器材里也能有它的容身之地。。。。看来A6的毒性不小啊!  
呵呵,穷烧的福音啊,我也想中中毒啦。
在广州一烧友听过A6,功放是诗醉前后级,感觉声音一般呀!低频有一点怪,不干净、下不来。
这个感觉在水公那里是完全没有的,无论是用科普兰405a还是诗醉前后级。兄如果有用家图片的话能否上一张看看。我怀疑很大的可能性是环境或摆位问题。在自文兄那套pmc系统中低频也不太干净出现浑浊情况。要是6、7年前的我肯定会先找功放或音箱的问题。但现在我可以肯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环境的问题。
TOP
43#

原帖由 kmhgh999 于 2014-9-1 17:05:00 发表
音响这个东东,当然是要亲自听一耳朵才知道合不合适。在昆明,不知道有没有烧友在用A6啊?

西北和西南地区好像用家是比较少的。
TOP
44#

原帖由 jwd950 于 2014-9-2 17:25:00 发表
残剑兄好文,期待您后继关于力高的听感,哈哈
今天外出忙了一天,明天一定上传海印部分听感
TOP
45#

原帖由 东方蜘蛛 于 2014-9-3 23:33:00 发表
怎么不更海印听感
今晚估计更不了了。11点才回来。小孩睡了。台式电脑在小孩那边,iPad上用用户名登168又总是登不上去。只能等明天中午以后了。你先把你在海印的一些印象深刻的听感大概说说吧。咱俩一起南巡的。不能光是我的这部分啊。呵呵。
TOP
46#

下面说一下此次南巡最后一站——游历海印的一些听感散记

   这次海印之行其实非常仓促,由于要赶车,空余的仅仅只有半天的时间。加上去之前没有提前预约,所以很遗憾不少器材只是看到展示,没有现场开声。不过不得不承认,海印作为中国最大的发烧音响卖场,虽然不复昔日之热闹,但其规模和专业化程度依然是其它城市的音响市场所无法比拟的。下面我就当天听过的印象较深且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系统简单的说说听感吧。

     到海印后我们去听的第一家音响商铺是丰泽音响。,以前在168时经常听到一些如雷贯耳的店铺名号——如富盛、力高等。丰泽感觉在论坛上相对低调少见,但实际看到后发现丰泽的店面原来有那么大!除了一楼的几间大面积铺位之外,4楼竟然有近一半的听音室都是丰泽的,而且旗下代理的音响品牌非常丰富也很高端。我们先在一楼听了一会儿isophon的陶瓷单元落地箱。这个品牌的声音非常有特点,或者说有陶瓷喇叭单元典型的声音特点。非常清爽,迅速,玲珑通透的声音,细节丰富,金属敲击乐器的余韵和空气感非常强烈。不过这类单元貌似也少了点传统单元的那种松润质感和人情味。人声和乐器虽然有些高贵气质但较为冷艳。可以说是个性过于鲜明的系统,如果用这个品牌的音箱,估计在前端搭配上要因势利导的做一些互补了。

    在丰泽四楼我们有幸听到了传说中300多万瑞士soulution音源功放+美国YG音箱系统。在这套系统的聆听过程中,我们唯一一次出现在试听器材时听阿卡多鬼爪一口气听完两首作品播放而没有中断的情况。这套系统带来来超级丰富的细节和瞬态,同时中高频那种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音色和如丝绸般顺滑流畅的质感真听得人畅快淋漓大呼过瘾!低频的质感也非常出色,反应迅速弹性很好。不过个人感觉低频的宽松度以此天价系统而言应该可以更好些。详细询问后得知此系统在线材方面仅仅用了些千元级别的线材产品。估计如果线材方面再能多给给力的话,其表现会更令人惊叹。这套系统可以说代表着现代音响美学的一种极致。应该会有一部分人会非常喜欢这种高贵的,碧空如洗的声音。
  
IMG_097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4 14:55:14 上传)

IMG_0974.jpg

IMG_097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4 14:55:14 上传)

IMG_0979.jpg

IMG_098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4 14:55:14 上传)

IMG_0980.jpg

IMG_097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9/4 14:55:14 上传)

IMG_0976.jpg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4-09-04 14:56:06
TOP
47#

为了能对得起各位朋友的支持,也为了让这个游记帖子的内容有始有终,我在把丢失的海印部分听感简单总结一下吧。先说说几个印象深刻的店铺和系统。

     力高:在力高四楼展厅里听了一套audionote胆前级+ATC自家后级推atc100特别版的系统(图片第一页有)。风格上和登峰+YG的那套系统完全是黑白分明。这套系统代表着传统英国音响风格的延续。整体声音非常厚实绵柔。还有一丝甜润的调色。听感上比较舒适,适合长时间舒适聆听。在频宽上没有刻意强调和拓展。细节呈现和音场通透感上和yg系统差距颇大。个人觉得在整体线条感和低频瞬态反应与质感上并非上佳表现。

   在诺昌4楼听音室我们听到了全套YBA西装搭配mbl小葫芦落地箱的效果,个人认为不太尽如人意。高音过于幼细缺乏韧性,低音的控制力也一般。所以只听了5分钟便离开了。

      典范:在典范音响我们听了
ROCKPORT
新款Atria 落地箱。这款音箱是上代mira的换代产品。将上代放置在侧面的10寸低音喇叭取消,转而用放置在正面的9寸低音单元代替,同时高音单元也升级为更高级的型号。当时推动的是一套美国分体前后级,音源为linn ads。这套系统的声音给我们留下的不错的印象,在ads本身素质并不高,前端不算很给力的情况下,依然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细致流畅,音乐感染力出色的声音,而且新的低音单元的表现明显要比上代mira10寸侧面低音好了不少,质感清晰且有弹性。总体而言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对高端音箱。


      在典范对面,我听到了TAD2401号角箱,前端是nagra音源和nagra 211胆机。说实话听感上非常的失望。频宽非常不好,中频也缺乏饱满度。明显是没有吃饱的声音。这种搭配以前我曾听不少玩古董箱的老烧建议过,但就此次听感而言,中小功率单端推大号角的声音显然不是我的菜。

     达声:达声音响的nagra前端搭配德国物理音箱的效果令人眼前一亮,非常通透的声音,细节丰富,空间感非常好。瞬态反应也比较出色。不过这个物理音箱的价格确实不菲,两分频八寸低音单元的小落地就要10多万,而由于受到单元尺寸的局限,低频的规模感和宽松度也并非特别出色。不过不差钱的朋友可以考虑它家的高端型号,应该会有很出色的表现。

       这次南巡我们第一次听得到了德国喇叭花的声音,当时搭配的前端是全套acapella产品,但出来的效果个人觉得一般,中高频的流畅性和音色还可以,但低频发蒙有点浑浊,同时音场的定位和人声乐器的结像都不太好。我个人不太能接受这种声音表现。

     富盛:在富盛我们听了德国之声搭配美国天将音箱的声音表现。之前有朋友向我推荐说天将的声音非常出色,这次专门做了聆听。可能是前端档次问题,天将音箱的表现并不如想象般出色。小提琴的高频偏硬朗直接,有一定刺激性。后来播jazz时好了很多,饱满有力有细节,但依然感觉声音直率缺乏音乐感染力。同行的东方蜘蛛听了2分钟就离开了,我在撑了10分钟后也起身走人了。

  离开海印后天色已经不早,没有时间在去金海印的昌业总店,只有就近去了星之光音箱城的中坤音响和典雅音乐花园。下面的内容就将是这两个地方的系统听感。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4-09-06 20:44:18
TOP
48#

   之所以去中坤就是想专门听听国产老牌音箱晋扬音响的旗舰音箱——杰作唯美8号。关于这款箱子相信大家都如雷贯耳了,在论坛上早已有评测帖。此次去中坤时没有见到推荐搭配的合并功放audionet ,只能用全套国货进行试听,音源为原创阿玛迪斯转盘解码。功放为欧博紫禁城,先放了一段tutti选段,整体平衡度还可以,有气势,也并未感觉很难推,不过在中低频的质感和清晰度上不算很出色。紧接着换了一张西崎崇子的《梁祝》,听了5分钟,个人感觉小提琴的质感不算太好。松香味不多,泛音和余韵也不是很够,音乐感染力中规中矩。所以这个曲子没有听完我和东方蜘蛛就离开了。此次聆听唯8的表现估计和前端的搭配有重要的关系,。可惜此次没有听到更高端的搭配,对它的真正实力可能还无法准确判断。

    典雅音乐花园是最后一站,在那里我们先后聆听了两套半系统(波大推威信的系统听了几声就出问题了)。首先听了英国金驰 Discovery书架箱,音源和功放品牌记不清了。这套系统充分体现了金驰的独特声音风格。非常流畅,顺滑,飘逸,线性感非常好的声音。从风格而言这套系统是感性的,追求气韵的风格。它和“求真”派的声音取向完全不搭,既非纯现代派音响取向,也不是传统英国声。在细节,密度等方面也并不算非常突出,但就是有它自己独特的声音风格和魅力所在。不过其毕竟是书架箱,虽然宣称低频表现远超箱体限制,但依然无法感受到大箱子的宽松舒展。另外其价位也确实有点偏高。当然喜好者自然也会下单的。

   最后我们听了全套krell旗舰推b&w800d,对b&w说实话一直没有留下过什么好印象。尤其是在我们当地用rotel和架势推动时。此次想听听高级别前端推动时的效果。听感上确实要比之前的感受好了太多,中频有着典型的英国声声底,厚润有肉感。低频量感足,有规模。但其低频质感和细节依然感觉不太好。高频的锐度比我们在当地音响店听时好了很多,但多少仍有一些sharp,少了点顺滑的过渡和衔接。看来b&w的声音我依然没有办法接受。

   听完了这两套系统后我们离开了典雅花园,去了广州烧友,论坛的jacky-good兄那里,jacky兄的系统可以看做是吹水公系统的缩小简配版。声音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在喇叭线上没有用到teoaudio水线,而是用水公改造过得goldnote老二喇叭线,听感上个人感觉反而更加接地气有人味。听男声时的行腔运气更加鲜明。另外要说的是,jacky兄在环境的营造和音响各个细节的处理上可以说是细致入微。每一个环节都务求将系统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一点上jacky兄值得很多烧友去学习。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大烧不是能用的起多贵的系统,而是根据个人的听音取向能把系统的各个环节调教到一定的高度,将系统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此乃大烧也!

    至此,南巡游记的所有内容都完成了。此次巡游让我们见识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也带给我我们很多新的理念,同时也加深了我个人对音响的进一步理解。五岳归来不看山,但再次抬眼望峰之时必能看到新的景色和无限风光。玩音响的乐趣也许就在于此吧。呵呵(完)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4-09-06 21:42:50
TOP
49#

原帖由 jwd950 于 2014-9-4 17:10:00 发表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4-9-4 14:57:00 发表
本次游记到此为止

本来还想听听残剑兄力高的听感呢,因为是ATC用家,很想听听残剑兄的看法,因为您的观点一般比较客观,很有参考性,想取长补短......

下午写了近两个小时的内容一下都没了确实令人很沮丧。一下也确实不想重写了。改天如果时间和精力充裕的话我再考虑简单的把丢掉的内容概述一下吧。唉。
TOP
50#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14-9-4 9:00:00 发表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4-8-27 20:33:00 发表
原帖由 wood 于 2014-8-27 17:24:00 发表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多见识一下很好啊。二人,有想法,也是有福之人。大赞!

雷老师有机会也去转转吧。此次南巡确实长了不少见识。


残剑兄收获不小呀。

确实此次南巡感触很多。谢谢lp兄的关注。
TOP
51#

原帖由 kkhuang 于 2014-9-4 17:32:00 发表
我7月底也去了四楼看过,还有卖德国的acapella的,但小朋友喜欢乱跑,不敢停留太久。
那天逗留了几个小时,看得就是富盛做成一单生意,个个sales笑到合不拢嘴,买家是外省人。
之后去了雅琴看了看,又去卖ologe的店坐坐,但开声的是adam,和加拿大牌子的cd机,上班符号比较奇怪的那个。
总的来说生意淡静。也没几个人去听,去看。
兄说的加拿大牌子的CD机我在发烧李处听过。在海印专门去听了一下全套西装推adam,感觉表现没有什么非常特别之处。听了5分钟就离开了。
TOP
52#

原帖由 mhd_hust 于 2014-9-5 9:49:00 发表
不明白全套西装是啥设备,似乎很多帖子都提到
同一品牌的前端或三大件。
TOP
53#

谢谢诸位朋友的浏览和支持,昨天那写好的2千字的海印听感没有了我当时非常郁闷,本想就以残笔的形式结束帖子。但看到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我明天一定抽空补上缺失的那部分。虽然可能不会再写那么详细了,但该有的一定要有个完整的交代。谢谢大家
TOP
54#

今晚和于建兵老师通了20多分钟电话。交流了此次南巡的一些听音感受和对现代音响美学的一些观感。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同时也感谢于老师对帖子的关注。
TOP
55#

P15页开始补海印部分听感了,虽然和前两天丢掉的内容比少了很多。但也算是给大家一个交代。感谢大家的阅览。
TOP
56#

p15页终于把最后拉掉的部分全部补上了。游记听感终于可以算画上个完满句号了。呵呵
TOP
57#

原帖由 jwd950 于 2014-9-6 10:08:00 发表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4-9-5 23:16:00 发表
谢谢诸位朋友的浏览和支持,昨天那写好的2千字的海印听感没有了我当时非常郁闷,本想就以残笔的形式结束帖子。但看到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我明天一定抽空补上缺失的那部分。虽然可能不会再写那么详细了,但该有的一定要有个完整的交代。谢谢大家

感谢残剑兄,我们大家都非常期待,论听感方面的准确性,在

谢谢老兄抬举,音响这东西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的听音取向和喜好都不同,我只是尽量客观的把不同的声音风格交代清楚,至于是不是自己的杯中茶就要自己判断了。
TOP
58#

原帖由 壮家汉 于 2014-9-6 12:43:00 发表
这可以称之为新时代的《老残游记》了。好的说好,个人认为不足的方面也敢说出来,很实诚的一个人。

您的这个题目很好,下次再做游历时一定用这个做标题。呵呵
TOP
59#

回复 170# jwd950 的帖子

也不能说评价不高,这套系统的特点还是很鲜明的。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另外,这款100特别版的真正最大潜质在这套搭配里确实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一点我可以肯定。
TOP
60#

原帖由 mzl 于 2014-9-6 23:10:00 发表
残剑比较一下金雕A6和PMC FB1i签名版哪个更好一些?两者价格几近,有可比性。
首先,两者的风格差别很大。要选择的话除了风格因素之外还要考虑投入和适配性的问题。金雕a6的音乐感染力和声音气质是要好于fb1i的,fb1i推好了的话低频规模感和中频密度感要稍好些。但是fb1i要比a6难推,要出好声前端投入要比a6大得多。相比而言,a6对前端的要求并不高,在有限的前端预算投入下a6出好声的几率要比fb1i大很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