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一次追求ALTEC(开始把玩无感电阻) [复制链接]

21#

回复 10# wayned 的帖子

一发帖就置顶了,证明HIFI168版主,对你的支持和信任!!
TOP
22#

谢谢版主。
先来些基础知识,温故而知新。
ALTEC 288高音驱动头的前身是ALTEC 287励磁单元,288为钴磁版本。早期的288,主要包括288A(红蓝白标贴)、288B(小弟用的这款)、288C。
288A(红蓝白标贴)

288C
TOP
23#

剧院之声的声音的确好听!
TOP
24#

希望有机会听听,楼主在哪里??
《常见疾病治病解说》最实用的家庭医生
http://daniel115.taobao.com
TOP
25#

早期的ALTEC 515 钴磁单元
515 红蓝白标签






515 第二代


515B(目前自己使用的)

515C
最后编辑wayned 最后编辑于 2011-06-09 10:17:21
TOP
26#

想象一下net king cole的歌声从葛喇叭里出来,哇,绝对毒色宁!
TOP
27#

ALTEC A5 可使用的号角
1505A

1505B



1005A


1005B
TOP
28#

1003A


1003B

805A

805B
TOP
29#

从805一直到1505号角,如果用在15平米之内的小空间,基本是没有可能性的,所以311是比较合适的选择,311是实心铝浇铸的。
而原装分频器的高音部分的4DB的衰减也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另外增加衰减牛。当然电子分音是捷径,但是我不喜欢。
311有两款,除了我用的60,还有一款是311-90
最后编辑wayned 最后编辑于 2011-06-09 14:53:26
TOP
30#

ALTEC的系列产品
A1


A2

A4



A8
TOP
31#

ALTEC是个好东西!
TOP
32#

大音箱,小作品。
TOP
33#

接下来就是非常艰难的调整和完善,288在14平米空间要吓死人的,呵呵。而515的低音如何增加量感和下潜也是要搞死人的。
TOP
34#

乐趣就在于过程
TOP
35#

整个装配过程真是累死人(288头+号角超重),把原本就拥挤的视听室更是搞得一塌糊涂。昨天晚上把视听室收拾干净,喇叭摆位基本到位,号角摆位也暂定,开声。。。。
说一下初步的听感
前提:全部按照原配的接法,分频器给288高音驱动头4DB衰减(已经是最大了)
听感:先说优点:288高音头明显要超过原来的806高音头(单纯从体积和重量上本来就不是一个级别),细节、质感、速度和灵气,都将806抛得远远的。
                            515低音15寸,目前唯一比原本416低音的优势在于线条感和速度,无任何的拖泥带水,应该也是源于那个超过416低音近一倍的磁头。
         后说缺点:A5在小空间的通病,高音冲,部分时候耳朵基本接受不了,一直往上串。
                          低音量感少,比原来的A7略微减少,虽然速度和线条感明显提升,但是量感是非常现实的东西。
暂时计划的解决办法:1、给288高音头前端增加一个可调节的衰减牛,每档2DB,一共12DB,并将原本分频器的衰减线路跳开不用
                                   2、通过对箱体的局部调整,来增加低音的量感和饱满度
今天下午出差,明天晚上上些A5的完成照片。
TOP
36#

号角有没有声音透镜?
TOP
37#

原帖由 recorders 于 2011-6-10 10:01:00 发表
号角有没有声音透镜?

rocorders兄能否讲的详细一点,谢谢。
TOP
38#

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只是我的号角箱子设计师说当时碰巧找到了声音透镜,所以我的号角声音能很细腻同时具备号角原有的能量感和密度。
这我的号角箱子

最后编辑recorders 最后编辑于 2011-06-10 10:16:43
TOP
39#

照片看不见。
网上找到的解释
Acoustic Lens
声学透镜
是用在扩音器中的一个机械装置,用于改善高频的发散以便声音分布和可听频谱更加一致。这种透镜是二战后贝尔实验室研究的产品,于1949年发布。其目的是想以光透镜聚焦光波的相同方式来聚焦声波。有个称为斯涅耳法则的公理就描述了这种对声音的折射,当声音穿过两种不同材质间的分界面时有不同的声速。高频扩音器中的声透镜就将一个单点音源发散成平行的声波。声透镜最初由JBL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引入商业应用,主要有两种设计。第一种是斜盘式透镜,采用了一系列仔细计算过双曲线形状的透镜盘,这就形成了水平响应模式。这是最常见的声透镜类型。第二种是多孔板透镜集成,由一组穿孔的障碍物组成,在喇叭口处形成一个屏障。这些开孔的屏障实际上会产生在不同大小的中心终止的回响。尽管声透镜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逐渐不受欢迎(部分原因是因为其易碎性,这使得它们用于便携式声音加强系统中具有风险),但是近几年来,这项技术又重新使用在高端家用音频系统中(特别是Bang & Olufsen的产品)。
TOP
40#

看网上的介绍,ALTEC的号角设计应该也是遵循声音透镜的原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