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7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 西班牙 黑胶翻录 [复制链接]

查看: 91985|回复: 768
21#

回复 20# cj 的帖子

回先生,器材搭配和调声技术离不开这一点。其实这次聆听有唱片为示,难度不算高,如果什么都不给,就是两段音频链接,进行比较,写出答案那才有意思呢,呵呵。
TOP
22#

我就是想说(转录为数码),从人才、从资源、从设备CD公司都有可能占优,
TOP
23#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7-26 1:26:00 发表
回先生,器材搭配和调声技术离不开这一点。其实这次聆听有唱片为示,难度不算高,如果什么都不给,就是两段音频链接,进行比较,写出答案那才有意思呢,呵呵。



先生您好,从理论上,AAD的CD离不开器材搭配和调声技术这一点(LP转录也在AAD),是不同人,不同时段的不同结果............................




.
.
最后编辑cj 最后编辑于 2012-07-26 08:43:13
TOP
24#

听不出就别听了,就像听了一套LP,又听了一套CD,感觉不出来就拿手持MP3听好了。
TOP
25#

因为听不出才通过平台学习,别见笑
TOP
26#

回复 23# cj 的帖子

回先生,就上段音频我在听取时,没有考虑数字、模拟问题,是按先前回答你并删除的方法进行的。假设有两套音源设备在功放、音箱不变前提下,用幕布遮盖让几位烧友在没有试听前提下播放多首相同曲目二分钟,然后各自做出LP、CD判断,当然前提是设备不差而公正。
我有一个习惯,听音一次过;富盛老板这段黑胶翻录是用点心思的,故此我昨晚说“玩得好”,根据记忆判断,他在做件事时有三方面考虑,当然需要有机会私下交流了。
TOP
27#

回复 25# cj 的帖子

我曾经讲过,名贵的小提琴的G弦不应该理解为“低沉”而用“宽泛”更为妥帖一些,为此举一列,有一次穆特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曲目是勃拉姆斯三部小提琴奏鸣曲,后面讲演匈牙利舞曲几首,开场时就有人问我这把是什么小提琴,我答是“瓜内利”,因为G弦上的音色不是低沉的琴腔共鸣而是“宽泛”的浑厚,我们可以在此点上试着比较黑胶和CD之间的天然差别,现在我把抹去的办法运用在实践中回答你。
TOP
28#

谢谢大师们的光临
富盛网站  fshifi.cn     富盛音响微信号:fshifipt
文杰用户Q群:  475324510
富盛淘宝 https://shop34536926.taobao.com/
TOP
29#

回复 28# 富盛 的帖子

本帖很好!
一来可以分享您的成果;
二来可以考察一下黑胶或CD的转录,应该用眼来判断、还是用耳来判断!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26 15:01:33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0#

复 12# cj 的帖子

原帖由 cj 于 2012-7-26 0:47:00 发表
从理论上,这CD估计也是从模拟母盘出来的,LP也是从模拟母盘出来的。如直接比较不用盲听也可分
但LP转录后变成数码,和从模拟母盘制CD,应是不同人操作的分别大点

cj 同学,您的帖也回了这么多个了,也没看出您对富感这个转录认为是LP转的,还是CD转的?
您不如明确表态一下呢?表态的同时最好能说明一下原因,为什么认为是黑胶或是CD转录的?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7-26 15:31:58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