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 乐 味 与 “ 二 十 要 ” [复制链接]

查看: 39232|回复: 134
21#

原帖由 舒存 于 2012-3-5 10:02:00 发表
声像的高度问题,音响爱好中普遍误会很深。音响重播录音时候,只要声像不是爬在地上,高度基本可以忽略。所谓让声像站起来,办法也是非常简单的。了解一点录音的特点就很容易明白,录音根本就不在意这种高度。



让声像站起来,请问是将喇叭后部垫高,使喇叭口略向下倾吗?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2#

原帖由 33CX 于 2012-3-5 14:03:00 发表
二是要对弱智的是枷锁也是大棒,是商人布道的圣经!可悲的是二十要脱离声音的自然属性横行这么长时间还有这么多人追奉!!
鸡同鸭讲!!


有理不在声高,请保持这里理性探讨的祥和氛围,多谢合作!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3#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5 13:20:00 发表
再次进来说明乐器发声前后问题,我们不防播放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注意铜管乐部分,在一定声压条件下,小号的响度能冲破弦乐部分,而不会掩盖弦乐声部,这一点在现场聆听如此,我的器材播放也是这样;反之,如果我们试着将小号与弦乐放在同一位置,以相同响度吹奏可能会把弦乐覆盖;而定音鼓的表现同样如此,如何做到这一点我是从老外网站里学来的;以上意见供同好们参考;谢谢。


        说得很对。感谢07老师参与讨论。


        记得以前看到过相关资料,西洋乐团编制构成及乐器位置是经过几百年的优化得来的,包含着许多专业道理。但绝大多数发烧友在家调整系统时,并没有手段把乐队里的各种乐器的相对位置重新定位。既然重放时音场有了一定的深度,排与排之间的距离就基本确定了。再去试图独立调整第二到第三排的距离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也许有大师在调整器材时能够任意重新组织乐器的相对位置,那是神人,不是普通烧友可以理解和学习的。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4#

原帖由 ok527 于 2012-3-5 14:42:00 发表
楼主好文才,买过楼主的镁钉,诚如楼主所说年纪不小了,所以看着“小镁小镁”的感觉怪怪的,建议用“老镁”替代。


呵呵,不敢倚老卖老。讲发烧我还是新人。大家随便叫吧。
感谢支持!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5#

原帖由 阿胆 于 2012-3-5 12:30:00 发表
音乐,阿胆理解为乐器的语言,其所要表达的情感,即为音乐味!

三岁小孩即使用几百万一套的器材放音,他也不一定能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而对音乐所很理解的人,即使听几十元的收音机也听得津津有味的,如很多晨......


阿胆兄,您前面的例子似乎是说音乐味和器材的质素无关,和听者的经验有关,但结论却是“二十要”必不可少。。。。有点难以理解,能多说两句展开过度一下吗?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6#

原帖由 强悍制箱 于 2012-3-5 21:30:00 发表
二十要是用来评定一套音响器材在某个特定条件下还原原始录音效果的参考标准,如果这样还不如用更简单的说法:那就是离真实度有多近和远,就能高度概括了,二十要具体地罗列了方方面面的要求而已,要想实现,除了器材......


感谢讨论。您是专业的器材设计人士,按您的思路,请问“器材的技术水平”能不能出一套评价标准呢?如果能够,那大约会包括几方面的内容?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7#

今天反复刷新看帖,思考。愈发觉得收获很大。
感谢各位烧友、老师光临,参与讨论并赐教,小贴蓬荜生辉。在此一并致谢!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8#

原帖由 强悍制箱 于 2012-3-5 22:55:00 发表
很抱歉,我不是音响从业者,只是喜欢业余时间钻研音响技术,还爱听歌曲,音乐而已
你说得很对:据我所知,晶体管功放和音箱是存在技术等级的,有许多好的技术得到证实和公认,完全有可能搞出一套标准来
以我最熟悉的音箱来说:喇叭的质量:有无全对称磁路,是否采用大音圈,音箱是否采用四分频,分频器是否用了声相位校正技术等等…


每间功放名厂都有它的独门秘诀,都有经典作品,我想很难从电路上区分高下;而现有的测试参数,又和实际表现差距较大;我对音箱设计是门外汉,但听说很多单元名厂的顶级产品并不是大音圈的,例如AT、伊顿,、focal等等。音响系统组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看来注定无法建立统一的技术评价标准。
玩摄影就简单多了,基本都是佳能和尼康pk,再上几只专业镜头,什么都有了。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05 23:36:25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9#

如果系统己有较重的音乐味(音乐性)表现,就应与≪二十要≫ Say Good-Bye 了!


——顶这句!好的系统,不仅会让人忘了二十要,甚至会让人忘了系统的存在,全身心陶醉在作品中。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06 00:19:52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30#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5 23:42:00 发表
张先生,不能再说了,等大家都明白了,音响器材店生意就没法做了,呵呵。


    呵呵,正听得过瘾呢,请张先生继续吧。我们的发言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的。也就是烧友讨论交流而已,不可能左右音响行业的发展。

    继续请教:“音响系统音乐味(音乐性)的特质表现轻重是在于接近或靠近真实、现场乐器发声特质和氛围的多少而定义”,请问这个表现能不能建立可言表的测量和评价体系?
    如果不能,只能靠听的话,我就有些迷惑:手上的任何录音,我“当时”都不在现场,那怎么听出重放录音是否接近真实呢?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06 00:02:22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