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620507|回复: 9777
11#

回复 3940# mxtq 的帖子

MX兄别客气,小弟只把要害之外道知,望兄能早日达成,后一乐也。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

回复 3944# 670707 的帖子

同感,非常同意兄的方响与见解。音响就是要来重播音乐的,在音响上离开“音乐”二字的真蹄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再谭好不好声就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7-20 12:53:01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3#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19 22:43:00 发表
谢谢先生不嫌,这个帖子在楼主和xin889先生倡导下,我们共同努力以及各位前辈、同好们帮助下走到现在的,没有他们这个帖子是没有生命力的;我平时以听古典音乐为主,所以对于音响器材的配置与调声要求较高,比如:卡洛斯•克莱伯指挥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之第一乐章,该曲没有引子,开始主题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相隔几度齐奏,中提琴和大提琴以上行的和弦分解进行作为陪衬,乐思具有宁静、伤感、诚挚的气氛;可是这十几个小节对


布拉姆斯《第4交响曲》,我推介兄听一下EMI克伦佩勒指挥英国爱乐乐团这张。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4#

回复 3947# 670707 的帖子

兄您打字为何这么快的,我就很慢的。兄在音响上的要求其实与我也是一样的,我一向都说:HI-END音响用"快、精、准"这三个字就可全形容完了。不是所有大功率的功放都有兄所说的现象的,高素质的大功率功放就不会有兄的说法了。试系统用《布拉姆斯:交响曲》还是未够意思的,您认真试听一下DECCA  海丁克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肖斯塔科维奇:第8交响曲:第3乐章》和《第6、11交响曲》这两张。唱片最好用头版LP,否则就没那么精彩了。兄听完后说说您的感觉如何吧。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5#

回复 3948# 670707 的帖子

用例子来说话是最实在的。如某些人何无实践经验,只属联想或推理出来的,讲句好听只属“纸上谈兵”。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6#

回复 3947# 670707 的帖子

在家中听“”罐头“音乐,不旦要“快、精、准”。还有两个事情是搞死懂事的烧友和使其很头痛的,最惨的是明知其事而又无法做出来的效果。这两个事情是:1、在家中出现音乐厅内的精确“堂音”;2、播放音乐时,具有“灵魂和神韵“的强大音乐感染力,能听出作曲家、指挥家和乐团的精髓与内意。这才算是HI-END。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7-20 15:28:44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7#

回复 3954# 670707 的帖子

老兄您搞错了,我讲的是“堂音”,而不是“注波”或“残响”,您说的只是室内的“混响时间“,并非我讲的“堂音”。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8#

为什么我叫您用DECCA 海丁克《肖8和11交响曲》来试听就是其因,能播好这两张唱片,系统可说已达完美境界。也可以说这两张碟属世界最难播软件中的前几名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7-20 14:45:54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9#

回复 3960# 670707 的帖子

“ 堂音”很难用文说清内意。兄可找个机会去一下大型音乐厅,坐在音乐厅中间位置听一队大型乐队在演奏,闭目感觉一下身边三维空间情景和认真注意聆听音乐厅内发出的一切景象。之后您应明白我说的“堂音”内意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0#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7-20 14:52:00 发表
先生是讲音乐厅中乐器发声的时值吗?或者称为乐器发声的“余音”对吗?


有些类似,但要再加上声音的传达时间和三维空间感。问人是没用的,还是自己去音乐厅里感受和吸收吧。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07-20 15:42:04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