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BI-AMP之路(电子分频缓慢进行中) [复制链接]

查看: 83369|回复: 243
181#

回复 180# 老友无名 的帖子

是啊,我只把扬声器当成纯电阻考虑,如果再考虑感抗等因素,情况就太复杂了,想到都会头晕,还是电分相对简单.哈哈.
TOP
182#

实际电分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无论是分频参数还是各种补偿手段都一样
当然电分将这些内容都做好了之后,声音的驱动力,透明度,力度与弹性都有很大幅度的改善
TOP
183#

回复 173# petrochina 的帖子

那就是了,试验都不用做,脑袋一拍便阴阳调和了,等哪天不小心做大了进军高端监听市场,你琢磨他会不会把这阴阳理论丢一旁随大流用高阶电分?
反正功率二分频就是一大悲剧,怎么做都是弊病一堆。
TOP
184#

原帖由 老友无名 于 2012-3-2 19:03:00 发表
回个帖子实在吃力,看到的一并回了,没看到的抱歉了

关于二分频扬声器正接反接问题,在扬声器特性接近理想状态的情况下,二分频两阶肯定是一正一反相对好些,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分频器Q值、阶数,扬声器特性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经N次试验,两阶二分频时,同时正接时在分频点附近尤其中频部分流畅性好很多;一正一反接时高频的清晰度和延伸性好很多(但中频有点冲还有点吵)。唉!头痛。
TOP
185#

原帖由 bebear 于 2012-3-3 1:28:00 发表
反正功率二分频就是一大悲剧,怎么做都是弊病一堆。

但很多名箱都是二分频的。怎解是悲剧?
TOP
186#

看来有源无源分频都是问题一大堆。
TOP
187#

回复 183# bebear 的帖子

哈哈,bebear兄太有趣了,实际音箱设计时,一般是先找参数接近自己要求的扬声器以求减少设计难度,然后对扬声器进行详尽测试,设计之前计算的工作量是最大的,需要反复推导,当然现在有一些辅助设计软件可大大减少工作量,最后装机(分频、箱体)实测,根据实际听感做微调,很多设计手段高的设计师推导结果与设计目标很接近,基本上能够一次定型,随后只是微调而已。单纯说2阶不好实际没什么道理,一阶、二阶、三阶甚至四阶分频的名箱都有代表作,当然有个前提是在选择满足要求的喇叭的基础上。

回复 185#  gdxxczx的帖子
呵呵,不要头疼,玩HIFI过程也是一种乐趣,如果老兄有兴趣、手头测试设备不很全的话,建议在一正一反接法时,在保持电容与电感乘积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一下电感和电容值,比如适当的将高音通道电感加大点、电容减小点,实在不成再改过来就是了
TOP
188#

回复 185# gdxxczx 的帖子

名箱啊,二分频书架只能和二分频书架横向比较,二分频箱无论怎样做设计,不是丢下潜就是丢中频……
TOP
189#

回复 187# 老友无名 的帖子

呵呵,其实也就是理论上的探讨而已,分频点干涉也不算恐怖,二阶特性已经相当不错了。像丹拿那种高12dB/低6dB结合的方式,中低单元得天然中高频滚降,通透是以牺牲中频为代价的。
TOP
190#

回复 189# bebear 的帖子

的确,音箱设计其实就是个取舍过程,蛋糕就那么大,取什么、怎么切全看设计师的理解和追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