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丹拿系统(focus140,听众72) 对比功放机型:melody astro black50,nad372
这两对丹拿的搭配对比是在同一天完成的,一个下午一个晚上。首先搭配的是focus140这对书架箱,用家小刘也是我认识多年的烧友,他的音源是电脑+ayre qb9,功放为melody astro black50的出口版,这台出口版kt88和国内版的不同,不是推挽而是单端并联,甲类30w,首先我们先听了一会这台机器推140的表现。可以肯定的是,这台单端kt88在细致度,中高频饱满度,音乐性上在此次巡回试听时所听到的kt88中是最好的。温和,不急不躁的感受摆脱了一般万元内推挽kt88的那种直白呆滞。但很可惜,这台机器和丹拿联姻后就出现房事不和的状况了。可以这么说中频以下的频宽响应基本上快没有了,低音提琴和大号不要说实体感如何,连基本的型都很难捕捉到,140变成了彻底的半截美人。这一点上让人很遗憾,同行的东方蜘蛛兄弟当即下结论:你有两个选择,要么换箱子,要么换功放。
接着就是换上808开声了,一开声我感到了和前一天在老鹰兄那里相似的一个感觉:饱满和舒展感出来了!再说通俗点就是终于有音场和拖箱感了。808推动时140呈现出了不错的音乐氛围感和稳定纵深的音场。在此构架下人声和每一件乐器的定位就变得比较清晰准确,较之对比机型的人声明显靠前与乐器间定位稍差的状况,808的人声与乐器分离度要好不少,清清楚楚的在交代着每一个细节。小刘接下来专门播放了白头佬和红衫仔来考量动态,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一一致得出的结论是:140被完全推满了。而在播放人声弦乐方面我们专门又切换了两台机器做了对比,那是两种不同的胆味,808在对比中更多的感觉到了一些高端el34的声音味道。而其同时给140又带来了一股清甜和比对比机更丰富和精细的细节表现。这次在140上的搭配也是我们一趟下来感觉比较满意的一站。
当晚我们去了另一位丹拿用家雷老师那里,这位老师也是9iad的用家,甚至买的时间比我很要早,因为9iad我们在网上认识,竟然发现我们还是同一个单位的!而雷老师在168的注册时间是2002年,比我还要早一年,可谓是名符其实的论坛老人了。雷老师所用的是丹拿听众72,购买了多年,一直在用nad372推。这款功放记得当年可是搭配丹拿经常推荐的入门级经典功放,整体声音平衡朴实,有相对不错的驱动力,多年以前我在北京海浪兄那里听其推丹拿声学8寸书架箱时留下过还算不错的印象。
但此次对比808时,说实话真是完全没有任何悬念的一站。808开声10秒钟372即被完全秒杀。可算是彻底的完败!无论在细节,空气感,音乐性,驱动力等各个方面808和372呈现出的完全是档次上的差距。所以很多声音细节的对比描述就变得没有太大必要了。
众所周知,早期的丹拿听众系列落地箱是算比较难推的,808在推动72时还没有推到像之前的小7和140那样挥洒和爆棚。但以我的标准而言:稳健和收放自如是达到了。在推动72时808依然显示出了那种清甜,柔韧的听音感受,让人感到特别的舒服。当晚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烧友张老师专门打车赶来聆听,给予了这台功放很不错的评价。(该烧友器材为歌匠one音源,麦景图某经典胆机,达尼三分频带式高音障板音箱)
在搭配完这两款丹拿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808是穷人玩丹拿中低端书架箱或小落地箱的最佳选择之一。它可以在让丹拿保持其丰富通透性和细节优点的同时加上些甜美和情趣,同时又能给予其一定程度的饱满热情和张力。像目前丹拿的焦点系列,X系列的书架和小落地箱,如果功放预算不足但又希望系统能出来一定素质的平衡声音的朋友我推荐可以用808试试看。有朋友可能会问了,那你为什么不会为高端丹拿箱子推荐它呢?当然是有原因的了,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也会慢慢提到。
PS:忘了提到一个问题,在雷老师家搭配72时,雷老师是将功放接在国产滤波器上的,以我的个人经验这样一来动态至少会压缩15%—20%。我们都建议雷老师赶紧买个墙插功放直接入墙。若不是这个因素估计808推72动态还会更出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