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年新风向……!系统调整需要音准吗? [复制链接]

查看: 9226|回复: 47
31#

回复 30# 舒存 的帖子

说得很好!
TOP
32#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2-1-29 21:34:00 发表
音响系统中出来的声音其实有很大的差异性,我不清楚到底要把它认为是音色、音染,还是音准.。三角铁的声音大家在系统中都有听过,不要与真实的对比,那是没有可比性。但单从不同系统中听,都有较大的出入。这点是音染造成,还是音准?有些清透的"叮",有些是湿水的"叮",那到底谁"叮"得准?还是追求谁"叮"得舒服?


声音是靠震动传送的。每一种物体震动,质地不同,结构不同,空间不同,以及其他因素影响,结果声音不同。音响系统发出不同的声音,差异性正是这种客观存在。上面已经说了,不是“音准”问题,但更不能简单说是音色问题,或音染问题。所谓“音染”,本是指一种失真,但现实中这种说法,更多是某些品牌音响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身价的广告词。

喜欢不喜欢某器材,某系统,都是每个人判断的标准不同。什么样的声音好,或标准,首先需要的是自己具有把握声音标准的能力。请注意:前提不是技术检测,而是知道通过音乐的重播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这样的判断能力,不是他的听力范畴多宽,而是他身上的听觉系统,是否确立了一个清晰的声音参考坐标。对于确立声音参考坐标的人,什么样的声音是标准非常清楚。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33#

回复 32# 舒存 的帖子

舒存兄说得太好啦!谢谢!

人们对声音的判断其实都是以大脑记忆作为参考.这样说对吗?
TOP
34#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2-1-29 22:14:00 发表
人们对声音的判断其实都是以大脑记忆作为参考,这样说对吗?


说的是这个意思。但请务必注意,不能说“都是”,这样就容易忽略其他要素。大脑怎么记忆,人的听觉究竟怎么跟大脑联系等等,似乎并没有都搞清楚。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科学很先进,不断进步,但还不够完整,很多科学结论,其实还是一种“推测”性的,不是完整的科学终结之论。

一般来说,记忆好的人,听觉能力会比较好。很多人否认金耳朵存在,研究的结论却是肯定的,只是比列很小,约占万分之一。另外,聆听的经验也很重要,关键是聆听音乐的经验也不能忽视。对于盲听测试来说,很多听力敏锐的发烧友会感到脑袋一片空白,听不出任何差别,就是因为经验不足,而且没有注意方法必须符合人的生理特点。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35#

延伸到一个问题:

如果作为一个录音重放的工作者,在现场转播中,他需要具备很好的听音标准吗?

或者说他只需要具备很好的专业指标知识去调整混音出来的产品?

当混音出来的产品又是以什么的依靠(技术或经验)令到大部分人会乐意接受或觉得效果不错?
TOP
36#

从事专业的人事关心的有三个问题:音准,音色,音压.

如果说出来的声音效果很不错,这里的效果指的就是音色吗?

如果这三个要素都互调得很好,这种就叫做感染力吗?

曾几何时问过专业的人士,他们的回答是:只有让台下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摇头就是好声音!

我无语!
最后编辑远去的村庄 最后编辑于 2012-01-29 22:48:45
TOP
37#

玩音响切忌钻牛角尖。
本身就是罐头,怎么可能和新鲜的一样。
要新鲜就别吃罐头,吃罐头就别惦记着新鲜。
玩音响就是吃好吃的罐头,好吃没有固定的定义,根据个人口味而定。
最后编辑砖家 最后编辑于 2012-01-29 23:15:01
TOP
38#

原帖由 砖家 于 2012-1-29 23:13:00 发表
玩音响切忌钻牛角尖。
本身就是罐头,怎么可能和新鲜的一样。
要新鲜就别吃罐头,吃罐头就别惦记着新鲜。
玩音响就是吃好吃的罐头,好吃没有固定的定义,根据个人口味而定。


比喻得很好,对,开心听歌,喜欢就好!
TOP
39#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2-1-29 22:41:00 发表
延伸到一个问题::如果作为一个录音重放的工作者,在现场转播中,他需要具备很好的听音标准吗?或者说他只需要具备很好的专业指标知识去调整混音出来的产品?当混音出来的产品又是以什么的依靠(技术或经验)令到大部分人会乐意接受或觉得效果不错?
从事专业的人事关心的有三个问题:音准,音色,音压。如果说出来的声音效果很不错,这里的效果指的就是音色吗?如果这三个要素都互调得很好,这种就叫做感染力吗?曾几何时问过专业的人士,他们的回答是:只有让台下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摇头就是好声音!



只能说好的录音工程师,或音响师傅,大多具备很好的听音标准。例如飞利浦给中国交响乐团第一次做录音,飞利浦录音工程师还特意带来大箱子的唱片,说是要对比聆听,听标准,确保录音具有飞利浦风格。我曾经请一个老音响师傅到一个发烧友家听二套系统,他当即就说“我知道你喜欢这一套的声音,但这是不正确的声音”。他当时指出“声音是圆的,你这套却是方的。你大概认为方的那套声音更清晰?其实那好像收音机调台,没有调准”。

混音的问题,说来比较复杂一点,大致有二类不同情况。一类是电声音乐,即流行音乐的那些混音,完全依照教程操作就可以,或者主要依靠规范操作。前些年广州举办的《声响中国-录音评选》二个老外录音师作为主要评委,对此说的非常清楚。另一类是原声音乐,如爵士音乐、古典音乐非常讲究,只能这么说,原声录音搞混音,需要技术,更需要经验。

你说的“从事专业的人”,如果指的是搞音乐的人,他们关心的“音准、音色、音压”,不是感染力。感染力是音乐一种鲜活的感觉,可以换个说法理解,就是一种音乐会产生一种抓人的东西,有种促动情感的力量。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40#

回复 39# 舒存 的帖子

茅塞顿开!!!心情舒畅!

感谢舒存兄的耐心教导!

                                    敬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