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重作为电影配乐的作曲家(中日部分) [复制链接]

查看: 50460|回复: 165
11#

07. 悬崖上的金鱼姬

这部电影和龙猫一样属于立意比较浅的那种,久石让的音乐也属于轻松一些的音乐,前面那首歌很美,极动听。里面还有一段仿女武神的骑行的片段向瓦格纳致敬,很有意思的一段。但总体来讲,比千与千寻、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都稍差一些,但是是小女的最爱,嘿嘿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2#

08. 菊次郎的夏天

菊次郎的夏天的主题写得如此之美,跳跃的音符仿佛让人看见了北野武与菊次郎活跃在田野间一般,由于到处引用,已成为久石让的标识之一了。遗憾的是,电影到现在仍未找到DVD或蓝光,这个来火!




当久石让让低沉而略显苦涩的序曲不知不觉地转换为那清新而如夏夜凉风舒服般的钢琴,那清脆的琴键,低沉的大提琴也开始跳跃起来,还没有开始的电影情节也完全抛于脑后,音乐让我贪婪起来,渴望吮吸许久没有品味的甘泉!这是我疏忽的角落,由于和“寅次郎的故事”混淆,几乎忘记了这是北野武的名著,也忘记了这是久石让的一部2000年赢得日本电影奖最佳音乐奖的作品!情节让我感慨而发笑,音乐却在添染色彩的同时,游离在我身体的单独某条道路,单独的品味。

音乐由陌生而陡然自己的爱慕坠入,而不是事先知道的基础,那对音乐的痴爱是真正的酣畅淋漓的喜欢!听了很多久石让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风格似乎完全不同于他以往或者以后的作品,固然是因为要配合电影主题的需要,但更多的零星美感和旋律战线的自然人心给与我们太多的享受和陶醉了。让我们如何能忘记那跳跃的钢琴和充满感情的小提琴,还有那沉稳而时刻伴随的大提琴。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3#

09. 坏孩子的天空

就配乐的动听性而言,这部绝对比菊次郎的夏天要差,但就音乐性而言却真是很耐听的专集。北野武是十项全能,据称看了此片就清楚了。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4#

10. 花火

花火是一部非常感动我的电影,久石让的音乐如同一曲悲歌,反映了主人翁最终自杀的悲惨命运。




转:身兼电影导演/演员/作家/画家多面相才艺的北野武,活跃日本演艺圈30多年,多层次的戏剧表达方式独树一格,他的影像时而充满冷酷/暴力,时又透著细腻情感与幽默,完全突破戏剧界线,【花火】则是他满载惊叹能量的杰作之ㄧ,这部北野武维持一贯编导演通包,并与大杉涟、岸本加世子演出的电影,掳获威尼斯影展最高荣誉金狮奖以及欧洲电影奖、澳洲、法国影评人学会最佳外语片大奖,同时入围日本影艺学院最佳影片、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等11项提名。剧情描述北野武所饰演的警探西同时在人生与工作上遭遇冲击-太太病情恶化、搭档探员堀部在出任务时中弹导致瘫痪,堀部的妻儿也离开堀部,西带著遗憾心情离开警界,接著向山口组经营的地下钱庄借钱,一方面为堀部添购画具满足他作画的心愿,一方面陪伴太太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之後,西发现一辆赃车,并将赃车改装成警车,重新披上警装值勤,且破获一桩银行抢案,就在西载著老婆准备展开平静生活之际,却因山口组的追杀而投下变数。

音乐工作生涯超过25年的音乐巨擘久石让因长期为宫崎骏、北野武两位导演作品创作电影音乐而成为日本影音界的要角,久石让5度荣获日本影艺学院最佳电影原著音乐奖,其中有4次都是以北野武的作品而获奖,包括:「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奏鸣曲」、「菊次郎的夏天」以及【花火】,举凡宫崎骏的「神隐少女」、「魔法公主」与北野武2002年作品「玩偶」(Dolls)都是久石让精采的作品,历年的钢琴独奏专辑以及与管弦乐团合作的巡回演奏会都深获好评。在【花火】一片里,久石让将沉痛的情绪重担交付交响乐,并适时让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巴松笛翩然相拥共舞命运的华尔兹,当然还有他著名的钢琴指法,整篇乐章在空荡、沉重的交响乐声中,悠然快活的乐音显得稀少,莫非人生果真是伤心多过快乐?久石让的【花火】提供了一段省思的空间,端看听者如何咀嚼玩味。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5#

12. 入殓师

这是部感动过我的好电影,里面緾绵而悠长大提琴音乐也同样深深的打动过我,强烈推荐下这部电影和配乐。




转:
代表日本角逐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并最终折桂。2008年突破20亿日币票房,一部温馨的好电影。


拿下2008年日本各大影展佳片「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一片配乐,是由享誉全球日本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所操刀,在NHK交响乐团及东京都交响乐团的十二位首席大提琴手,以及主旋律「送行者」中大提琴新秀古川展生独奏等,13人精湛演奏下的优美琴声,为电影增添隽永意境。片中男主角原为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手,在阴错阳差之下成为一位纳棺师,在华丽的大提琴演奏编制下,随着剧情的铺陈,时而激情、时而温柔的主角心境转折,以大提琴的音色交织出展开迫力及情绪十足的影音飨宴,面对人世无奈的必经之路,琴音细腻的诠释伤悲,或哀恸;平静,或欢喜,甚至瞬间的大彻大悟,影像与音乐的契合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甚至超越电影原声声带领域,再创久石让大师之配乐名作。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6#

13. 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是我最喜欢的国内的电影人,他的鬼子来了绝对是华语片的几部杰作之一。太阳照常升起也同样是部常看常新的电影。久石让用摇曳的音型告诉我们这是在那个人鬼不分的年代发生的故事,还有好多段优美的弦律,使这部梦似的电影得到了质的提升。这部电影配乐也是我少有的以正价买的CD。




转:姜文用四个既独立成篇又互为悬念的故事,制造了一个超越地域和时间的谜题,因此,电影如同发生在远古或未来,或者是另一个世界;在那里,香格里拉式的自然风光和超自然的梦幻仙境,交融呈现;浪漫的男女主角们漂亮得既天然又超脱;但是在最美丽世界和最美丽的人们的外表下面,电影跨越海角天涯,辗转于新疆的戈壁和云南高原,甚至撕碎时间,编织了一个悬疑和真相不断递进交替的命运史诗……因此影片的片名叫《太阳照常升起》,这个来自海明威的同名小说的名字,其实还有另一个注脚,《圣经》说:“一代人来,一代人走, 大地永存, 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

担任本片配乐的是日本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久石让观看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样片后,对影片瑰丽的梦幻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深为着迷,他评价说:“太震撼了!姜文充满疯狂的想象力,他想让所有的东西都说话:风,雾,水,火——在他的电影里都是角色,他甚至要求电脑特效都能听见它们说的台词。” 久石让发动自己的音乐团队集体出动,用了数月的时间倾力投入,创作了长达数小时令人迷醉的电影原声音乐。此次《太阳照常升起》的原声音乐有多个乐章组成。主章节是雄伟的,壮丽的;副节是浪漫的,凄美的。用久石让的话说 “所有音乐都是没有语言的,是哼唱的旋律,充满了奇幻的风情;整体曲风像天山的画面一样空灵,听起来仿如洞穿心底的一缕情绪。”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7#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4-1-20 13:14:00 发表
论坛欣欣向荣。


李老弟好啊!在深圳的兄弟们都好吗?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8#

原帖由 ronge911 于 2014-1-20 16:53:00 发表
当年就是在长老家听了一耳朵久石让中毒开始发烧的

看样子我是祸害了又一个青少年,呵呵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9#

02. 赵季平

1945年生于甘肃平凉。1970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1978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1980年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音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现任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等职。
赵季平从小就酷爱音乐,在音乐学院时,他苦苦钻研,加上他颇具灵气,已小有名气。此后,他几乎涉及了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小合唱、表演唱、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歌剧、舞剧、戏曲音乐等等,显示出他多方面的创作才华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他成为电影作曲家后,在创作风格上历经了三个阶段:一是在《黄土地》中,音乐与影片风格一致;二是《红高粱》时,音乐已完全融入电影,加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三是到《大红灯笼高高挂》时,音乐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超出了影片,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赵季平认为电影音乐应该赋予电影以灵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不仅是视觉艺术同时也是听觉艺术,电影作曲家要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根据影片情节、画面、氛围进行创作,这就有其特殊性,而赵季平在音乐与画面结合方面有其独特悟性,能很快根据导演意图创作出具有灵性的音乐,他创作的电影音乐不再只具有协调作用和媒介作用,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画面所未能表达的深层感情,使音乐和画面的结合浑然一体。

他对各种类型的电影,悲剧性的、色彩性的、史诗性的、城市风情的或民俗的,都能得心应手地处理,从整体设计到细微末节的音乐布局,使每部音乐既与影片融为一体,又体现出他独具匠心的音乐设计和鲜明的个性。他为人谦和,许多名导演都愿意与他合作,而他通过敏锐的艺术感觉捕捉到那些合作者对电影音乐的理解,使得配合更加默契。

由于他在中国电影音乐创作上的突出成就,1996年初,应邀参加在瑞士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在电影节上他与外国同行进行了艺术交流。

从"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到《笑傲江湖》的"咿--呀",再到《大宅门》的京剧打击乐,作曲家赵季平似乎总能引起一番争论。

许多人想到赵季平的模样,总认为他一定是个留着络腮胡子的西北汉子 ,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人。得出这种印象大概跟他创作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和"好汉歌"这一类型的作品有关。好汉既不是赵季平的形象,也不是他创作的擅长。他更像众多文人一样,内心涌动着丰富的感情,也更希望创作更深刻、更细腻的音乐。

赵季平总会让他的音乐和众多影视大片一样生动。电视剧《水浒》、《笑傲江湖》、《大宅门》,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活着》,还有一部后来风靡全国的《大话西游》,他每一次出手都会引领一个时期的潮流。许多老百姓甚至还会吼上一句,比如“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该出手时就出手",仿佛自己也平添了一些豪迈之气。

但今年两部作品的音乐,赵季平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异议。有人说《笑傲江湖》的音乐是怪调,那声"咿--呀"连猫都给吓跑了,形容刘欢和王菲的演唱是"大象和蚊子的对话"。赵季平对此解释说:"那一声可以是剑的闪光,可以是传统京剧里的叫板,也可以是惊堂木一响,掀开一个童话般的武侠世界。至于两个歌手的演唱,是要在对比中强调协调;电视剧《大宅门》则是由纯音乐和京剧打击乐组成,他说"要的就是这个味儿。中国音乐应该致力于发扬民族的东西。"

赵季平的音乐个性很强,每一部作品都能感觉到他新的尝试。
主要作品及获奖记录
一九八三开始涉足电影

一九八四《黄土地》─瑞士卢卡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伦敦国际电影大奖
一九八六《大阅兵》─合作作曲,获蒙特利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一九八六《天菩萨》─伦敦电影节全年佳片奖
一九八七《红高梁》─第八届金鸡奖最佳音乐奖─第卅八届林影展金熊奖
一九九○《菊豆》─与斯卡金像奖最佳外片提名
一九九一《大红灯笼高高挂》─威尼斯影展银狮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片提名一九九一《五个女子与一根绳子》─法国南特影展最佳影片奖,最佳音乐奖
一九九一《烈火金钢》─国家政府奖
一九九二《心香》─国家政府奖
一九九二《秋菊打官司》─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一九九二《霸王别姬》坎城影展金棕榈奖
一九九三《青春无悔》
一九九三《炮打双灯》
一九九四《花影》

赵季平音乐作品拾萃

1. 管子协奏曲《丝绸之路幻想组曲》(1983)
2.民族管弦乐《黄土地组曲》(1993)
3. 交响组曲《大红灯笼高高挂》(1994)
4.电影配乐《大话西游》(1995)
5.室内乐《关山月——丝绸之路写意》(2000)
6.民族管弦乐《芦沟晓月——大宅门写意》 本帖最后由 zjize 于 2013-12-17 23:30 编辑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0#

01. 霸王别姬

这部电影是华语片最好的三部之一,唯一获得戛纳金奖的一部,如神一般的电影,还有哥哥在里面人戏不分的演出,是每次看了就让人感慨不已的好电影。
赵季平的配乐极其贴近电影的场景、画面并大大的提升了电影人物悲剧的所带来的震撼和感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民族的音乐在这部电影配乐中得到了充分而优秀的表现。这部电影也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两部体现了中国音乐特色的电影之一(另一部估计大家要猜是卧虎藏龙,可惜你错了,嘿嘿   是小裁缝)
这部电影的配乐并不那么动听,却是偶认为的最好的华语片配乐之一。



陈凯歌最出色的作品,也是中国最好的电影作品之一。可惜,和《活着》一样,如此优秀的作品却游走在禁播的边缘。现在,中国已不可能拍出如此经典的影片了,并不是中国缺乏优秀的电影导演和制作人,而是以和谐的名义扼杀了一切活力。
转:
当李宗盛、林忆莲的对唱在耳边划过,当屏幕完全黑暗下来的时候,一场人生大戏就这样悲哀地结束了。当这个世界上只剩下小楼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他将如何面对这人生的悲楚。多年以后,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陈凯歌巅峰时期的作品,我也认为大陆导演们再也一直没有拍出超越它的电影。当然赵季平的配乐功不可没,他再次施展了我们早已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中领略到的他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而相对于其他作品,这部戏在配乐上更加有难度,因为他需要把京剧、昆曲和配乐揉和在一起,即要有画面的流动感,又要具历史的沧桑感,那就让我们看看赵大师是如何用音乐把整部戏串联起来的吧。
    整个影片采取了倒叙的方法,开头是两人二十年重聚后的第一次彩排,当一束聚光灯照在他们身上的时候,随着鼓板节奏的不断加快,沉凝而厚重的主题音乐随着大幕缓慢开启,仿佛在告诉大家一场大戏开始上演了。音乐的第一次响起是在小豆子断指那场戏中,随着令人窒息的鼓声扑面而来,当小豆子那满是鲜血的小手被按到卖身契上的时候,带有京韵气味的二胡哀婉地响起,似乎是在诉说着小豆子悲剧命运的开始,同时以管弦音乐作为铺垫的主题音乐也跟着推出,起承转合间,传达着更多的无奈,更多的悲凉。由于弦乐串联了整部戏的主旨,因此我们可以在多个场景中听到它的出现,比如小豆子私自出逃在戏园子看戏,看着真正的霸王在台上唱念做打的时候,一种要成角儿的欲望深深地占有了他,自小就倔强的他义无反顾地又回到了喜福成;再如当小石头用师傅的烟斗烫小豆子嘴的时候,主题音乐伴随着“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朗”的台词缓缓流淌着,我也突然明白了后面袁四爷的评价“唯程老板演的虞姬已入化境”的含义,这个世界太早地赋予了蝶衣悲惨的命运,可是究竟有谁能明白,谁又能理解,我和妻的眼泪早已经偷偷地在飞了。
    赵季平在电影中运用的第二个反映中国民俗的独门乐器是笛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境悠远而绵长。它第一次出现是在小豆子和小癞子出逃的那个场景中,当他们被墙外的场景吸引而再也不能忍受近似残酷的训练和师傅毒打的时候,小石头从后面追上他们,含着泪说“反正你们废了,走吧!”,孤独的笛声也一直在跟随着,勾画出主人公无奈的心绪何意难平的别离。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袁四爷去后台赏戏那一节,隐约的琵琶声既透露出三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微妙,又传达了蝶衣对小楼去喝花酒的痛惜。类似这种的音乐细节穿插在剧中经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蝶衣拒绝去喝小楼的喜酒,而去受袁四爷的“栽培”,在为四爷勾脸的他仿佛看到了小楼洞房花烛的情景,于是传统的喜乐在耳边悄悄想起,那一刻,蝶衣只是希望给小楼一个人勾脸,和小楼一个人从一而终。
    最后还想说说那首广为传唱的“当爱已成往事”,我不知道是歌曲在先,还是专门请李宗盛为电影写的主题曲,总之特别佩服老李的理解能力,歌词的字里行间无不折射着人物的心境。“往事不用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这可以说是整部戏的大总结,小楼和蝶衣的之间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在最后一次合演中都已经化解得一干二净了,但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任凭风吹雨打都不能抹去的。我仿佛听到蝶衣对着小楼在唱“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太不容易,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那一刻,我竟也一样地恍惚起来。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