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44845846847848849850851» / 97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826508|回复: 9777
8471#

原帖由 xin889 于 2011-11-7 19:46:00 发表
三皈依先生您好!
       好声真的很难,呵呵!否则HIFI技术也就停止不前了。
    不过,系统发出的声音声相比例的相对正确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系统整个声场并不大,但是在这个不大的声场中间各个发声体(人声和乐器)声相比例、空间透视等非常协调并有一定的分离度,我觉得这套系统应该是比较好声的。但是往往有很多朋友并不以为然,为什么?他觉得这个系统声音规模感不够强烈,不过瘾!面对同一个系


谢谢889兄的共鸣与支持!
     其实,听音室的环境也非常重要。系统要出好声,听音室里的环境布置要保持吸音与扩散的平衡,尽量减少环境对器材声波的影响。这个很像投影机对面的银幕四周要保持全黑的状态,让周围的环境感觉像不存在一样,让画面充满人的视觉。于是,欣赏者自然融入影片的情景之中。
     音响系统对于人类听觉的要求与视觉要求应该是一样的,好的系统以及科学合理的环境布局能比较容易或者能轻易地让听众融入系统所营造的音乐信息场(音乐世界)之中。让人暂时或者相对较长时间忘记环境的存在。
最后编辑三皈依 最后编辑于 2011-11-08 19:57:56
TOP
8472#

回复 8470# 670707 的帖子

07兄。
Xin兄本来就是取“精”高手来的!哈哈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473#

哈哈,我乃采阴补阳!
TOP
8474#

回复 8472# 中山张 的帖子

二位,前者我将马克西姆 肖斯塔科维奇指挥布拉格交响乐团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唱片瞄了一耳,就把海丁克指挥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爱乐的DECCA版包好收起了(非录音原因),简直是原汁原味的鲍鱼味啊!建议诸位都搞一套,可能现在不怎么好找,是淘宝唱片点老板特地给我弄来的。
TOP
8475#

现加多两张天龙“蒙字”版的唱片给大家作评测参考!

1、大家可试试这两张80年代中期日本发行的天龙“蒙字”版与现在的新版和90年代发行的再版有多大的差别?
2、把这两张唱片用“正相”和“反相”来对比,看看台形和钢琴的形体与位置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先给个小预告,是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所以有时分析录音就要多注意欧、美、日的“混血儿”了。

莱纳指挥芝加哥,GIlels 钢琴《布拉姆期:第2钢协》。


这张TAS名碟不用我介绍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1-08 21:02:1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476#

回复 8471# 三皈依 的帖子

大烧玩房,说的就是环境对声音的影响有决定性的因数,老兄所言说出了玩音响的要害之处啊!甚喜,三皈依先生看来是个务实认真且执着的人!
最后编辑xin889 最后编辑于 2011-11-08 19:57:07
TOP
8477#

回复 8475# 中山张 的帖子

这两张的勃朗姆斯钢二、西街故事我都没有,可能不好找吗?哈哈。。。放毒!
TOP
8478#

回复 8475# 中山张 的帖子

哈,正相与反相的声场与结像区别很大的!舞台感也会不同。所以,混音师利用正相与反相的不同声场效果,利用不同频率的电平大小改变距离感,就能在录音后期人为的制造音场与舞台!
最后编辑xin889 最后编辑于 2011-11-08 20:06:44
TOP
8479#

回复 8478# xin889 的帖子

原帖由 xin889 于 2011-11-8 20:04:00 发表
哈,正相与反相的声场与结像区别很大的!舞台感也会不同。所以,混音师利用正相与反相的不同声场效果,利用不同频率的电平大小改变距离感,就能在录音后期人为的制造音场与舞台!


哈.....又被您取“精”了。您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因素。

同一演、录的唱片,在不同的版次和压碟公司压制为何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在音质和信息量这方面就先不说。这与录音和当时的母带合成没有关。这些现象主要在于过录的设备和我们的播放系统有关。

1、首先说明过录用的设备全是平衡架构的。

2、全平衡的系统有两个标准,米国是1+、2-、3地;欧洲就是1-、2+、3地的,刚好相反的,而日本一般跟欧洲。

在过录和压碟的其中一个部位反了相的话,我们就应该以反相来听才对。所以这个关系和原因大家明白了吧?所以我们播放时发现不正常的音场时就最好按一下反相的按钮,看看有什么变化。特别是欧洲的唱片放在米国的器材上播放,相反米国的碟放在欧洲的系统上也一样。特别是欧、美混合的全平衡系统就要更加注意接线是否正确了。

我发现部份烧友正在使用欧、美混合的全平衡音响系统,但没有注意这个问题,见平衡端子就照样插下,不管它的“+、- ”是否一至,所以听了一背子反相音乐也不知道的。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1-08 20:38:25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480#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11-8 20:21:00 发表
原帖由 xin889 于 2011-11-8 20:04:00 发表
哈,正相与反相的声场与结像区别很大的!舞台感也会不同。所以,混音师利用正相与反相的不同声场效果,利用不同频率的电平大小改变距离感,就能在录音后期人为的制造音场与舞台!


哈.....又被您取“精”了。您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因素。

同一演、录的唱片,在不同的版次和压碟公司压制为何会产生巨
太好了!非常值得学习!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多谢张生答疑解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