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162636465666768 / 6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黑胶之路>>欢迎你加入吹水 [复制链接]

查看: 97188|回复: 674
641#

学习中
有你更精彩: HIFI中国-( 黑胶) QQ群:150268929    HifiChina QQ群:67757534
TOP
64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http://blog.sina.com.cn/jimwangny
TOP
643#

我早已说过唱头输出频率与针尖读取坑纹的物理关系是两件事;看来大家还不是很清楚针尖与坑纹的机械关系。大家想一想机械式发声原理的音乐盒是怎样发声的? 想想N年前手摇式留声机在何无电理关系的情况下为何会发出音乐? 再想想当"三角铁"发出15K的频率时是否要高速敲打它15K次? 大家不要把CD的读取和采样方式基理混淆在黑胶里。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0-08 13:33:17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44#

是被搞得晕呼呼的。。。。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645#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1-10-8 9:34:00 发表
1  你自己去看看它的参数。
2  同理可证这个俗语你该知道吧。20千赫兹算出来了,其它类推。
3  从提出这个问题到现在,我仅使用20千赫兹来计算。这个计算是为了说明通常的图,常常给人误解。但从你的回贴从来就是一直回避这些数据。弄出个45千赫兹,什么完美读取。在我的计算论述里有吗?使我又想起了SNERT兄的关于“鼻子和XXX”的故事来了。

你的思维就是频率越高坑纹越浅所以18um的大唱针同样可以完美读取它。前面就有网友提醒过你要注意RIAA曲线在黑胶唱片里的应用,你置若罔闻,才导致你钻到这个钻牛角尖里去了,因此还断定得出什么“MC头高频总是过量”的结论,脸不红心不跳地声称有测量数据…………嘿嘿!!
内容:

引用:
原帖由 LP 2011-10-8 0:29:00 发表
MC头高频过量问题的。你可具体讲下好吗?我不解。



引用:
原帖由 中山张 2011-10-8 0:51:00 发表
我也同问?

回两位DX。这个问题是这样,以前浏览贴曾经看到有人说过:某些MC头有高频过量的问题。后来用测试碟实测了高度风MC头(5K 级),奔驶MC头(2K级)和天龙103RMC头。确有此现象,其中天龙头最为明显,10KHz达6(8)分贝,听上去也感觉如此。后来加个预均衡,才基本解决。


令人震惊啊,哈哈!!你这两个“结论”真可谓轰动黑胶界,一是唱头研制工程师们太愚昧,完全没必要去研制什么细小针尖;二是更没有必要去开发高频过量的MC头。看看开心果多么伟大,几张图片就证明了那么多难题完全是唱头工程师自作多情,甚至是画蛇添足……。呵呵!!厉害!!简直不愧是开心果!!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46#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1-10-8 9:34:00 发表
1  你自己去看看它的参数。
2  同理可证这个俗语你该知道吧。20千赫兹算出来了,其它类推。
3  从提出这个问题到现在,我仅使用20千赫兹来计算。这个计算是为了说明通常的图,常常给人误解。但从你的回贴从来就是一直回避这些数据。弄出个45千赫兹,什么完美读取。在我的计算论述里有吗?使我又想起了SNERT兄的关于“鼻子和XXX”的故事来了。

我就知道,你的思维就是频率越高坑纹越浅所以18um的大唱针同样可以完美读取它(真是可爱至极)。所以前面就请你【你继续证明你的锥形针尖可以完美读取(你前面强调的33 1/3转)内圈上的20KHz的唱片坑纹,嘿嘿!!!  然后再证明“如果用45千赫兹做例子,那你输得更惨。”】
哈哈!!!!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47#

回复 645# 松香味 的帖子

您好松兄!首先小弟建议您与开心兄别再为此事争论了,无意思的! 多谈些实质的吧!

至于讲到MC唱头高频过量的问题,可告诉你们:问题不在于唱针,主要是你们的唱放问题,特别是唱放内的均衡曲线存在很大的问题,所至!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48#

友好、愉快的讨论、吹水多好啊!那么多理论批斗,搞得有点文人相轻的味道。唉......
TOP
649#

原帖由 JWang 于 2011-10-8 12:47:00 发表
开心果,有关针头的尺寸必须小于它可读的频率的波长的讲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想了下, 现在想明白了。我和你都给松香味误导了。我以前还赞松香味下, 现在收回。

收回好啊!开心果多一个好徒弟。不过也温馨提示一下:想想你曾经贴出来的(坑纹)频率分解合成图。曲率很小的一些区域(有时候幅值还很大‘很深’呢),大针尖能完美读取吗?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50#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10-8 14:40:00 发表
您好松兄!首先小弟建议您与开心兄别再为此事争论了,无意思的! 多谈些实质的吧!

至于讲到MC唱头高频过量的问题,可告诉你们:问题不在于唱针,主要是你们的唱放问题,特别是唱放内的均衡曲线存在很大的问题,所至......

首先我表示同意,听便。

关于MC唱头高频过量的观点,张兄果然厉害!一语道破。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