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原帖由 静听天地 于 2011-10-25 11:38:00 发表 原帖由 MBL1521 于 2011-10-25 11:30:00 发表这个心得对路!“试换各种器材的垫材,当换到同样的电平同样的音量的情况下声音没原来那么大声,没那么亮。”我再加句“且规模感、清晰度依在,只是没那么咄咄逼人之感而已”。 大师说得对,就是要这样的感觉内敛后钢琴的低频更加丰满的整体耐听度更高的
原帖由 MBL1521 于 2011-10-25 11:30:00 发表这个心得对路!“试换各种器材的垫材,当换到同样的电平同样的音量的情况下声音没原来那么大声,没那么亮。”我再加句“且规模感、清晰度依在,只是没那么咄咄逼人之感而已”。
MissionLu
原帖由 八先生 于 2011-10-24 1:22:00 发表播DG的要不对味系统多半有缺陷,我有几张施特里希在DG的录音,例如:136-011;136-386;136-376;138-047,如果这位德意志夜莺唱的不对味的话,系统,摆位......一定有问匙.记得有位通五音六律,家中珍藏若干套交响乐总谱的江南才子曾狂贬DG的录音,活脱儿一个屙不出屎赖茅房的主!
静听天地
sxxuejun
Dr kuang
原帖由 静听天地 于 2011-10-26 13:41:00 发表小提琴的那条弦,不能过松不能过紧,不能虚又不能太实,不能过亮,低频有量有质,木腔味真实。高频幼细又要有点华丽通透的!最高处有点入云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