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狂喜,淘到两张邓丽君的CD! [复制链接]

查看: 11916|回复: 73
21#

原帖由 lry3676000 于 2010-8-19 19:27:00 发表
好 有这些靓CD 就能试出 彩虹功放的真正实力
别用童丽了 浪费时间

用童丽这类發燒碟是不能客观反应器材水平的,容易误导。
TOP
22#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0-8-19 19:42:00 发表
原帖由 lry3676000 于 2010-8-19 19:27:00 发表
好 有这些靓CD 就能试出 彩虹功放的真正实力
别用童丽了 浪费时间

用童丽这类發燒碟是不能客观反应器材水平的,容易误导。


当系统解析力未够时 听听發燒碟弥补一下系统的缺点 在听感上更加容易让人接受 如果解析力未够 硬是要听直白的早期原版CD  暴露太多系统的缺点 在听感上 反而是好难听的
系统到位了 就会反映出發燒碟过分强调声压、动态等指标和造作、生硬的缺点 这时 直白的早期原版CD 在密度上、感情上、神态上、耐听上 就会大幅度升出發燒碟
两者在市场上都有客源 谁也代替不了谁
作为高要求调整器材或系统的话 还是选用早期原版CD吧 这样的器材或系统 生命力将更加的旺盛 但 难度要更大许多的
电流是音响的灵魂!

电话、微信:13827003061
淘宝: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3264ec58f06dd1a1c847f2ba577c139.htm
案例视频:http://vm.tudou.com/?spm=a2h3j.8428770.3336676.1
TOP
23#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0-8-19 12:53:00 发表
头版,不是XRCD。有资深烧友讲过,所有CD,不管是后来的发行的什么HDCD,XRCD,LPCD....都只能算复刻版,和首版对比,差别立竿见影。

这个说法太绝对。再版碟声音的好坏跟很多因素有关,例如重新混音以及制版水平的高低、压片是否讲究、所用的是否原始母带以及母带保存状况是否良好等等。
TOP
24#

参考新一期的《音响技术》里大草哥为《蔡琴.金色演奏厅》初版平反的文章,就可以知道混音、母带处理、制版等环节对唱片最终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http://www.audiotechnique.com/chc/347/347.html#biggrass
TOP
25#

况且现在很多HDCD,XRCD,LPCD等,本身就是首版,唱片格式之间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对音质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
TOP
26#

原帖由 午夜微风 于 2010-8-19 12:33:00 发表
这两张是94年出版的,录音很好呢,歌曲也是一些不常听到的,听起来亲切,自然,简直是好享受。

恭喜楼主 这套碟子全名叫邓丽君歌曲精选80首和96首 分上下两部分 分别用两个硬纸盒包装的 上半部分发行与1993年 首版无IFPI 部分3张带有T113的格式码 下半部分发行于1994年 有码  是香港宝丽金针对中国大陆发行的 所以封底有ONLY FOR PRC的字样
再版的现在偶尔能看到
TOP
27#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0-8-19 19:42:00 发表
原帖由 lry3676000 于 2010-8-19 19:27:00 发表
好 有这些靓CD 就能试出 彩虹功放的真正实力
别用童丽了 浪费时间

用童丽这类發燒碟是不能客观反应器材水平的,容易误导。


对此观点持不同看法 童丽的碟子照样能反映器材的水准 不过反映的内容不同 不一定非要什么什么样的CD才能反映器材水准 当然一些试音碟使得反映器材水准更加明显 更容易体现器材的表现
TOP
28#

这两张很一般的。
TOP
29#

听到满意,我认为就是很好. 不错的
如果您只想永远做个雇工, 下班的汽笛可以让您停下手中的工作, 如果您想开创一番事业, 那汽笛仅仅是您重新思考的信号.
------亚靈
TOP
30#

原帖由 香格里拉54 于 2010-8-19 20:19:00 发表
参考新一期的《音响技术》里大草哥为《蔡琴.金色演奏厅》初版平反的文章,就可以知道混音、母带处理、制版等环节对唱片最终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http://www.audiotechnique.com/chc/347/347.html#biggrass


里拉兄没有看清我要表达的意思。如果首版是XRCD,HDCD就另当别论。我所说的是首版是CD格式,后来翻制成新的格式,一般情况下不会好过首版。尤其是CD90年代左右的录音,试想经过了10-20年,即使使用原来的母带,母带的音质都有折扣,母带都出现了问题,后来即使用再好的技术手段也弥补不了。
另外,新的CD格式,尽管技术指标是很高,但实际听感又是一会事,现代录音的器材和投入的技术之外的东西与CD出现的早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听唱片是个主观的事情,如果你喜欢CD新的录音风格是个人的事情。如果你有时间,认真比较同一版本的不同格式的CD,你就发现风格差别还是很大的。
你说的蔡琴的录音评点,我在音响技术上也拜读了,针对这个蔡琴的新录音而言,我没有反对意见。但是,你拿蔡琴的早期录音,和同一专辑现在的新格式比较,相信你也有新的想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