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烧,听了两年,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求教了! [复制链接]

查看: 27899|回复: 108
1#
潜水很久了,今天第一次注册发言,向各位烧友致敬了!


我的系统是——焦点140 + NAD 372 + NAD 542
信号线和音箱线是新德克几百块的纯铜线,电源都是随机线

当时预算不够,考虑到箱子可能是能听一辈子的,就一步到位,其他就凑合了
其实,这套系统听了两年,总的来讲还是很满意的
听到了当时试听时所喜爱的单拿纯净通透的高音,脱箱感、空气感十足
低、高频两端的延伸感觉也足够了,能听出音源中许多以前听不到的细节

听各种乐器的效果特别满意,对于像我这样没听过什么高档器材的耳朵来讲可以打95
笛、箫、小提琴、大提琴、钢琴音色都很美,鼓听的不多效果好象还行
(在这儿向各位烧友郑重推荐一张CD——陈悦的《乱红》)
扣去那5分是因为听交响,乐器一件一件来的时候没问题,一起上的时候就糊了
不知道是谁的问题?功放?

两年来困扰我的问题是听人声,特别是女声,只能打60分吧
按理说听女声应该是单拿的强项?
但,也许是这套系统空气感太足了?录音中诸如齿音一类的不好的声音变得格外突出刺耳
作背景音乐听的时候没问题,但100%专注的时候就听不下去了
这个问题在很多歌手身上都有发生,包括随便哪儿放都好听的蔡阿姨

自己也捉摸了好久,觉得可能有以下这些原因:
1.录音的问题,不过我的CD基本都是当当上每张50左右档次的,如果这样都不行,这问题恐怕就解决不了了?
2.单拿的问题,喜欢单拿的高音就得接受这样的现实?
3.功放或者其他器材搭配的问题?
请各位烧友帮我分析分析!多谢啦!

最后说明一下,我的耳朵在这儿应该属于“榆木”一类的
两年前,器材买回来的时候做了两组对比
一组是NAD 542和万利达DVD的对比,幸好还能听出不同,高低频两端的延展差距比较大
另一组是2百多元的新德克纯铜信号线和2元的DVD随机信号线的对比,很不幸,听不出区别……
最后编辑Luft 最后编辑于 2010-08-16 14:35:13
分享 转发
TOP
2#

新德克纯铜信号线和2元的DVD随机信号线的对比,很不幸,听不出区别……


反复听也听不出??  建议和朋友换条听下.
TOP
3#

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别听人神乎其神地胡扯。
TOP
4#

估计换部CD机就好了。
初烧,但只爱丹拿!
TOP
5#

原帖由 小海仔 于 2010-8-16 14:44:00 发表
新德克纯铜信号线和2元的DVD随机信号线的对比,很不幸,听不出区别……
反复听也听不出??  建议和朋友换条听下.

两年前是听不出区别的,现在塞在电视柜下面不方便换了,哪天得闲我再试试
TOP
6#

电源是主要问题
除却西电不是线!http://shop34851791.taobao.com/
TOP
7#

齿音问题是否多是国产碟才出现?进口人声明显吗?
TOP
8#

原帖由 rx2 于 2010-8-16 15:44:00 发表
估计换部CD机就好了。

敢问rx2兄,无忌上的RX2是否也是您的ID

有个问题我实在想不太通——
高频解析力好的系统必然会清晰重现出录音中的“齿音”
怎样令这个“齿音”不那么难听?是需要“失真”还是“保真”?
如果我现在的系统是由于“失真”导致“齿音”难听
可是听频率很高的笛子却很好听
求教了!
TOP
9#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0-8-16 16:06:00 发表
齿音问题是否多是国产碟才出现?进口人声明显吗?

人声基本听的都是“国产”声,回家我仔细听听不多的几张进口人声碟
非常感谢shotchen兄帮助分析!
TOP
10#

从来就没有面面俱到的器材,照LZ自己评价,你这套器材已经算是很合格了。
换功放或换CD机,可以解决交响乐重播的部分问题,功放的改变会明显一些,但要改变人声,恐怕投入再多也达不到你的要求,因为不是这个气质。
多去听听其它器材播人声,特别是女声的表现,专门配一套人声系统,我觉得是正道。比重复投入在同一系统上折腾有意义得多。
最后编辑时光车间 最后编辑于 2010-08-16 16:45:5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