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音响,有多少程度的主观因素? [复制链接]

查看: 7660|回复: 32
11#

脱了裤子放屁滴帖子。

顶一下!!!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2#

玩音响发烧其实是玩心态,就为了好心情,玩得心力交瘁,大可不必;玩得心如刀割,更是莫名其妙。但有些人还真会搞成这般,因为他们不是为怡情而玩,是为斗法而折腾。比如追求飘逸高音,厚润中频,澎湃低频,这也没错,只是音响这东西再贵再好,还有人会说这那的差那么一点。你要不服气,就会去寻方讨药,江湖游医一大堆,各个都有妙方,偏方,秘方…。最后是心灰意冷,越玩越乱。这个属自己方向不明,不确定为什么玩这个?为什么这么玩?其实玩音响是自己喜欢的,只要自己喜欢,就得了。不论别人说啥,回他:俺就好这口。这是比较明智的,但你若但凡有一点追究,且得不到就不罢休,那也很好玩,一天到晚忙,一月换一件,一季换一套,一年又轮回来也不定。
TOP
13#

只有音响器材和测试指标是客观的。因为我们听到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原音,根本不知道我们听到的音乐在制成唱片之前录音师做了什么处理,但我们每一个发烧友都认为自己的器材发出的声音最接近原音或者就是录音师做到唱片上的声音,其实那只是自己最喜欢的声音或者最愿意听的声音而已。
TOP
14#

说句开玩笑的话,先把人的大脑是怎么思维的,真正搞清楚,就能回答自己的问题了。

其实是先搞清楚声学!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5#

原帖由 不合格焊工 于 2012-1-19 23:39:00 发表
只有音响器材和测试指标是客观的。因为我们听到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原音,根本不知道我们听到的音乐在制成唱片之前录音师做了什么处理,但我们每一个发烧友都认为自己的器材发出的声音最接近原音或者就是录音师做到唱片上的声音,其实那只是自己最喜欢的声音或者最愿意听的声音而已。  


声音可是客观的呀!如果不是客观的,老兄怎么听到?也说一句玩笑话,技术要合格,特别是音响,先搞清楚声音的纵向波和横向波,尤其是跟检测的关系。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6#

原帖由 砖家 于 2012-1-10 12:03:00 发表
100%主观,耳膜属性决定一切。

我想说的,砖家替我说了。谢谢。
最后编辑zl2211 最后编辑于 2012-01-20 10:05:15
TOP
17#

真实就是价值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把数学物理学科应用到制箱方法中,将她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TOP
18#

音响是主观的东西,等于不承认客观指标的存在。其实很多事情,每个人在选择上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就如收音机爱好者来说,音质绝对不是他们选择收音机的出发点。
音响这玩艺,一定要学会取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能够得到的是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至于所谓音响是主观的东西,其实说白了也就两层意思:一、自己喜欢就好。二、我说好就好,别人说不咋地我不认同,耳朵长在我头上,我听到的你们不一定听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忽悠是一种商业策略,而被忽悠则是一种消费需求。
TOP
19#

原帖由 flywolfw 于 2012-1-20 23:12:00 发表
音响是主观的东西,等于不承认客观指标的存在。其实很多事情,每个人在选择上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就如收音机爱好者来说,音质绝对不是他们选择收音机的出发点。
音响这玩艺,一定要学会取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能够得到的是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至于所谓音响是主观的东西,其实说白了也就两层意思:一、自己喜欢就好。二、我说好就好,别人说不咋地我不认同,耳朵长在我头上,我听到的你们不一定听到。
从某种意义

总结的很好,特别是最后那句话,我想说的都被您说了!
水至清则无鱼,暂且先这么着吧。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TOP
20#

回复 1# 闲聊音响 的帖子

“玩音响,本来就是主观的事情。”此观点不正确。事实并非如此:
     本人认为:HIFI组合声音的本质就是自然、通透、真实、纯度和声音平衡。对音乐唱片(音源)不作任何修饰,不折不扣地反映演唱家(乐队)的唱功和水平,如实地反映演奏乐队的现场气氛,很大程度上,更能反映录音师录音水准的好坏和修养,但是这种反映是有限度的反映。无论发烧友愿意接受与否,这种本声音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当音响组合能调配这种“声音”出来,意味着该组合的声音“能量”有效释放,平时发烧友所求:“要泛音就有泛音,要中频纯度就有中频纯度,要低频分析力就有低频分析力,要精准定位就有精准定位”。这种声音的本质是自己HIFI历程一生追求目标。
    在本人眼中的音响组合的音质,并无“音乐味”可言,如有“音乐味”,意味着该组合的声音有音染或器材档次不够。君不见欧美各大HI END厂设计者们,他们不断努力和创新,朝此声音本质方向迈进;通俗来讲,HIFI组合的声音的本质等同毫无杂质的纯净水或单反相机的镜头一样,为何很多人认为组合的“声音”是主观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主要原因是对声音认识深度不够和DIY聆听环境等因素所造成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器材档次不够,造成组合声音的差异。组合的声音好比纯净水,根据不同人喜欢的口味,有如加入咖啡、蔗汁、橙汁、红罗卜汁等,所形成不同口味风格,音响组合的声音多种多样的原因也是人为的“口味”调配和客观条件限制所造成的;一套音响组合档次高低的标志就是声音的纯度。第二、DIY聆听环境,造成组合声音的差异。一万个发烧友,一万个DIY聆听空间、形成有一万种声音(不含器材的差异),很多发烧友自以为是,以自我(声音)为标准,排他性,,不愿接受声音的本质,自以为是。特别拥有高档器材者,调配出来的声音往往被扼杀在腹(DIY聆听环境)中,声音失衡,器材优点无法发挥和表现出来。第三、音响环节太多,造成造成组合声音的差异。声音还原要经过很多环节如聆听环境、电源处理、器材(线材)调配、器材避震等环节(不含录音师现场收录和后期制作的理念),调配出来的声音,五花八门,而且还要要百分之一百还原现场是很难的,只能是近似还原 ,因此,对声音还要的追求,适可而止,切忌“HIFI之路”走偏了。
    所以,无论发烧友喜欢玩CD、LP、DAT、开盘机、石机、胆机等器材也好,其实大家追求目标是一致的,是追求“好似毫无杂质的纯净水的声音”,即是追求声音的本质,只不过路径和方式不同而已,且花费代价和时间也不同,各种玩法方式都存在优点和缺点,根据自己的触角去筛选,记住:任何一套HIFI组合不可能完美无缺的,总是有优点和缺点,关键问题是优点是否多过缺点?因此,做一名真真正正的HIFI发烧友并非易事,失败者居多,发烧要量力而行,见好就收,同时,本人提倡“自享其乐”,只要玩尽自身拥有的器材或玩出自身组合的特色,不要钻牛角尖,就算成功了;目前,数码科技不断发展,新制式录制的唱片较易获得较好的音质,特别是声音的纯度高、动态大、分离度好和细节丰富等优点,但是,现在年青演奏家(乐队)演奏水平跟以往的老唱片的演奏水平相比,没法比的。
    通过对声音的本质的深层次认识的好处有:第一、有助于初级发烧友建立正确声音的理念前提下,如何确立玩音响的方案,正确选择器材,提高鉴别器材的能力,少走弯路,不致于投资器材上的失误;第二、有助于DIY发烧友仿制器材时,有一个明确和规范声音目标,不致于器材音质方面迷失方向;第三、有助于国内音响生产企业设计产品时,有良好的设计理念,缩小与国外同类产品差距,甚至超越国外的同类产品;第四、有助于提高清纯之心。人心也是如此,人之心纯度越高,意味着此时己去“棱”去“角”,心纯长智慧,相信在这时做任何事情都是大方德体的。
    总之,玩HIFI修养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声音修养。另一种是音乐修养。正确认识声音的本质后,对音乐的修养若建立在清纯之心基础上,最能与作曲家动机产生共鸣,或者将自己热爱生活情感元素加进去,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理解(不懂可在网上查),随意听,任意听,不拘一格,有益于身心健康,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充分发挥音响组合的效能,尽情地享受美妙音乐中去……
    以上是个人不成熟看法,请大家多多指教,以便日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自身鉴赏水平,谢谢! (今年在168第二次提出的观点)
音乐无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