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元旦再访威虹。 [复制链接]

查看: 97559|回复: 230
91#

南京回来后,花鸟虫鱼就做了两件事:

1,打电话给老凌,和他商量能不能给作品12号书架箱专门设计制作一对低音箱,每边用一到两只10寸以上低音单元,通过跳线和作品12号连接起来,作2.2四分体玩法,类似威信W/P,加拿大威力,意大利ATD,瑞宝老旗舰的玩法。老凌说可以这么玩,具体怎么设计制作他还要好好想一想。

2,想收一对赛柏林的KTEMA。花鸟听了这箱子中毒了。而且根据老牙医赛柏林以前在世霸做的几款经典型号的二手行情来看,价格是保值甚至升值的。声音好,样子又漂亮,老头年纪也大了,收藏价值也好。唯一的问题是价格,20多万,毕竟一部很不错的中级车了啊。
TOP
92#

下午在听音房听音乐,听到维也纳爱乐黄金礼包中的伯恩斯坦指挥的马勒第八(千人)。我的系统的音质音色乐感都不错,也听不出明显的失真,但是要畅快完全表现出马八第一部分那如大海波涛般的恣肆激荡,浩瀚无极,极低频的宏大深沉,铺地而来,两单元小书架还是力有不逮,似有亦无啊,放到高潮合奏合唱部分,书架箱的通病就出来了,平衡感还是要差一点,高频会觉得偏亮偏多了一些,其实不是偏亮偏多,实际上还是相对的低频,极低频少了一点。放室内乐独奏没问题,放到这样的音乐,就要看全频大落地的市面咯。
TOP
93#

花鸟今天和我说,他这几天在网上找KTEMA箱子的评论文章,看到其中一篇文章中说到赛柏林接受访问时说:“他们都说世霸的声音很好听,但是那个声音其实并不准确,现在我终于把声音做准确了。“我和花鸟都曾经是世霸的用家,对比过往和现在,我们非常同意赛柏林的话。看来大草和周道也同意他的话,所以他们听过后率先成为了用家。
TOP
94#

如果KTEMA的价格在10万之内,我也愿意买一对听。(今天和吴大师聊天,他表示如果KTEMA只要10万,他也愿意买一对听。以后有机会再加个5万,6万的卖掉。开个玩笑)不过那个20多万吧,说买不起吧,我也不愿意说那个话,说就这么包起来一对吧,以我的能力也有点托大耍派。还是让花鸟先上,咱隔三差五去听起来,看看到时候还熬得住不再说吧。
TOP
95#

原帖由 零度发烧 于 2013-1-5 19:5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3-1-5 19:38:00 发表
如果KTEMA的价格在10万之内,我也愿意买一对听。(今天和吴大师聊天,他表示如果KTEMA只要10万,他也愿意买一对听。以后有机会再加个5万,6万的卖掉。开个玩笑)不过那个20多万吧,说买不起吧,我也不愿意说那个话,说就这么包起来一对吧,以我的能力也有点托大耍派。还是让花鸟先上,咱隔三差五去听


花鸟这次真中了KTEMA的毒了,今天已经打了四个电话给我了,个个电话都是在说想KTEMA了,这几天已经到了日思夜想的程度了。昨天已经把REVEL SALON出掉啦。这几天在到处打听价格呢。零度兄如果有兴趣,咱们索性团购吧,团个4对,花鸟一对,我一对,你一对,吴大师一对,说不定还真能拿到咱们的目标价呢。
TOP
96#

知道KTEMA的两个9寸单元装在那里的吗?是装在箱子的后面,箱子后部其实是两边开放式空间,两个单元的声音会通过箱子左右两侧后部黑色琴弦线似地的那个地方和背板琴孔投射出来。模拟出音乐厅般的发声效果。
DSC_0502.JPG (, 下载次数:4)

jpg(2013/1/5 20:21:26 上传)

DSC_0502.JPG

TOP
97#

KETMA摆在家庭环境中应该是比较精致漂亮的。
DSC_043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3/1/5 20:29:19 上传)

DSC_0436.JPG

DSC_044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3/1/5 20:29:19 上传)

DSC_0440.JPG

TOP
98#

换下了丹拿小证据,换上了爱沙尼亚爱是特浓。

这个据说叫黑钻版,高音用的黑钻版本的,箱子的价格要比用陶瓷单元的贵一倍,大概40几万吧。
DSC_049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3/1/5 20:41:21 上传)

DSC_0493.JPG

TOP
99#

原帖由 零度发烧 于 2013-1-5 20:5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花鸟虫鱼 于 2013-1-5 20:34:00 发表
本来已去音响化,喜滋滋的开始了单反之旅。不过美女也拍厌烦了,又加上几个烧友好久没聚,非得拉上我去老朋友老周那儿去玩玩。没想到中毒好深啊,本来以为作品12号的乐感很好了,不追求HIFI听听音乐够了。哪晓得牙医的造箱水平简直是登峰造极,冠绝当代。从声音的美学角度我没听过,现场的真实性加声音的艺术美感结合的如


同意。达萧的那套前后级除了音色上推得比较漂亮外,其他方面还不尽人意。
TOP
100#

现在有部分人开始用高清数字播放器听音乐文件,以此来取代或部分取代CD系统播放音乐。

少部分HIFI品牌也开始推出一些数字播放设备和软件。不过在老周的这次活动中,所有的房间还是使用的传统CD机,没有使用任何数字文件播放器。目前的高端音源器材似乎还在继续研发和推出CD机和解码器,而未见颓势。我想老周和这些厂商都是比较过两类机器而后做出的选择。

正好在JDBBS看到下文,我个人也很同意文中观点,ZT来供大家参考:




数字音源取代CD至今仍是痴人说梦.


一、范围

首先要说明一下这个主题的讨论范围。从整个音乐行业的盈利模式来看CD已是穷途末路,销售方面在2011年已经被APPLE STORE这样的付费数字下载打败,彩铃下载及广告点击的利润变成了唱片公司的生命线,君不见鸟叔的《戆男STYLE》不需要卖塑料盘已赚到盆满钵满。

但不要忘记,我们是一群体温超标、异于常人的发烧友,这个群体吹毛求疵、高度神经质、为了音质可以将其他因素抛于脑后,对于这样一帮人而言,CD仍是目前综合各方面因素的最佳软件。



二、版权问题

便利性等说辞只是掩饰,数字音源本质就是不花钱或少花钱。这样就形成了“0和游戏”,用户省的钱与唱片产业链损失的钱相当,而历史上任何“0和游戏”都注定失败。因此,希望手握大量音乐版权的唱片巨头开放无损下载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LINN之类的小鱼小虾掀不起多大风浪,N个用户凑钱打包下载然后分享的惨痛教训更是给了其他同行以警示。环球等公司情愿推出10多元/张的包子也不愿开放付费下载正是此原因。



三、硬件大厂缺乏基情

至今,执音质技术之牛耳的仍是欧美器材制造商,但在没有启动量的情况下,这些公司是不会介入这一领域的。目前有不少HIEND播放机已经集成了数字音源播放的能力,但这仅仅是对功能的实现,同一台机播放CD的效果要胜出太多太多。反之,国产器材风生水起,但我不得不说,绝大多数仍是三叉戟(工程设计差、软件差、音质差的机器)。



四、音质问题

正因为上述二、三,至今数字音源仍未形成行之有效的产业链,以目前所能获取的软硬件水平来看,音质远逊于两三千的入门CD播放机。干冷薄硬仍是数字音源目前的一致通病。



五、大舌头的题外话

1、 高规格数字音源是否能超过CD?

不能。这里有个小故事与大家分享,当年SONY和PHILIPS在制定CD规格的时候,SONY提议将规格指定为20BIT,而PHILIPS工程师经反复比较认为16BIT规格的音质更接近于其模拟母带的表现,最终PHILIPS因为拥有庞大的软件量而在这场博弈中胜出。大舌头始终认为,16BIT是一个相当出色的格式,将动态范围和音乐味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折中。

2、 为何新版CD音质不佳?

大舌头参与了一些CD的全程制作,发现了一些让人无奈的问题。首先WAV存在先天缺陷,业界标准的DDP母带格式也有极大的问题,这些新技术简化了从业人员的操作难度并降低了成本,却令音质往干冷薄硬的方向发展,虽然银圈时代的母带修复并不成熟,但那一份模拟味道令资深烧友趋之若鹜。若尚不知模拟味、音乐感为何物,建议找几张GML经典录音一听为快。

3、 XRCD HQCD等新格式

其实这些都是制作更为考究的高价CD而已。在16BIT的格式之下,要提升电平只有砍去动态,因此本人对XRCD深恶痛绝。






当然,音乐音响皆为取悦自己,最重要是自己玩得高兴。所以上述意见只代表大舌头个人观点,数字音源尚未令大舌头HAPPY,仅此而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