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36.8℃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20 14:48:00 发表我发现有些同好喜欢看绝对物理与技术指标,而轻视了实践;就拿功放来说,箱子的灵敏度、输入功率是厂家建议指标,不可盲目照抄照搬,其实影响箱子输入功率有多种因素,例如:单元选择、箱体设计、分频器采用等等,可用试着接听来检验;许多难推的箱子不是采用蛮力解决而是巧力,大功率过猛就把箱子推死不活了,就好像一拳300磅打在孩子身上,人都飞起来还会反弹吗,箱子单元何尝不是如此呢?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20 15:30:00 发表请问先生目前的前后级是使用胆机玩法吗?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7-20 15:32: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7-20 15:20:00 发表“ 堂音”很难用文说清内意。兄可找个机会去一下大型音乐厅,坐在音乐厅中间位置听一队大型乐队在演奏,闭目感觉一下身边三维空间情景和认真注意聆听音乐厅内发出的一切景象。之后您应明白我说的“堂音”内意了。 1、堂音是现场录音的唱片才会有的吗?或者说在特定的场所内录制的现场录音才有的吗?录音室内录制的唱片有堂音吗?2、堂音是唱片里本身就有的音频信息?还是要靠器材重播来产生的现象?来自于唱片?器材?还是决定于空间条件?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7-20 15:20:00 发表“ 堂音”很难用文说清内意。兄可找个机会去一下大型音乐厅,坐在音乐厅中间位置听一队大型乐队在演奏,闭目感觉一下身边三维空间情景和认真注意聆听音乐厅内发出的一切景象。之后您应明白我说的“堂音”内意了。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20 15:43:00 发表举个例子,当播放强而快节奏的或具有强烈冲击性爆棚乐曲时,我发现有些箱子低音单元不作活塞式运动了,此时的低音是模糊而没有层次感,整个音场是呆板没有活鲜感了。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20 16:21:00 发表我听古典音乐要求声音的客观还原性,同好中有不少玩高级声音的,听人声真是一绝啊;没办法“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哈哈。。。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20 16:12:00 发表先生夸奖我啦,先生不嫌来我们帖子互相学习、探讨问题是本帖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