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消息:与于建兵老师交流后得到的关于艺术家几款产品的最新动... [复制链接]

查看: 25718|回复: 65
41#

原帖由 woow 于 2014-1-27 14:57:00 发表
解码器应该在2012音展就有工程机出来了,当初问大胡子几时上市,回答是2013上半年,结果看来要2014上半年才出来。不知道定价是否合理?

     关于这款解码,于老师说12年广州展确已完成也可以量产,但他看到当时DSD已初露端倪便暂时放下,等待芯片,研发程序直到最近才完成,而最近据说于老师又研发了一些新东西用于该dac,期望素质再度提高。老于说:“搞技术的只要自己看到了想到了,不做的话总会觉得遗憾,这是技术人的短板,总想着完美而不想着市场,但是快乐亦因此而生。”
    其实老于作为技术人的这种研发精神和态度确实值得每一个hifi业内人员学习。但我个人觉得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在hifi市场目前的大环境下,如何尽快占得市场先机和导向,能让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能让自己的企业健康顺利的发展存活下来,这才是hifi音响企业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不然一旦失掉了市场先机和关注度,那么再好的产品也肯能被埋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不在了。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4-01-28 22:53:46
TOP
42#

你说的也是无可厚非,但是,我个人感觉很难很难,太难了。按照现在的大环境来说的话。
也许,我这样讲有我自己悲观预期的内因角度看待多些吧。
我倒有的时候觉得索性说一个国产产品都没有,这一块全部都是进口的天下,没准反而会改观很多人的观点,
而是真的用声音去看待机,而不是那种严重的洋派心理。 真正接触多进口机跟国产机,综合下来的兄台才有
感受。
杭州,仅以你消逝一面足矣荣耀我一生!
        Q:4526326
TOP
43#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4-1-28 22:52:00 发表
原帖由 woow 于 2014-1-27 14:57:00 发表
解码器应该在2012音展就有工程机出来了,当初问大胡子几时上市,回答是2013上半年,结果看来要2014上半年才出来。不知道定价是否合理?

     关于这款解码,于老师说12年广州展确已完成也可以量产,但他看到当时DSD已初露端倪便暂时放下,等待芯片,研发程序直到最近才完成,而最

对于于大胡子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我表示赞赏,但是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永远等不到完美的一天,关键是厂家是否能把握客户的需求,推出适合客户的产品。比如DSD是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呢?格式支持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你普通的44/16模拟输出能比很多同级厂家解码都好,会没人支持这样的产品吗?不然那些CD机是怎么卖出去的?好产品在于差异化竞争,有人做格式,也有人做素质。你选择哪个?一个企业不能只有产品技术。在宣传和销售方面的技术是否也提高一下呢?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其实互联网已经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几乎可以看成是免费的销售和宣传平台,但艺术家没有充分利用(声明一下偶说的宣传销售,不是请托,请枪手这些非常规手法,而是真正基于互联网提供开放性,比如论坛讨论,直销模式等等,扁平化渠道。都是非常适合资金不充分的艺术家。传统的道路不好走,艺术家是否敢于创出一条新模式呢?淘宝敢不敢做?网络直销敢不敢做?试听巡回敢不敢做?先做一款口碑好的基础版本,然后回收资金,积攒口碑,吸取意见,然后推出新一代,这样完全可以做出一个良性循环,只是单纯想靠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比的就是对市场的预测,市场的把握,市场的反应。客户需求啥,你生产啥。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有不错的技术保证。
TOP
44#

楼上说的有道理,但是,hifi音响是很贵的,单靠网络怎么听?不听怎么买?另外,坚决支持那些音频新格式,新格式确有脱胎换骨之感。
TOP
45#

原帖由 woow 于 2014-1-29 14:31:00 发表
[对于于大胡子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我表示赞赏,但是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永远等不到完美的一天,关键是厂家是否能把握客户的需求,推出适合客户的产品。比如DSD是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呢?格式支持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你普通的44/16模拟输出能比很多同级厂家解码都好,会没人支持这样的产品吗?不然那些CD机是怎么卖出去的?好产品在于差异化竞争,有人做格式,也有人做素质。你选择哪个?一个企业不能只有产品技术。在宣传和销售方面的技术是否也提高一下呢?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其实互联网已经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几乎可以看成是免费的销售和宣传平台,但艺术家没有充分利用(声明一下偶说的宣传销售,不是请托,请枪手这些非常规手法,而是真正基于互联网提供开放性,比如论坛讨论,直销模式等等,扁平化渠道。都是非常适合资金不充分的艺术家。传统的道路不好走,艺术家是否敢于创出一条新模式呢?淘宝敢不敢做?网络直销敢不敢做?试听巡回敢不敢做?先做一款口碑好的基础版本,然后回收资金,积攒口碑,吸取意见,然后推出新一代,这样完全可以做出一个良性循环,只是单纯想靠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比的就是对市场的预测,市场的把握,市场的反应。客户需求啥,你生产啥。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有不错的技术保证。  

  老兄的很多见解确实值得于老师好好品味和参考。
TOP
46#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4-1-27 17:18:00 发表
原帖由 灰色的彩 于 2014-1-27 13:12:00 发表
羽商的外覌也有特色,说超过二万都会买进口的,那么从性价比角度看超过二万的国产机相当进口机是什么价位的挡次呢,没有疲软的巿㘯,只有疲软的产品。一家之言,随便说说  。  

老兄对于老师话的意思理解有误。老于的意思指的是hifi市场对国产品牌产品的普遍认知度而非指的声音素质。对于目前的h

很有同感,老兄对烧友的心态把握得十分准确。
TOP
47#

原帖由 woow 于 2014-1-27 14:57:00 发表
比如DSD是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呢?格式支持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你普通的44/16模拟输出能比很多同级厂家解码都好,会没人支持这样的产品吗?不然那些CD机是怎么卖出去的?好产品在于差异化竞争,有人做格式,也有人做素质。

对,其实片源的质量比格式要重要的多,现在高格式的不少,但高质量的没几张,现在的用的是192的ARC DAC8解码,但听的都是CD格式。能把16BIT/44.1k做好足矣。
最后编辑xie-n 最后编辑于 2014-01-29 22:42:07
TOP
48#

于大胡子太,,太谨慎了!
错失很多商机。
TOP
49#

用过老款EL34的16.0胆机,效果不错,对新产品有点彷徨。
TOP
50#

艺术家的产品,素质不错!想买台290前级,配声雅psm30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