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邝版主,请介绍一下调声秘技! [复制链接]

查看: 41029|回复: 149
101#

原帖由 静听天地 于 2011-10-25 11:38:00 发表
原帖由 MBL1521 于 2011-10-25 11:30:00 发表
这个心得对路!
“试换各种器材的垫材,当换到同样的电平同样的音量的情况下声音没原来那么大声,没那么亮。”我再加句“且规模感、清晰度依在,只是没那么咄咄逼人之感而已”。


大师说得对,就是要这样的感觉

内敛后钢琴的低频更加丰满的

整体耐听度更高的


比原来的细声,没那么亮,。。。。这说明比先前的更好。。非常赞成这个观点,我自己都很有感受,对换线材,我认为这种感受都是正确的。
TOP
102#

原帖由 八先生 于 2011-10-24 1:22:00 发表
播DG的要不对味系统多半有缺陷,我有几张施特里希在DG的录音,例如:136-011;136-386;136-376;138-047,如果这位德意志夜莺唱的不对味的话,系统,摆位......一定有问匙.
记得有位通五音六律,家中珍藏若干套交响乐总谱的江南才子曾狂贬DG的录音,活脱儿一个屙不出屎赖茅房的主!  

请教八先生,施特里希唱得对味的声音是怎么个样子的呢?DG录音放得不好,往往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TOP
103#

小提琴的那条弦,

不能过松不能过紧,

不能虚又不能太实,

不能过亮,低频有量有质,

木腔味真实。高频幼细又要有点华丽通透的!

最高处有点入云端的感觉,
体会身体内在的天籁之声!这是终极的发烧!
TOP
104#

以耳机校音可以少走弯路的
TOP
105#

原帖由 静听天地 于 2011-10-26 13:41:00 发表
小提琴的那条弦,

不能过松不能过紧,

不能虚又不能太实,

不能过亮,低频有量有质,

木腔味真实。高频幼细又要有点华丽通透的!

最高处有点入云端的感觉,


对于我来说要求很简单:在听到噪声底部而又不刺耳,能听出不同小提琴家之间的差异足够。
TOP
106#

今天下午一位玩高文的大师,专售名监听箱子的朋友过来

喜欢比较好的中低频的

将我的摆法垫法,推倒重来,

按他从高文偷回来的师说,

器材的三个脚中,有二个是要避震的,光避震是绝对不够的

要将器材的振动像地线一样引导到地面才行

经他调整后,又有不同的景像,煲煲听听才能作评价的了
体会身体内在的天籁之声!这是终极的发烧!
TOP
107#

这位兄弟还特别喜欢消振,

特别是机顶的消振处理,

用木用书用石,反正将大音量时最振的那点,

吸收了,压定了

这是我以前最最反对的,还是要煲听二天才说
体会身体内在的天籁之声!这是终极的发烧!
TOP
108#

高文讲究单点机械接地避震。
TOP
109#

请教不敢当.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110#

呵呵!确实有些东西是不可言传的

就如佛祖拈花微笑一样,至今无法可解,说不如不说

如达摩老祖对石九年。留影于其中,见不如不见。

但在论坛中强说一二也为大众之乐也
体会身体内在的天籁之声!这是终极的发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