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倡议:要注意培养发烧新生代 [复制链接]

查看: 8851|回复: 56
11#

相比之下,现在耳机系统比较火。
TOP
12#

现在不少奸商当道,培养一个发烧友何其难啊!
音箱:丹拿焦点360,银彩770喇叭线。
功放:德国之声RG10 MK5,电源线随机电源线、古河镀金插头插尾。
CD机:德国之声 Vibrato CD机,电源线随机电源线、古河镀金插头插尾,信号线银彩770信号线。
喜欢喝酥油茶、吃糌粑、听藏歌,喜欢喝花茶、吃红烧肉、听中国民乐,喜欢喝咖啡、吃肯德基的炸鸡、听西方古典音乐。
TOP
13#

楼主所言极是。
儿子在我的熏陶下,也爱听音乐了。不过听的是我当年喜欢的校园歌曲,刘文正、罗大佑等,古典还不行。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4#

朋友把旧房子卖了为了买台象样的小车,我问:工作地点与学校都这么近,买这车有什么用?他说:都是为了儿子上下学安全,也不会风吹雨打的!  我再问:再进一步敞开心扉说,真的全为了儿子?还是为了自己?"朋友无话,很不自然地笑了笑!
淘宝网店:http://shop71227468.taobao.com/

发烧同好交流群号:211352456
TOP
15#

我也快中年了,但刚开始烧,有没有培养的潜质。
TOP
16#

九十年代末,昆明经常有视听欣赏会,儿子一岁的时候,安静的坐着听一个小时不吵不闹,散会的时候说:“要去尿尿了”!
六岁的时候,带着到青少年宫转了一圈,儿子说:“我要拉小提琴……”,今年就学完十级了!一起学琴的琴友十个也就坚持下来一、二个。
提琴考完级,他想学学古琴,儿子说听多了古琴,感觉很中国,而小提琴是西洋的,共同点是都能让人很放松和愉悦。
上周已买了古琴送给儿子……
听音或学琴,一种随性而来的喜而往之,一种习惯,一种坚持,一种态度和方式,学得生活有意义、多快活!
细水长流就好!
儿子第一次遇见古琴的时候……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2-04-18 09:27:35
TOP
17#

呵呵,我儿子也不喜欢听古典。但他放学回家总喜欢叫我打开音响播古典,说更有灵感!(从小他放学回家或我下班在家时一,小音量播古典作背景)
TOP
18#

原帖由 合肥云 于 2012-4-17 22:30:00 发表
是的。我觉得发烧应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不单单是用钱来衡量的问题。发烧的内核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过去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发烧也宜因人而异,丰俭由人。之所以提此倡议,是想充分利用音响网站,杂志等媒体的专业之长,以及行业的便利,开展此项活动,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期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水平,让人们生活地更美好。

发烧是一种病态,我可不愿下一辈年纪轻轻就发病。
TOP
19#

回复 1# 合肥云 的帖子

楼主的题目甚好,多年前我与一老烧求教过此问题,答曰:音响发烧历来是小众行为,古典音乐更是阳春白雪,不要指望,有自己追求和快乐便可,等老了自己孩子喜欢就留给她,不行就卖给需要的人。为此思量许久,便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教导孩子,让她听一段舞曲,告诉她节奏形式、乐曲性格使其产生兴趣,比如:一颗弹球自由落体,便会产生弹跳和滚动现象,这期间弹跳和滚动节奏是不同的,前者强调节奏的固定性和由强转弱(甚至可出现符点节奏),后者注重节奏的均匀的延长性以及弱转为更弱直至消失,此时加上孩童的出现便出现第二声部,他在追赶弹球时小步子是摇晃而不稳定的,其形体动作是稚嫩而笨拙的,这时,家长来了,他在寻找孩子,钻在桌下的孩子,用天真无邪的眼光看着大人。这些形象的音乐语汇需要让孩子知道。楼主如有兴趣,我们可以继续。
TOP
20#

不发这个病,就得发那个病!
在发病中自怡自乐,还是在清醒中感味各色的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