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97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626072|回复: 9777
181#

原帖由 聆听之乐 于 2011-3-21 13:29:00 发表
两方面原因。一,你听什么唱片,现在国内发烧人声碟泛滥,录音理念追求hifi性。后期制作电脑合成。玩音响发烧友终结应该回归古典唱片。由大师演绎经典作品,现场录音,原汁原味。久听不烦,百听不腻。这也是出好声的保证。二,器材方面。我个人认为这和设计师设计理念息息相关。想法不同声音的走向也不同。购买音箱是整套系统的重中之重。周边器材全是让音箱能有出色表现配置,升级,调校。以上是我的看法,请参考。


不要想当然地贬低“国内发烧人声碟”,其中不乏超级精品的,等过几年你们的器材“上进”了就会明白这点。

欧美很多碟是折衷的产物,是为了屈从目前烧友家中的低劣器材而制作,等音响器材真正HI-FI了,这些碟的缺点就会暴露无遗。

世人皆醉吾独醒哟。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82#

回复 179# 聆听之乐 的帖子

哦,看来你我年龄接近,听声爱好类似啊,哈哈。。。
TOP
183#

回复 180# zhou5889 的帖子

此言不苟同啊,不说马勒了,讲意大利歌剧吧,请先生比较一下普悉尼歌剧《波希米亚人》中咪咪咏叹调之《人家叫我是咪咪...》改版有二人演唱风格极其不相同,她们是:泰巴尔迪、弗雷尼,前者唱得高亢嘹亮、崔古拉朽,后者咏得小巧玲珑、情意绵绵。一曲发自内心的独白,竟能产生两种艺术效果,怎能说不能表达呢,差了大去了!
TOP
184#

回复 181# 老浦东 的帖子

老浦东所言极是。当器材达到一定级数后,对软件(LP,CD,SACD)而言,就是一副照妖镜,软件的所有优缺点就会一览无遗。
TOP
185#

今晚考验系统的速度能力,拿卡拉扬指挥的李斯特管弦乐唱片测试(DG老版)
TOP
186#

音乐才是音响的照妖镜,很多发烧音响改变音乐的本意才能达到它娱乐性,如果单纯从听音乐角度它不如家中收音机,电视机的声音。
TOP
187#

回复 186# zhou5889 的帖子

此话后半句:“如果单纯从听音乐角度它不如家中收音机,电视机的声音”。我感觉越说越远了,按此话理解,搞了半天大家白忙活一场了。
TOP
188#

回复 186# zhou5889 的帖子

刚听完卡拉扬指挥的李斯特管弦乐作品,看了你的帖子了无兴趣了,等以后再写吧,我俩探讨一下如何。
TOP
189#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3-21 21:00:00 发表
此话后半句:“如果单纯从听音乐角度它不如家中收音机,电视机的声音”。我感觉越说越远了,按此话理解,搞了半天大家白忙活一场了。


现在市场上的音响器材也就是“不过尔尔”,不必太在意,玩得开心就好。

说“不如家中收音机,电视机的声音”也没错,由于收音机、电视机的频响范围窄,不容易产生“尖、刺、毛”的感觉,比较顺耳,很多高价的HI-FI系统播大部分CD片时容易“生硬”,这是很要命的事。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90#

恕我直言,我们是在发烧论坛上讨论问题,音响器材没有调出好声是自然之事,如果说不如家中收音机、电视机声音岂不“开坏”我等同好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