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直热单端探索的新起点-我的TAD2402之211分体单端篇 [复制链接]

查看: 33275|回复: 102
91#

顶一下此贴。赞赏不以进口国产、价格高低,只以实践搭配为标准的态度。吴兄,已发短信给你。
TOP
92#

回复 91# renee 的帖子

谢谢RENEE兄,短信已回。
TOP
93#

Sn3008 +M211。速度有办法提高吗?
TOP
94#

天进M211速度不慢嘛,我的觉得很好的。
CEC TL51XR + 天进Bewitch M211 + 惠威PRO1808R
TOP
95#

回复 92# wm711130 的帖子

吴兄,你好。我是JBL4428用户,不知用M211前后级是否行?听音面积35M,喜欢古典。另外,你要出的是什么器材?可以短信交流吗?
TOP
96#

原帖由 hchwqy 于 2010-12-23 21:10:00 发表
吴兄,你好。我是JBL4428用户,不知用M211前后级是否行?听音面积35M,喜欢古典。另外,你要出的是什么器材?可以短信交流吗?

你好,通过上周5搭配本地的REVEL SALON的感觉,M211推灵敏度在90DB以上的箱子都有不错的表现。估计在老兄的空间推4428除了低频的气势稍弱,其他方面会很不错。当然仅仅是我的猜想,如果能把这套机器实际找来听听,感受是最真实直接的。
我在出的是金丝雀的303SE(300B推挽分体后级)。金丝雀300B和M211相比是各擅胜场,303SE的低频控制力和动态尤其出色,特别上次老曹来寒舍搭配BELLES胆前,是我所听过的303SE表现最为出色的一次。
TOP
97#

回复 96# wm711130 的帖子

谢谢!我在苏州,金丝雀303价格多少?短信联系。
TOP
98#

回复 97# hchwqy 的帖子

已PM。谢谢。
TOP
99#

发烧站一位天进3008+M211的玩家给前后级换的古董管品牌型号堪称豪华,取得的效果也是惊人:
“sn3008前级12au7三对换成德根60年代ecc802s,6922换成德根50年代cca,vr150换
成德根oa2,300b换成we300b(76年32周),5ar4换成大盾50年代gz34.m211后级:211换成40
年代united211(另外,从我的kondo ksl-gakuon11 power amplifier后级上拔下ge211换
上)听感在我的三对音箱(奥高1202,号令215,西湖hr7)上与日本kondo ksl-gakuon11  
power amplifier+kondo m-1000mk11比较可得70分‘可它们的价格却相差数十倍!”
“m211:5z3换成英国gecu52.6sn7换成大盾50年代cv181或意大利50年代fivre6sn7gt(感觉比大
盾好)。我所有的nos管子都是近十年来购自香港威威音响。”
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强悍!
TOP
100#

楼主既然还有300B后级,为何不试试双功放,300B推高音、211推中低,这种搭配可以最大限度发挥300B的高音优势和211的中低音优势,因为可以将整体推力扩大化,就可以不妥协的都使用单端直热系统,尽量不使用并联系统,更别用推挽系统。如果有条件玩电子分频才是玩大系统的终极!
天津211和6SN7、曙光贵族之声211和珍品御藏版CV181我都有,从我的听感来说天津全真211的两端延伸要比贵族之声211好,因此线条感好、更有跃动感、音色年轻化一些、趋现代一些、趋HiFi一些、更有灵气一些;贵族之声是典型的英国声,内敛、精致、音乐感非常好。
楼主感觉的增益问题我以为和全真211有关系,此管的增益我感觉大于标准。我曾经看到过文章说日本人把全真的几款300B解剖分析后认为他家的一些参数已经脱离了西电当初制定的标准,表示出异议。我今年购买全真211后在半年时间里更换了3对,除了对他家产品的品控有看法外,也对他家产品的通用性、一致性有看法。建议使用全真管的用户一定要重新测量偏压。
建议原系统高频量感偏强、音色偏亮的,使用曙光贵族之声211,前端的6SN7搭配全真的金脚;
建议原系统高频偏暗的、较为内敛的,使用全真211,前端的6SN7搭配曙光的珍品御藏版CV181。这样搭配比较互补。
两家的新品211已经将曙光传统的211甩出很远了,都是通透细腻有加、细节丰富的好管,用上之后我又试听了几次老曙光211(包括最早的跟机管和收藏的老曙光211),已经是一下都听不下去了。关于全真211的使用听感目前在网上基本搜索不到,曙光贵族之声211的听感就比较多了,有些烧友比较了国外老211后基本都认为不输国外老管,我自己在朋友家里比较过GE211,可以讲完胜,说完胜其实很简单,就是其他管子几乎都是粗糙的的声底,就像吃过精粉后再去吃玉米面的感觉,一点不为过。
我现在有个认识,古董管并不是都好,很多古董管当年并不是为了音频专制的,和现在为了音频做专门优化的产品相比其实相去甚远,尤其是性价比。古董管市场炒作的成分太大了!
玩双功放和电子分频比较难的是喇叭线线的搭配,由于高音的速度要快于低音,理论上低音喇叭线要短于高音喇叭线才能加快低音的速度,这样不致高低音脱节,另外还有音色的搭配问题,搞得不好很难听,这种玩法非常考烧友的功底,但是玩好了就不是现在的境界!
初玩如果高低音脱节不好掌握,还可以试试双前级(有电子分频就不用这样了),这个要求音源有双输出(楼主用解码应该没问题,解码应该不止一路输出),用两台前级可以分别控制高音和低音的音量来达到平衡,但是也有音色搭配的问题。如果这种实验理想下一步就考虑电子分频吧。
瞎说一气,仅供参考,让大家见笑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