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4344m不是难推的箱子,只是音色方面难以把握,因为每一款功放,在自己系统中的表现可能和别人描述的大相径庭,而且随着经验的累积我感觉唱机才是所有器材中决定声音走向的最大因素,所以到了后期我开始把功放的控制力放在首位,12寸单元看似效率高,但推得动不一定控制的住,而控制的过死声音又会显得木然。一款控制力适中,和唱机风格相得益彰(忠实地发扬或很好地互补)的功放才是最需要花心思的地方。音乐之旅的1m-up速度快,动态好且细腻优雅,所以我在进了小单端后买了此种风格的唱机(之前还考虑过日本和老美的,因为他们的速度都挺快)以中和一下胆机的温吞,且保留细腻优雅的表现,现在整体听起来宽松,悠扬,乐感还是不错的。只是在找到这样的搭配之前功放和碟机花的钱多了去了。
不得不吐槽的是,虽然有些唱机给音响杂志吹上了天,但实际上严重偏科。
这些唱机处在中低价位带甚至有些是限量版,具体表现是速度慢控制力不好,只能听一些古典小品,人声和其他舒缓的曲子,流行和爵士;而另外一种表现就是速度太快,声音干巴巴的,爵士摇滚还行,听舒缓型的毫无感觉,有的人声如同歌手在憋着尿唱歌,急着要去厕所一样。
所以我始终觉得玩监听箱子CD不能省钱。而功放方面则可以巧搭配,四两拨千斤。针对这种高效率箱子,
在小空间用小单端或甲类,30瓦以内效果是不错的。即使用了大功率,房间不够大低频也听不完整,同样的系统在不同房间内的低频是不一样的。倒不如摆正心态调出大箱子的宽松感,即使是大箱子不用心调整宽松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