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湖扬声器用家专栏。 [复制链接]

查看: 48764|回复: 67
41#

呵呵,这里有西湖用家俱乐部啊,好好好。
PE的主要功能就是接地功能,其实西湖公司早在十几年前就探索出了接地对音响系统的影响,对于使用西湖系统(其它系统也一样),接地的首要原则就是“只要系统中有金属的地方就需要接地”(包括哪怕一个螺丝钉),具体接地方法很简单,首先准备一根长1.2米,粗1厘米左右的铜棒,在铜棒上装上若干螺丝,然后用约1毫米粗的铜丝链接上音箱、脚架、功放、音源、器材架等等所有具有金属物质的东西的专用接地口,对于部分音源和功放如果没有接地口的,则直接将铜丝锁在机器外壳的螺丝上,然后将铜丝拉直并链接到铜棒上,最后最好将铜棒埋入后方的墙内即可。但要特别注意,铜丝千万不能缠绕,否则后果你们自己清楚的,哈哈。接地后的声音有非常大的改善,首先背景更加宁静,系统的总体控制力提升,低频的层次感和质感获得改善,声音的通透度得到改善等等,非常明显。另外,如果系统中有某个地方该接地的而没有接地,则对整个接地功能会产生影响,因此,如果你无法确保能够全部接地,那么你还是不要考虑去接地了,免得搞的你麻烦和难看。其它很多关于西湖搭配上的问题可参考我这个帖子。
[url]http://hifi.gxcnc.net/hifihifiavdb/view.html?type_x=speak&sort_num=27411&pagenum=1&pernum=1&method=2&searchvalue=%D0%F9%C3%FA&search=1&searchprice=0&indextype=1[/url]
TOP
42#

顶顶顶
TOP
43#

最近一直在尝试一种最省钱的搭配方法,用一些被推荐很好的专业功放推西湖,结果有一种非常正面的收获,试过皇冠的参考系列,高峰的PRO系列,还有BGW的750系列,真的是收获非常大,在这些里面皇冠的功率及阻尼系数也许太高,将低频有点控制过死,失去了一定的弹性和耐听度,但是控制力无疑是最好的,但是性价比最低;高峰的PRO两端延伸最好,但密度还是欠缺,控制力也非常不错;BGW是个人感觉最适合西湖的(在这三个牌子里面),控制力足够(我用的是BGW-750G推西湖BBSM-8VNF),弹性、密度、耐听度、平衡度是三个里面最好的,但是高频延伸赶不上前面两个。用这种专业功放搭配西湖,出来的声音特点是完全录音室监听的风格,声音完全不会出现一般人认为的粗糙问题,控制西湖一点问题都没有,并且可以将西湖的音色特点发挥出来。非常惊喜,本人最后的结论是用高素质专业功放(真正可以用在民用系统中的专业器材)搭配西湖真的是一种非常超值的搭配,本人还准备将BGW-750G拉回杭州去推推BBSM-12,同时也与BOULDER对比一下。从搭配结果来看,BGW是这三个品牌当中最适合西湖的一个功放(但BGW的7500、8500、GTB等型号并没有试过,所以对这些型号不敢下结论)。
真的是惊喜,收获很大,也启发性很大。
TOP
44#

请教轩铭兄,本人hifi组合的音源和功放已到位,是艺雅的QB9+艺雅K5XE+V5XE,本人最喜欢听钢琴和人声。请问这套组合推西湖的8.1怎么样?
TOP
45#

临江兄,这组合推8.1应该没啥问题的。
TOP
46#

谢谢轩铭兄,曾听过一次铭的152,155前后推8.1,当时感觉低音下潜比不过PMC的FB1I,不知道是功放不搭还是8.1本来就是这样?
TOP
47#

[quote] 原帖由 [b]轩铭[/b] 于 2011-8-20 21:37:00 发表
呵呵,这里有西湖用家俱乐部啊,好好好。
PE的主要功能就是接地功能,其实西湖公司早在十几年前就探索出了接地对音响系统的影响,对于使用西湖系统(其它系统也一样),接地的首要原则就是“只要系统中有金属的地方就需要接地”(包括哪怕一个螺丝钉),具体接地方法很简单,首先准备一根长1.2米,粗1厘米左右的铜棒,在铜棒上装上若干螺丝,然后用约1毫米粗的铜丝链接上音箱、脚架、功放、音源、器材架等等所有具有金属 [/quote]
  欢迎轩铭兄来这里指导。小弟经常去发烧站浏览您的大作。而现在所用的naim supernait+hicap推西湖8.1的搭配也是从您帖子的搭配心得当中推衍出来的。虽然naim搭配西湖个人认为尚不能将西湖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但通过线材,避震和前端等各方面风格的搭配调整,现在还算比较满意的可以听音乐了。希望您多多来此处交流指导。
TOP
48#

[quote] 原帖由 [b]临江仙[/b] 于 2011-9-8 22:53:00 发表
谢谢轩铭兄,曾听过一次铭的152,155前后推8.1,当时感觉低音下潜比不过PMC的FB1I,不知道是功放不搭还是8.1本来就是这样? [/quote]
  我试过nait xs推西湖8.1,我可以肯定的是功放风格问题,naim的机器虽然在低频控制力和弹跳性方面表现很好但在两端延伸的完整性上,尤其是低频下潜和量感上都是有明显保留的。推8.1会感觉活泼热情有余,稳健大气不足,如果听音面积大于20平,要想充分发挥出8.1的潜力且经常听交响和大动态音乐的话,不建议上naim功放。
TOP
49#

谢残剑兄,是你和轩铭兄的帖子勾起了我对西湖的兴趣,今年暑假特意到广州去选购音响,其中西湖是试听的重点,可惜海印已经找不到西湖的代理了,只在淘街听了铭的前端推8.1,是实话,离网上的评价还有一段距离,就有点犹豫了。我听的音乐中以钢琴为主,目前已购买了艺雅的QB9和前后级,音箱尚未到位,还在纠结中,呵呵。原本有ATC情结的,但在力高听的一套马克前后推19和40,都没有推出理想的效果,就打算放弃ATC了。所以,现在是无比的纠结啊!
TOP
50#

[quote] 原帖由 [b]临江仙[/b] 于 2011-9-8 23:56:00 发表
谢残剑兄,是你和轩铭兄的帖子勾起了我对西湖的兴趣,今年暑假特意到广州去选购音响,其中西湖是试听的重点,可惜海印已经找不到西湖的代理了,只在淘街听了铭的前端推8.1,是实话,离网上的评价还有一段距离,就有点犹豫了。我听的音乐中以钢琴为主,目前已购买了艺雅的QB9和前后级,音箱尚未到位,还在纠结中,呵呵。原本有ATC情结的,但在力高听的一套马克前后推19和40,都没有推出理想的效果,就打算放弃ATC了 [/quote]
   老兄估计听得是老款的西湖8.1吧。西湖厂家很有意思,在型号和外形轻易不太变化的情况下,其每隔几年就会在产品的分频设计,内部材料上有新的变化,据我所知,lc8.1从推出到现在至少有5次变化改良了。也就是说有起码5个版本。每次改良在声音上都会有明显进步。但这些变化从外观上很难辨别出来。这也是大众认为西湖貌似经常涨价的重要原因。您现在的功放推8.1还是很不错的。只要不是苛求榨出其动态的极致。一般音乐都可以有不错的表现。只要在线才等周边搭配上花点心思相信会令您满意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