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元一张古典cd,卖着玩! 彩虹圈黑胶拉宾魔弓30元包邮! 美国... [复制链接]

21#

又上了一批小提琴
TOP
22#

正在出一大套共6000元, 图1264到1260共25张
最后编辑黑胶收藏 最后编辑于 2011-11-10 19:19:11
TOP
23#

呵呵,这样的版本(还有单声道的?)卖6000,米国人真让人佩服,够牛,够狠!
TOP
24#

[quote] 原帖由 [b]naxxii[/b] 于 2011-11-10 22:39:00 发表
呵呵,这样的版本(还有单声道的?)卖6000,米国人真让人佩服,够牛,够狠! [/quote]

说别人卖的贵, 这没错, 这个世界是由言论自由的。 那您对版本颇在行, 告诉我该卖多少, 没准我就听你的了?
你要是说不出来, 就说明我的价格还合适。

再加一点: 你说的“米国人真让人佩服,够牛,够狠”, 我非常同意。 因为, 骄傲地说, 俺是中国人, 根本不屑于当美国人。
最后编辑黑胶收藏 最后编辑于 2011-11-11 06:05:02
TOP
25#

6000元一套的已经照价出了。 我不讨价, 但价钱绝对公道。
TOP
26#

1316到1268, 新货上架, 版本好, 便宜。 品相ex-以上。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31375@N03/sets/72157627592234802/detail/]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31375@N03/sets/72157627592234802/detail/[/url]
最后编辑黑胶收藏 最后编辑于 2011-11-11 16:59:43
TOP
27#

我的ex和别家不同, 见第一楼的品相分类
TOP
28#

建议楼主用通用的品相标准描述。

[quote] 原帖由 [b]黑胶收藏[/b] 于 2011-11-12 9:15:00 发表
我的ex和别家不同, 见第一楼的品相分类 [/quote]既然有大家认可的标准,有什么必要自己随便定一个标准呢?有了统一的标准,出了问题也好解决。您说是吗?呵呵。
TOP
29#

[quote] 原帖由 [b]ccjtb[/b] 于 2011-11-12 12:5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b]黑胶收藏[/b] 于 2011-11-12 9:15:00 发表
我的ex和别家不同, 见第一楼的品相分类 [/quote]既然有大家认可的标准,有什么必要自己随便定一个标准呢?有了统一的标准,出了问题也好解决。您说是吗?呵呵。 [/quote]

我开始并不知道还有一个什么国际标准。 现在知道了, 太晚了。 我总不能把500张唱片重新再来一遍吧? 太累。 我的回头客早就习惯了。
再说了, 几百张唱片卖了, 也没什么问题出现。 好像出不出问题和品相定义没关系吧, 倒是和人有关系。
TOP
30#

昨天6450元出掉一大套,不到30张的样子, 见相册第28页1266到1259.
谁还有闲钱7000元, 我给你配一套: 钢琴, 小提琴, 大提琴。 我不讨价, 但公道。 相册见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31375@N03/sets/72157627592234802/detail/]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31375@N03/sets/72157627592234802/detail/[/url]
TOP
31#

1324这套谁要?
TOP
32#

1325卡门, 谁要?
TOP
33#

又上几张帕瓦罗蒂, 和新年音乐会。 相册第二页。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31375@N03/sets/72157627592234802/detail/]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31375@N03/sets/72157627592234802/detail/[/url]
TOP
34#

晚上睡不着, 再说一点点。

想当年, 大学里, 有一门选修课叫音乐欣赏。 老师是外校的, 搞音乐专业的。
他抬了两个大音箱, 一个功放外加一个磁带机。 当时这就不错了。 开讲: 本节
课讲梁祝, 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然后, 开放。 顿时, 大阶梯教室充满小提琴
(应该是俞丽拿), 然后只听一个不和谐的干嗓子(就是老师大人)在做同步翻译,
生怕我们外行听不懂。 以为我们在听越剧。当时对老师特佩服, 他对音乐理解这麽深刻,
我等那天才能有这种现场解说能力。 后来, 渐渐长大, 才知道, 音乐有解释是音乐
的不辛。 我现在从不向孩子们解说音乐, 只让他们感悟, 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用汉语再去翻译, 完全是画蛇添足。

想起一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TOP
35#

再说一点, 然后试着睡觉。

每次回国,我最烦一种中国人: 说话半中半洋, 流利的中文中极其经常的夹带着
英文, 不知是想让人听懂还是听不懂? 还是大脑不太工作, 表达能力有问题?
后者的话, 哪怕是说越南话, 这个问题还是有。 脑子有问题是医生的事情,
语言切换好像不太有疗效。

这种人就像穿西装的晚清大辫子举人, 或着马褂的西雅图星巴克的掌柜:
说轻了是在创造不和谐, 说重了, 是对祖宗或外来文化的不了解而导致的
极度自卑的伪装罢了。 人当对不了解的话题想说两句的时候, 往往会把它
说得谁也听不懂: 因为他自己也不懂。 (想想你的大学老师吧, 半瓶子醋的
才让我们都听不懂。)

中文有一句专门来形容这种人: 猪鼻子插葱。  

像胡适那种学贯中西的才子, 现在比阴影狗难找多了。
TOP
36#

这周末又定出35张。
刚才上了一些, 见相册第二页开始: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31375@N03/sets/72157627592234802/detail/]http://www.flickr.com/photos/67131375@N03/sets/72157627592234802/detail/[/url]
TOP
37#

刚才又被定走22张古典。
TOP
38#

如果你在国内开唱片店, 或有认识的人开唱片店, 我可以提供免邮费的便宜爵士唱片
货源:每月不超过五千张的稳定供货量。 价格品相短信联系。 只限批发。
故事来源: 我认识一个美国第X大的爵士唱片供货商(给唱片店供货), 垄断几个州的爵士唱片。
我从来没从他那买过唱片, 但看过。 因为他只批发(那种一卖就一千张的)。
他只做爵士。
TOP
39#

今天说一下 范 克莱本(Van Cliburn), 我最喜欢的钢琴家。
1958年, 正值美苏冷战高潮时, 美国得克萨斯帅哥
23岁的克莱本, 一举夺得苏联的第一届国际柴可夫斯基比赛
的第一名。 当时伴奏的是莫斯科爱乐, 指挥Kondrashin。

他在弹奏完老柴第一钢琴协奏曲后, 观众涌向舞台, 克莱本
完完全全征服了这个拥有柴可夫斯基和普希金的国家。 同样征服了
坐在观众中的赫鲁晓夫和米高扬。 在赫鲁晓夫的首肯下, 美国人克莱本
荣获第一名。

他弹的第一钢协是热情和细腻的典范结合:震撼! 你要是不热血沸腾, 那你肯定
是冷血动物。 孩子们小的时候, 每次听我放的这盘, 还有他的拉赫玛尼诺夫,
马上就会安静下来, 屏住气在听: 鲁宾斯坦可没这么大能量。

1962年,莫斯科爱乐指挥Kondrashin专门到美国和克莱本录了第一钢协。
这是历史上第一张古典音乐白金唱片, 销量保持第一达十几年(什么海菲茨,
鲁宾斯坦, 等, 都白给)。 可见克莱本的受欢迎程度。

他在白宫, 给1960年之后的每个美国总统演出过。 赫鲁晓夫访美时, 都会接见他:
他是人们心中的音乐和平大使。

再说一个趣闻: 冷战时他访问苏联演出, 当然坐无虚席。 偌大舞台, 他和
他的钢琴躲在右边的角落里:原来舞台上也挤满了坐在板凳上的苏联听众。
征服苏联.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18 13:18:30 上传)

征服苏联.jpg

最后编辑黑胶收藏 最后编辑于 2011-11-18 13:18:30
TOP
40#

买的多, 我会送第一页的天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