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 乐 味 与 “ 二 十 要 ” [复制链接]

查看: 39200|回复: 134
11#

    当然,一套系统要啥有啥自然最好,但这肯定是一套天价器材,而且要摆放在适合它的宽敞空间才能享用。对于我们多数穷烧友来说,器材的搭配也好,器材的调整也好,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空间情况、财力、听音爱好对“二十要”中哪些重要哪些次要进行取舍。尤其是近一个时期小镁专心研究垫材,发现在三大件已定的情况下,系统的解析力、结像和音乐味往往是不可同时兼得的,就像摆位过程中的音场和三频平衡也很难同时兼得一样。这引发了我对发烧到底该追求什么的思考。


    感谢各位烧友、行家的关注和参与讨论。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2#

原帖由 LSQ 于 2012-3-4 22:40:00 发表
兄台的论点十分实在,学习了。小弟认为,发烧友应学会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多谢鼓励。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3#

原帖由 ghr2499p 于 2012-3-4 21:14:00 发表
好帖 赞一个!虽然不是专业技术帖,但也是自己这么多年来经验的总结,非常有条理,也很容易理解,比较客观。


感谢欣赏。总算把自己的感觉写清楚了。其实论坛很多时候,一些老烧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小误解而争论。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4#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2-3-4 18:39:00 发表
作为引导应该是向善,但大家不妨再反问一下"二十要",很大程度是引人评价器材的不足为前提.至少对烧友们的培育是喜忧参半.

烧友坐下来的第一要素,大多数为寻找或捕捉别人器材的不足,进而显示自己的强大!
......





呵呵,正是如此。买器材时听卖家讲优点,买回家就天天听缺点,自己听不出来就请高手来挑毛病,这大概是烧友的通病。就像苦行僧一般。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04 23:04:28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5#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3-4 14:59:00 发表
楼主关于:音乐表现力和HIFI性的探讨,支持!!


谢谢支持!但小镁能力有限,不能完成这个宏大的命题,只能说说个人心得。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6#

原帖由 lp__fans 于 2012-3-4 17:03:00 发表
不同的音乐理解造就不同的音乐味的理解。重金属的发烧友似乎对于吕力的清唱剧就没有什么音乐味的共鸣吧。


       非常赞同。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也会有不同的音乐味的理解。就像20多年前,我们会从“砖头”里播放的邓丽君卡带中感受到音乐味,年轻人失恋时,会从手机喇叭里偶像的歌声中感受到音乐味。

        本文所述音乐味特指一个普遍现象,例如pad和天仙配的高档线材,多数烧友是认为音乐味好的。而超时空,多数烧友认为hifi性强于音乐味。至于天朗单声道时期的同轴喇叭,更是公认的音乐味强的喇叭。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7#

回复 40# 舒存 的帖子

专家来了。感谢教诲。
够我消化和思考一阵子的了。

的确,气息控制的好,声音未必就一定饱满。我想说的是,会更有感情。谢谢指正。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8#

原帖由 JWang 于 2012-3-4 22:59:00 发表
在个比较良好的声学的现场中,你可听出左右,但听不出前后的。


多谢指导,尤其是关于层次感的认同。
说说我的想法吧:在皇帝位试音碟里,专门有发音点前后的测试,是能够明显听到声音的远近的,当然这是耳朵综合了堂音的特征得出的综合判断。实际音乐播放过程中,我的系统对于人声和伴奏的前后距离还是拉得比较开的。但后墙处理之前就不行。

但对于结像的高低,我还处于摸索和思考阶段。对于垫材如何调整结像高低还没找到窍门。
另外,同时发声的乐器的不混淆感,如果频率差别大,是完全能够而且很容易做到的,例如鬼太鼓座的大鼓和短笛,但对于频率差别不大的乐器,就很考验喇叭了。当然,这种不混淆感是相对的。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19#

原帖由 LP\茶 于 2012-3-5 0:01:00 发表
[quote]


感谢您的指导。我也是从你们一些朋友的到访指导后才走上正路的。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0#

原帖由 舒存 于 2012-3-5 0:08:00 发表



音乐就是在一个空间一段时间有组织的声音


        这个定义很精妙。向舒存老师汇报,请指正:
        音乐就是在一个空间一段时间有组织的声音,那么,发烧友就是“在另一个空间另一个时间试图重现那段有组织的声音。”明白了这个本质,就知道完全重现现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发烧友对器材的搭配和调整也是一个对音乐的二次创作的过程,即使距离现场的听感差异比较大,但也可以通过不断的调整折腾弄出舒服耐听的音乐。从这一点来看,就更加不必追求“二十要”里面的乐器间的距离感之类的了。

        至于我拿摄影比音响,正是想借助二维的图片来直观说明一些观点。例如构成音乐的动态、线条、层次等要素,虽然可以借助器材、线材和垫材进行任意调整,但不能过于背离乐音本身的发声规律、空间衰减特性和三频量感分布,否则会大大破坏音乐味的重现(抱歉,可能用语又不精确),这个观点讲清楚了,就没有摄影什么事了。

        再次感谢行家的指导。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05 01:26:03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