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是命中注定 [复制链接]

21#

最早接触音响,要算孩提的时候了,那时还在上小学,表哥是个不折不扣的音响迷,不知从那里买来三极管和调谐器,用了几十米长的铁线拉了条天线,再从河底打了条地线(我的家就在河边),呵呵,居然用耳机可以收到几个电台!这可能就算是我的音响启蒙吧!呵呵,这已经是六十年代的事情,弹指就是几十年过去,但音响的热忱始终不退!从早期DIY电子管收音机,到收录机,到LP,再到CD,又到LP,再玩胆收音头,等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因为爱乐,所以发烧
TOP
22#

借用样板戏的一句台词:仇恨入心要发芽!幼小的心灵最肥沃,所以顺便提醒各位,一定要重视早教!哈哈
SA-11S2+铷钟  +格雷世纪乌鸡   arc ls-17se   ADAM CLASIC COLUMN MK3(有源)   APC 3000va(ups)
TOP
23#

原帖由 丽.君在前哨 于 2010-9-26 9:46:00 发表
顶楼主,看了也让我想起在童年时老豆叫我晚上去当地林场买一台别人在用的收音机,当时只顾高兴买贵了回来给老豆骂了,童年的农村比现在城市真是太单调了,不过最大的好处是在放牛时可以尽情高歌学校学来的或者是收音机里听来的可能还不知道歌名的但自己非常钟意的歌曲,非常记得当时同村有很多同龄的伙伴都非常喜欢听歌听收音机的,我们为了比谁家的音响够大声不单把音量开到最大,有些甚至还把收音机的嗽叭高高挂到屋檐上,所以成


确实,那时候物质极其贫乏,但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放电影、排样板戏。。。。。和现在刚好相反。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24#

我至今难忙记第一台矿石耳筒机,装响是在1961年,跟风装9寸黑白电视机是在1977年无线电月刊11,12期介绍清华大校校院电子爱者发表文章:怎装间易黑白机,由再生高头,至中放全晶体管,帧,行由电子管组成,印刷图中周电感全手工绕包括火牛,铁皮底盘机箱由翻皂箱打造当时物质奇缺有关书刊难寻!难度十分之大为了争强好胜硬是把它咬下来!最头疼是上车床车高压包骨架绕好一受潮老是打火,跑乐善戏院,行路去六榕寺总之有电子另件卖的地方都有我身影,显像管在佛山买的,等外付品还是托人走后门买的二十个大洋啊!!!当时半月人工有多〔此管上机后久不久内部打火老烧视放管〕,无编转线圈,买磁芯回来用电孤割开自绕,最恐佈是通高压也是最后一步要走的,家中人口全部梳散岀户外再用竹罗盖着士制机(每当想起此事内心也会发笑),用长线加拉制开关开机,师兄讲怕危险伤人,还说最后关头只要听到吱声后,是行起震汛号,以后此机子毛病百出,机子一坏老婆骂儿叫女哭家无宁日,AGC电路同步不良就一屋子发出一阵一阵笑声,孙悟空棍子变歪变奀又笑一场。总之发烧苦与乐自知,还有一件事当时无线电书刊奇缺黑白机检修150例也是手抄本。后才岀版170例;由张明前辈编箸此书还在我宝贝得很。年岁多了话也太多了收笔。
最后编辑木头人1944 最后编辑于 2010-09-26 18:56:11
TOP
25#

命中注定发烧~~
TOP
26#

原帖由 zhujiajia 于 2010-9-25 22:20:00 发表
一般小时候就初见端倪,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偷了家里的钱买了爱华随身听(磁带机),第一次戴上耳塞,宋祖英的声音萦绕耳旁,觉得非常奇妙,只是觉得要是能把底噪去掉该多好。
'
原来都有这样的经历。谢谢分享。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27#

原帖由 木头人1944 于 2010-9-26 17:42:00 发表
我至今难忙记第一台矿石耳筒机,装响是在1961年,跟风装9寸黑白电视机是在1977年无线电月刊11,12期介绍清华大校校院电子爱者发表文章:怎装间易黑白机,由再生高头,至中放全晶体管,帧,行由电子管组成,印刷图中周电感全手工绕包括火牛,铁皮底盘机箱由翻皂箱打造当时物质奇缺有关书刊难寻!难度十分之大为了争强好胜硬是把它咬下来!最头疼是上车床车高压包骨架绕好一受潮老是打火,跑乐善戏院,行路去六榕寺总之

名副其实的老烧,向前辈致敬!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28#

原帖由 无胆匪类 于 2010-9-26 16:35:00 发表
最早接触音响,要算孩提的时候了,那时还在上小学,表哥是个不折不扣的音响迷,不知从那里买来三极管和调谐器,用了几十米长的铁线拉了条天线,再从河底打了条地线(我的家就在河边),呵呵,居然用耳机可以收到几个......

从小有人带路,真幸福。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29#

原帖由 初烧友 于 2010-9-26 17:10:00 发表
借用样板戏的一句台词:仇恨入心要发芽!幼小的心灵最肥沃,所以顺便提醒各位,一定要重视早教!哈哈

呵呵,可是我儿子8岁了,没看出他对音乐有兴趣。我父母也对音乐一窍不通,看来这个是隔代遗传。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30#

原帖由 老龚 于 2010-9-26 8:49:00 发表
在广州,我记得用耳机的年代是在1984年左右时,广东电台第一次开通了FM广播时才有的吧!也许记错了。
只是印象听了FM立体声后,声音比较震慑而已。所以,当时我也买了一台带FM的收音机!如果要算的话,也是我的第一套HIFI了。

广州最早的fm广播好像是99.3,广东音乐台。86年我到了广州,已经有5个立体声广播了。102.7是87或88年开通的,记得当时的广告词是:“全天候立体声广播”,笑死人。后来也觉得词不达意,又改成了“全天立体声广播”。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31#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0-9-26 10:28:00 发表
楼主继续,看看一路的發燒历程,到现在修成了啥样的正果。

惭愧,离正果还远呢,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用的线材器材: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6863.aspx
TOP
32#

原帖由 发烧是命中注定 于 2010-9-26 23:34:00 发表
原帖由 初烧友 于 2010-9-26 17:10:00 发表
借用样板戏的一句台词:仇恨入心要发芽!幼小的心灵最肥沃,所以顺便提醒各位,一定要重视早教!哈哈

呵呵,可是我儿子8岁了,没看出他对音乐有兴趣。我父母也对音乐一窍不通,看来这个是隔代遗传。
音响发烧是由:兴趣和好奇,也讲动手能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