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原因让烧友误入歧途的——以360烧友为例? [复制链接]

查看: 45045|回复: 171
11#

期待楼主继续
TOP
12#

发烧不易,发烧不易
TOP
13#

玩音响不学点乐理知识能行吗?走弯路是因为平时没下功夫;其实你不花钱看中央音乐台就能学到很多音乐知识;2012新年音乐会看了吗?专业工作者简单一句话:同度的G弦肯定低音弦乐量感多于高音弦乐。打开唱片听一下您的器材里是出来的声音这样的吗。
TOP
14#

原帖由 wangziyuang 于 2012-1-2 10:44:00 发表
原帖由 网事悠悠 于 2012-1-2 3:18:00 发表
这还用问吗?李无脑遇见了张缺德。

兄台不知我等初烧苦阿,因为对音乐的一点热爱,要配套器材。没有什么经验,所在城市试听的范围又很小。去老烧家吧,没人带路也不好意思。只能上上论坛,看看枪文,盲人骑瞎马,碰运气。而求大求全,也是初烧普遍心理,看枪文写得那么好,不动心也难阿。我当初就这样上了老
写枪文的人心都黑了,赚点稿费,却引人跳坑。始终要有报应的,,,,,,,,,,,,
TOP
15#

上个星期本人休假,有一JS和一烧友第一次来鄙人处听,刚听不到几分钟,这烧友就大吃一惊,话已以前听了甘多,无论多贵的,今天才听到了真正的靓声,他和我说他单是线材就投入了超过15000以上,加上其它插座钉等超20000了,(他的箱子是美声753,是身边这个JS亲自出马为他搭配的,)但声音就和我的差了十万八千里,又问我的线材也应花了三几万吧?呵呵,当时我就差点说出口只花了4K不到,但看到JS不自然的神色就不说了,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况且JS赚钱也不易,遇上像水鱼的烧友也不多,还是算了.
TOP
16#

这贴收藏了,希望不要有所忌惮,虎头蛇尾!
Isotek MiniSub GII
Naim DAC
Naim NAC82, Naim NAP250, Naim HiCap
Spendor SP100
TOP
17#

回复 16# bluelancer 的帖子

个人是希望大家在讨论和反思的时候,能充分尊重事件主人360烧友的形象,所以在此等待他的答复,以表明一种客观立场,要么是拨乱反正,提升知识和判断力。要么就是一种表演——不得不带着一种猜疑,烧友360是否在这个事件中纯粹是一位自助表演的“影帝”呢?
TOP
18#

玩音响就等于是在玩心态,只要端正心态学会妥协理性的发烧那玩音响该是个高尚健康快乐的爱好!!!
TOP
19#

看起来,烧友360未能及时答复和表态。
从照片上看,360是爱读书之人,那么,我们就先从读书与实验的结合来谈烧友自身的素质配置。


假设音响器材是烧友的宠物宝贝,万一有什么病症,烧友求助的是谁?是那些所谓久病成良医的宠物主人,还是宠物医生呢?也许,个别小毛小病,大家相互取经,抓个药方就能治愈。可是,当宠物的毛病持续未愈,主人应该继续找谁来治病呢?是继续试验那些江湖郎中开出的一个一个“万金油”、“跌打丸”?银子烧到烫手为止。

显然,我们按照常理判断,无论宠物的毛病有多轻重缓解,合理的选择应该是——对症下药。寻找宠物医生开药方,同时,自己也要判断一下,自己是否知识储备能力充足,有没有相关的资格来充当医生的现场助手?
如果自己连最基本的打针下药能力都不具备,那么,可靠的治病条件应该让位于专业或职业环境为上策。

这里举个简单的课程例子,来借以说明,什么是音响发烧的知识门槛。
个人印象中,在高中生阶段,我们就可以翻看各类无线电知识与高保真音响产品介绍的普及刊物,但是,除了那些能真正动手的人之外,大多是当做商品广告来理解的。我们无法判断各类花哨的枪手文章有多少真实含义?

到了要踏实的阅读和借鉴在行业领域里的专业刊物或资料时,比如“电声技术”类专业期刊与工程文献。我很清楚,起码已经拿过一些必备的课程学分。


比如:除了高等数学(包括工程数学)、外语等工具之余

一,基础理论:电路基本理论、电磁学理论(包括微波与传输线理论)、计算机原理(包括微机硬件技术)、程序设计语言等


二,专业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包括电子管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原理、信号与系统、信息论(数字编解码原理)、光通信原理等等。

三,工程技术:除了上述的学院课程之外,结合职业工作的对象,我们还需要随时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文献,比如,电视技术原理、视音频测量技术、光电材料科学等等。


以上述知识体系为基础,我们才能拜读各类电声技术与产品的相关文献与资料、论文。


也就是说,同样是在论坛上口水泛泛的闲聊音响话题,同样是翻看各类高保真音响产品与技术的期刊与广告之前,人与人的区别之一,就是其知识平台上已经建立了上述课程名目的思想与知识库存,而另一些人(在论坛上常见的江湖郎中们)在随心所欲的为别人开药方时是毫不在意这些知识前提的。两者的差别,难道不存在一种技术与思想门槛内外的差异性?

烧友360是爱读书之人,这里的简单道理难道会忽视吗?有精力和时间去翻看刊物之外,有多余银子去烧去折腾之外,是否想过应该补充和吸收上述相关的知识原理呢?打个比方,三五年之后的读书与思考,足以拿个专业学位了,何必像这里的论坛老烧们ID虽然有长达十年之久的注册年份,但其真实的电声知识水准又达到多少高度呢?
反思一下,还来得及吗?




最后编辑闲聊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2-01-03 13:00:19
TOP
20#

兄台太着相了,那开车还得会造车了。另外说360兄是”演员“也有点过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