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2153154155156157158159» / 1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41857|回复: 1950
1551#

根据泰勒斯定理:
对于支点臂来说,有效长度大于轴距时,侧滑力只存在向心方向。
有效长度小于2分之1轴距时,侧滑力只存在向外方向。
只有有效长度大于2分之1、小于轴距时,由于跨越了切点弧线,所以外圈的侧滑方向内,内圈的侧滑方向向外,并最终停留在切点弧线。
这也是得到你的实验的证实,不容抵赖。
阿杰 发表于 2017/10/12 21:33:51


∴侧滑力是由切线方向的摩擦力产生的,超距使侧滑力的方向向心。
TOP
1552#

根据泰勒斯定理:
对于支点臂来说,有效长度大于轴距时,侧滑力只存在向心方向。
有效长度小于2分之1轴距时,侧滑力只存在向外方向。
只有有效长度大于2分之1、小于轴距时,由于跨越了切点弧线,所以外圈的侧滑方向内,内圈的侧滑方向向外,并最终停留在切点弧线。
这也是得到你的实验的证实,不容抵赖。
阿杰 发表于 2017/10/12 21:33:51

呵呵,慢慢来。你这段话说,这也是得到了你的实验的证实。言下之意就是我的实验是正确的。好了,有共同点了。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553#


侧滑力是由切线方向的摩擦力产生的,超距使侧滑力的方向向心。


好好,现在认识到了侧滑力是摩擦力产生的。继续⋯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554#

根据泰勒斯定理:
只有有效长度大于2分之1、小于轴距时,由于跨越了切点弧线,所以外圈的侧滑方向内,内圈的侧滑方向向外,并最终停留在切点弧线。
这也是得到你的实验的证实,不容抵赖。
阿杰 发表于 2017/10/12 21:33:51

这就是你做实验时企图蒙混过关的证据!
做实验时你不敢公布超距时的视频,因为从内到外都存在向心测滑。
本来对于以超距运行的唱臂来说,这已经足够解释向心侧滑力的形成了。
为死不承认超距不产生向内这个谬论,你选择了用负距,并只公布了外圈向内侧滑的部分,以此来慌称负距也有向心侧滑,什么居心????
被我戳穿了还存在内圈向外侧滑之后,又改称既存在向心侧滑又存在向外侧滑,依然死不承认超距不产生向内这个谬论,什么居心?????
最后还被我指出负距时唱针停留的位置,恰好证明的第一页上我所标出的而你一直认为不存在的零距切点,并有此引出了狗屁不通的静态曲线。
此乃后话,我会深入论述,以免再有新入门的朋友受你误导。
TOP
1555#




好好,现在认识到了侧滑力是摩擦力产生的。继续⋯

redsox 发表于 2017/10/12 21:46:25

居然又在剽窃我的观点,还要不要脸???
麻烦你登大眼睛看清楚日期,那时你的脑子想啥去了?
当年你有现在这般见识,还需要争论100多页?
学到了知识还不好好感谢我,忘恩负义!


TOP
1556#

你那思维和逻辑也太混乱了,受过正规训练的和没有受过的就是不一样。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1557#

你那思维和逻辑也太混乱了,受过正规训练的和没有受过的就是不一样。
redsox 发表于 2017/10/13 1:24:24

装睡的人说起糊话,果然与常人不同,而且脸还不红!
有切线牵引力为前提,超距不产生向心侧滑,难道会产生向外侧滑?
泰勒斯你太坏了,搞到装睡的人无法装下去。
TOP
1558#

回复 1552楼redsox的帖子

实验只要不做假,相对当下条件,它会有一个结果。当然不存在不正确,关键总结出来的结果是否反映真相及全部。也有不少实验是片面而误导的。
但实验必然有目标(想证实什么,和有什么设想有着重要关系),了解原理的话,所设置条件、方法就聪明很多。如果不了解,就如大海捞针,靠运气,也未必能总结出来正确结果。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7-10-13 09:38:13
TOP
1559#

死不认错是redsox最大的特点,但从现在来看却变成了优点,起码带来了娱乐性。
认个错就这么难吗?
为了掩盖错误,就一个谎言接着一个谎言地说下去,最终弄得自己下不了台,何苦呢?
TOP
156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