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77178179180181182183184» / 5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清播放器大测评:欧博、莲、艾诗、景丰、OPPO、享声、马兰士、... [复制链接]

3601#

SACD-R的高中频表现非常柔润和温暖,这方面CD难望其背,甚至许多网上的付费母带24/96类文件相比之下也显得数码味重。之前我们一直不认同SCAD,估计很大程度上还是播放器档次的问题,普遍常见的都是些超低端或中端的DVD/SACD兼容机,最多就是SONY 777之类,和中高端CD一比,虽然有解析力的优势,但音质音色实在难以认同,实际上如果在EMM这类高端上比较,SACD是非常好听的。
TOP
3602#

回复 3599# 黄金搭档 的帖子

同意哦。
TOP
3603#

原帖由 自文2007 于 2011-11-16 10:10:00 发表
近2个月一直在鼓捣SACD-RIP。给LINN KDS-1播就必须做完SACD ISO-DFF-FLAC这个流程,工程实在浩大费时。
不过也没辙,数码播放器DSD高端解码目前还没见到。手上莱思康BD30和OPPO 95都可以放SACD-R刻录刺碟,但音质和KDS的DSD-PCM转换文件比较,差距实属于太大。至于ISO和DSD-PCM比的损失有多大,尚未做实验。但真正的高端的兼容SACD机如EMM

谢谢自文兄,昨天在典范,都说您是先玩hifi数年,接着沉迷AV又数年,再后来到Linn出来高播后,现在又重回hifi的怀抱了。
的确现在高清音乐又为hifi重新找到了希望。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3604#

原帖由 黄金搭档 于 2011-11-16 8:2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毒霸 于 2011-11-15 22:08:00 发表
DSD-PCM流程属鸡肋功能、非DSD原生解码,低端CD DVD SACD兼容机廉价方案采用,目前DSD.PC的解决方案也是此法......,受降频算法的制约foo_input_sacd.dll、也非最佳。其降频算法都及不了软件层面的Weiss Saracon 专业,目前DSD走PCM解
小弟你需要的是补课、而不是叫唤.....都是些那跟那啊....?什么我的MP4?你的DSP?...扯这些你不是个......如果你实在是整不明白那洗洗早点睡吧.......
TOP
3605#

HIFI终于有新了热点,现在是两手抓。SACD的多声道在AV中的表现远超HIFI,我在AV系统试了穆特《卡门幻想曲》,<1812>2张有多声道的SACD,比2声道强太多太多。
国庆节去《新音响》赖主编家听了4小时NHK的多声道音乐,具有非常的现场感,而且器材投入比HIFI低了不少,效果确实惊人。

原帖由 eric 于 2011-11-16 10:5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自文2007 于 2011-11-16 10:10:00 发表
近2个月一直在鼓捣SACD-RIP。给LINN KDS-1播就必须做完SACD ISO-DFF-FLAC这个流程,工程实在浩大费时。
不过也没辙,数码播放器DSD高端解码目前还没见到。手上莱思康BD30和OPPO 95都可以放SACD-R刻录刺碟,但音质和KDS的DSD-PCM转换文件比较,差
TOP
3606#

原帖由 自文2007 于 2011-11-16 11:49:00 发表
HIFI终于有新了热点,现在是两手抓。SACD的多声道在AV中的表现远超HIFI,我在AV系统试了穆特《卡门幻想曲》,<1812>2张有多声道的SACD,比2声道强太多太多。
国庆节去《新音响》赖主编家听了4小时NHK的多声道音乐,具有非常的现场感,而且器材投入比HIFI低了不少,效果确实惊人。

鼓掌,非常非常认同。
用高清的环绕声来听,的确是仙乐啊。
赖主编的家访,我稍后放上论坛。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3607#

廉价的sacd DSD PCM解码方案会比高端点的CD系统都不如,只要是少有点经验的烧友.都是能体会到的....
TOP
3608#

原帖由 毒霸 于 2011-11-16 12:02:00 发表
廉价的sacd DSD PCM解码方案会比高端点的CD系统都不如,只要是少有点经验的烧友.都是能体会到的....


问题是是否真的体会过。稍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带着其他目的的评论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TOP
3609#

据说5I-A內置DSP有DSD解码功能,不过由于版权问题还没开放。
TOP
3610#

原帖由 晚归的风 于 2011-11-16 12:27:00 发表
原帖由 毒霸 于 2011-11-16 12:02:00 发表
廉价的sacd DSD PCM解码方案会比高端点的CD系统都不如,只要是少有点经验的烧友.都是能体会到的....


问题是是否真的体会过。稍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带着其他目的的评论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如果你有什么疑问可以先去体会下我们再来讨论....如果你以为你是看懂了评论那才是非常幼稚和可笑的事...
TOP
3611#

原帖由 欢欢乐乐 于 2011-11-16 12:32:00 发表
据说5I-A內置DSP有DSD解码功能,不过由于版权问题还没开放。
一台老版Ps3游戏机播放SACD片也能出声、但是与是否是真正DSD原生格式解码是两回事,,,DSD(Direct-Stream Digital)编码核心跟PCM完全不同,采用真DSD解码的滤波器设计都可以简化、把传统滤波器声音劣化性也可以降之最低、而走pcm流程是回避不了的..
最后编辑毒霸 最后编辑于 2011-11-16 13:36:50
TOP
3612#

回复 3611# 毒霸 的帖子

帮你转贴一段,来自headphoneclub,前些天HerculesVR的帖子,看似当时你也在那里。
目前仅有Merging Pyramix(软件) + Sphynx (硬件)可以直接输出DSD格式 — 即SDIF-2,Pyramix 也是唯一的商业化的DSD格式编辑工具。

我们听的SACD(DSD)绝大多数转换来自高品质PCM(高于24bit/88.2kHz)。换句话说,虽然DSD吹的天花乱坠,高品质录音格式还是PCM的天下···只是CD标准限制了我们应用。

DAD,dCS,EMM Labs,Genex 和 Prism Sound都是著名硬件转换器供应商。Weiss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Weiss现阶段针对低成本市场。目前出版级母带处理高品质软件转换(PCM-DSD)经常使用Nexstage的技术。著名的母带处理工具Sonic Studio就是使用自己开发的Nexstage的技术,也授权给别人。另一个母带工具SADiE则是使用母公司Prism Sound的算法。[备注:Sonic Studio和SADiE占据了几乎100%高端母带制作;绝大多数古典母带都是使用SADiE制作。]

追加一句:Sonic Studio和SADiE的所谓DSD母板制作,无非就是先处理好PCM,然后再PCM-DSD转换。

最后,建议尽量找高品质的PCM,你相信PCM转换过后的DSD还会好于原始PCM吗?

算是比较专业的科普知识了,正确地解读上面的文字有助于客观看待各类新生格式音源。
无论怎么说,作为近期热点的MYTEK Stereo 192-DSD很有诱惑力。
TOP
3613#

原帖由 LeonBernieniv 于 2011-11-16 13:43:00 发表
帮你转贴一段,来自headphoneclub,前些天HerculesVR的帖子,看似当时你也在那里。
[quote]目前仅有Merging Pyramix(软件) + Sphynx (硬件)可以直接输出DSD格式 — 即SDIF-2,Pyramix 也是唯一的商业化的DSD格式编辑工具。

我们听的SACD(DSD)绝大多数转换来自高品质PCM(高于24bit/88.2kHz)


这位老兄说得好。我等在技术方面是没有什么见识,有些人同样也是一知半解,这也没有什么可耻的,谁说的都未必是真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果因为知识的不足,发表点谬论也是情有可原的。透过这些技术的迷雾,在隐藏的心理欲望或利益驱使下,以所谓技术观点掩盖***的真实目的,令人........
TOP
3614#

原帖由 LeonBernieniv 于 2011-11-16 13:43:00 发表
帮你转贴一段,来自headphoneclub,前些天HerculesVR的帖子,看似当时你也在那里。
[quote]目前仅有Merging Pyramix(软件) + Sphynx (硬件)可以直接输出DSD格式 — 即SDIF-2,Pyramix 也是唯一的商业化的DSD格式编辑工具。

我们听的SACD(DSD)绝大多数转换来自高品质PCM(高于24bit/88.2kHz)

错,这种往往出现在较老的录音或是PCM录音环境。在数字录音年代中期、而且没有留下模拟母带的情况下。很多出版商现在依然使用PCM录音,在母带制作完毕后,利用硬件或是软件将高采PCM转成DSD以发布,这样既不需要引入新的设备,也不需要太多DSD处理经验,这只是国内-些不良制作商为自已不负责任行为的说法,只是说有这样做的、但决不是规范的主流、也引旧文科普下看发烧名厂MF公司是怎样吃辛吃苦为发挥DSD高格式采样优势是怎么干的...
"二十多年来,美国移动传真实验室(Mobile Fidelity Sound Lab,以下简称MF公司)一直是以发行音质非同凡响的普通录音制品为业。该公司不为陌生的艺术家录音,而是以多数唱片公司缺乏的技术品质专心于再版人们喜闻乐见的老乐曲,其宗旨是从原版磁带中提取最后一点音乐信息。
   对于即将推广的SACD和DVD-Audio两种高解析力数码音频格式,该公司着眼于未来,为开发DSD(直接流数字)编码技术的音质潜力而建成一个名为“Gain 2”的母盘制作系统。DSD是Sony/Philips公司用于超级音频CD(SACD)的一种编码技术,它的格式与DVD-Audio使用的PCM(脉码调制)编码格式都是新一代高品质数码音频技术,但二者互不兼容,正在展开一场格式大战。Gain 2含有MF公司原有的母盘制作系统的改进部分和全新的数字信号电路。最近,我在MF公司的加利福尼亚总部采访了Gain 2的设计人员,并对Gain 2的音质与原版磁带进行了对比试听。
   为了把Gain 2建成现代化的母盘制作系统,MF公司引进了几位世界级专家。由著名设计师蒂姆?德帕拉维西尼(Tim de Paravicini)负责设计模拟重放系统,以便从模拟式原版磁带提取尽可能多的音乐信息。德帕拉维西尼断定,原版模拟磁带含有许多我们以前没有体会到的音乐信息,重放它们比记录它们更富有挑战性。因此,他为MF公司的Studer A-80双轨磁带录音机设计了专门订做的放音磁头和放音电路,使该机在每秒30英寸带速下的频率响应达到15Hz~60kHz(+1、-3dB),即使在每秒15英寸带速下其频率响应也宽达5HZ~50kHz(±3dB)。在模拟式录音机中,这样宽的频响范围是前所未有的(Reference Recordings公司的Keith Johson曾订做过带宽与此相近的模拟式磁带放音机,但未披露其技术细节)。宽带模拟重放是在SACD上充分发挥DSD编码性能优势的关键所在,因为DSD编码可以保留频率高达100kHz的信息,如果将信号源的带宽限制到20kHz ,DSD的宽带优势就体现不出来,而许多经典的原版磁带却含有高于20kHz的信息。
   在德帕拉维西尼演示Studer宽带性能的同时,一台示波器不断地监视左、右声道之间的相位差。在理想情况下,左、右声道的相位应调整得完全一致,但由于涉及磁带重放的机械误差和较短的声波波长,在高频下很难做到这一点。令人惊讶的是,即便在很高的频率下,Studer的左、右声道之间也不存在相位差。我曾经看过许多专业磁带放音机的左、右声道相位差(调节放音磁头方位角的整体方向),它们都没有达到Studer改进型这样好的连续性。这种相位的稳定性有助于增强音像聚焦和高音的凝聚。
   一旦原版磁带上的模拟信号以可能达到的最高保真度被检拾出来,就用Sony公司的DSD编码器对它们的音乐信息进行数字化并将编码的数字音频数据储存在硬盘上。MF公司任命极具才能的设计师埃德?迈特纳(Ed Meitner)负责开发DSD编码器的模拟输入级、DSD格式的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器。迈特纳解决了时基抖动(Jitter)、模拟信号与数字噪声隔离和电源设计等问题(其中一个诀窍是把电源的开关频率锁定在取样时钟频率上,以避免二者可能产生的拍频干扰污染音频信号)。上述德帕拉维西尼的模拟重放、迈特纳的A/D及D/A转换、Sony公司的DSD编码与MF公司的母盘制作系统和原版磁带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实力雄厚的DSD母盘开发系统。
   我问MF公司新技术开发部主任约翰?伍德(John Wood):在DSD与DVD-Audio两种竞争格式中为什么偏偏选择DSD?他说:“我们对DVD-Audio的24bit/96kHz转换器与DSD进行过大量的对比试听,认为DSD的低音分量较多、混响衰减时间较长、环境感觉较好、高音更加开阔,而且一般说来它比DVD-Audio 24bit/96kHz PCM转换器更富含音乐有的模拟音质。”此外,DSD格式可以向下变换成16bit/44.1kHz的PCM(脉码调制)格式,用于制作同一首乐曲的CD版本,并同时保留某些DSD的音质,这也是MF公司决定采用DSD格式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该公司仍然使自己的选择继续向DVD-Audio敞开。
我坐在MF公司控制室的“皇帝”位通过Eggleston Andra扬声器对Gain 2与原版磁带的音质进行对比试听。在试听过程中,我可以使试听的对象在模拟磁带重放信号与经过Gain 2 A/D和D/A转换后的信号之间进行转换。以便对二者进行比较。就象聆听第一代原版模拟磁带一样,经过DSD编码/解码的信号令人感到非常满意。DSD保存的音乐生气、风采、空间感和音乐家气质在某种程度上连LP唱片也做不到。事实上,Gain 2系统的声音非常清晰透明,没有我以前听过的数码人工产物和CD特有的生硬性和合成高音(Synthetic Treble),而音质却颇具模拟唱片的舒畅感。我还听到许多和声的变化,但没有不自然的刻画或解析。不用说,它的音质比16bit/44.1kHz的PCM数字音频格式要好得多。事实上,Gain 2的音染比我听过的线路级前置放大器还要少。当然,在对一种格式的音质作出最后评价之前,尚需用各种音乐来扩充试听体验。
我们还聆听了用DSD母盘制成的CD。DSD的1bit数据流(其取样率为2.8224 Mbps,s可以变换成16bit/44.1kHz的PCM信号用于制作CD,Sony公司把这种处理方法叫做超级直接位映射(Super Bit Mapping Direct,简称SBMD)技术。DSD的支持者们断言,用这种技术制成的CD,其音质优于普通CD。试听结果正是如此,用SBMD技术制成下变换CD与按传统编码格式制成的CD相比,前者的高音更加自然,声音的气质更加柔和,更加开阔,中音段较少玻璃似的生硬感。MF公司用这种技术首次发行的下变换版CD音乐是汤姆?佩蒂(Tom Petty)的“Full Moon Fever”,读者不妨用它与普通CD进行对比试听。我对其它下变换CD进行的对比试听得到了相同的印象。
目前,MF公司正在用Gain 2系统把它的全部模拟式母盘转换成DSD格式,再把它们向下变换成16bit/44.1kHz PCM格式用于CD再版发行。这一策略还使MF公司得以建成一个DSD编码的乐曲库,以便在今年秋季SACD正式上市的同时大量发行该公司制作的SACD."



SACD制作的DSD录音和母盘系统PRAMIX4.3系统.当前世界上仅有的数字音作站支持SACD制作的DSD录音和母盘系统PRAMIX4.3系统





Ed Meitner 也为Pyramix配置了当今世界最好的8路模数 ,数模转换器支持DSD和PCM两种格式

世界数字和模拟音频设计大师Ed Meitner也为PRAMIX4.3系统配置了当今世界最好的8路模数/数模转换器,支持DSD




Gain 2 AD和DA








最后编辑毒霸 最后编辑于 2011-11-16 15:15:10
TOP
3615#

原帖由 欢欢乐乐 于 2011-11-16 12:32:00 发表
据说5I-A內置DSP有DSD解码功能,不过由于版权问题还没开放。


老兄,你没看明白枪口方向.......呵呵。撞上了
TOP
3616#

回复 3614# 毒霸 的帖子

呵呵,第一个字就是“错”……
你3614#解释了原生DSD与PCM-DSD的实质区别,回头试着把我转贴的包容进去而不是排斥。
TOP
3617#

我把这张SACD-R ISO 转录为176.4 wav (5.1ch)
Carmen Fantasie - Mutter, J.Levine, Wiener P.O - DG 1993



转换过程:(PC为双核、2G本本)
(1)用Scarletbook V2.5.2 提取ISO(文件大小3.37G)5.1ch音轨和解压为DFF,得到的DFF文件7.84G,花费时间2.5个小时。音频播放时间为66分钟。
(2)用Weiss Saracon 将DFF转码176.4k/24b WAV,得到的WAV文件11.7G,花费时间一个小时(X0.56)。

       用8642播放机+HDMI+AV功放与原版SACD+Sony SCD-XB790+AV功放对比,声音比原版的结实、有弹性,比较“威猛”。
原因可能是原版SACD储存的DSD 只是压缩的(DST64),这样的区别在播Flac与WAV也存在。
花费近四个小时,转录这个SACD,还是有价值的。

这张要5声道需要DIY为6声道



这张SACD-ISO 是5声道的,转码成WAV用播放机播声音变调,用Foobar2000加一轨空声道,可以正常播放。到底是张名碟,多声道播放的效果很好,各个声道平衡,听起来很舒服。
      对于不能用SACD-ISO 刻碟播放的,用Weiss Saracon 将DFF转码176.4k/24b WAV用播放机+DAC(多声道 AV) 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WAV文件受到4G容量的限制,176.4k/24b 立体声的4G的WAV,可播68分钟,大多数SACD可以转得到一个WAV内。176.4k/24b 6声道的4G的WAV,只可播22.67分钟,需要分轨转WAV。分轨播放在每一轨之间,往往会友出现短暂的停顿,听起来很不舒服。有些播放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8642/3播放机(第4区、11年6月版的固件),拷一个.jpg图像文件到音轨文件的目录,播放时点击.jpg(或任何一个音轨文件),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View photos and play audio files"(观看像片和播放音频文件)模式,就会按顺序播放目录中的音轨,并预读入缓存,就不会出现音轨之间中断。
      
       SACD转码提升为176.4k WAV用AV播放的效果,受SACD本身录制的影响,有些效果不好。上面这两张效果很好。但卡拉扬72年的贝九SACD-ISO多声道转码播放 ,效果不如这两张。
  将SACD-ISO的多声道转为176.4k WAV 文件,用8642播放机+HDMI+AV功放播放,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播放方式,效果不比原版SACD+Sony SCD-XB790+AV功放差。实际上,不同的播放系统,会有不同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播出的音乐能吸引你聆听下去。面对各种播放系统和设备,记住这句话“音乐是用来听的,音响是用来玩的”
最后编辑szchengl 最后编辑于 2011-11-16 16:15:09
TOP
3618#

回复 3617# szchengl 的帖子

请问老兄,能转成双声道吗?我听了E兄转的邓丽君176k文件,不错!
TOP
3619#

原帖由 Lilybaba 于 2011-11-16 16:10:00 发表
请问老兄,能转成双声道吗?我听了E兄转的邓丽君176k文件,不错!


Scarletbook 能转双声道和多声道,邓丽君这张碟好像只有双声道。转双声道的时间较少,花费的时间只是多声道三分之一。具体操作见:http://hdbits.cn/forums.php?action=viewtopic&forumid=4&topicid=375
最后编辑szchengl 最后编辑于 2011-11-16 16:29:37
TOP
3620#

原帖由 szchengl 于 2011-11-16 15:43:00 发表
我把这张SACD-R ISO 转录为176.4 wav (5.1ch)
Carmen Fantasie - Mutter, J.Levine, Wiener P.O - DG 1993

[img]http://hdbits.cn/attachments/201111/201111121702584c926bb651b0c
一般中低级的SACD机其dsd解码播放能力有也不是太强,基本是输于比它高档多的cD机的、并不是DSD本身格式的问题,也不是DST的问题,(DST64是DSD的一种无损压缩形式Direct Stream Transfer)理伦上应是无损的,应该还是播放机本身素质问题.在你这里由于采用了Weiss Saracon这款比较专业的软件处理.可以得到了比较高质量的WAV文件(这里提一下.Weiss在起家之初是专功母带录音室用途格式转换的唯-硬件设备专业厂商,现在还有其在服役的,后来才去做周边及有了HIFI产品,所以在这方面是比较有心得的.Foobar应不是个...) 。加上可能AV功放本身解码也还不错、SACD机弱一点、AV功放本身解码强一点、所以产生这结果、完全可能的、这玩法的确比较经济合理、这种转换工作完全可以在pC上完成、只要把握住采用优秀算法的软件及正确设置是比较重要。
最后编辑毒霸 最后编辑于 2011-11-16 17:16:2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