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战记(金宝12TC喇叭线听感在第4页) [复制链接]

查看: 17304|回复: 59
21#

百无聊赖之下请假走去海印相熟的那家音响辅件店,老板连忙开机相迎。一眼看去发现原来熟悉的那套音源换了,转盘是JADIS的低档CD机(说是低档,其实已经是许多牌子高档机的水平),解码是Digidesign 888/24,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牌子。一问之下,老板说原来那套美国名厂机好是好,始终在大动态下带些火气,线条稍粗,这套就没有这个问题。连忙端坐皇帝位细心聆听,但觉弦乐丝丝入扣,清丽中略带甜美;低频份量稍轻,但线条更清晰,鼓眼鼓皮,还有大提琴的琴弦、琴腔等历历在目,空间感和泛音恰到好处,是可以让人放松下来安心听音乐的好东西。
闲谈间说起在找解码器的事,老板说此机可以一试,我说先打开看看再说。反正只有我们两人,于是大家一起动手,卸下十数个小镙钉,揭开顶板一窥内里乾坤。只见里面铺满底板是一大块线路板,上面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装着十数个大大小小的集成电路,排线左穿右插;背板又是一整块线路板,装满各种各样的输出输入端子;面板又是整块包含显示和调整的线路板,左边侧板是一整块开关电源。这哪里象部HIFI解码器,比我家里的电脑主机还复杂!全IC运作,所有在无数网络、杂志上滚瓜烂熟的发烧元件一个也没有,会不会又是一个数码怪兽呢?
虽然如此,但与老板相识已久,心知其推荐必有道理。当下重施故伎,先拿回去听一个星期再说。合则付钱,不合则还机。出门时老板笑容有点古怪,我心想这次可能又中招了,以往每次看见这种笑容,结局都是要付钱了事,彼此的交情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笑容中建立起来的。
TOP
22#

回来接上旧有的线材开声,数码怪兽扑面而来,中高频冰冷生硬,低频无影无踪,跟在店里的表现差天共地。估计是原来的线材是为华韵DAC1这个低频兽配套的,整体偏薄,以高频和析力为重。于是换上库存的厚声电源线和数码线,全频马上均衡了不少,线条清晰,细节丰富,人声充满感情,动态和速度比以往都要优胜,分析力、音场、定位等都开始出来了。毕竟线材档次不高且不是为它准备的,音色还有点平淡,空间感、泛音等都还谈不上,但是比起单用路遥CD机来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而且此机对周边的东西十分敏感,线材脚钉等用上去立刻在重播上有所反映,可见潜力无限,调整进步的余地很大。在一旁玩电脑的LP也转过身来说:你这次买的东西不错啊,加进去后好听了很多,是不是很贵的呀,不贵的话就值了。哦对了,这段时间你的音响换了不少东西我知道你便宜货色看不上的哪里来这么多钱搞这些原来你真的学人家偷偷藏着私房钱小气鬼前几天叫你买多个手袋给我都不肯*#¥%&@……
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厂牌,资料少得可怜,只知道是专门制造电脑声卡的大公司,在专业领域内颇负盛名,似乎没有涉足家用HIFI,怪不得是这么的外观和内容。反正DCS、CHORD、英国之宝等知名HIFI品牌都有此类产品,加上表现良好,找个时间到店跟老板结了帐,我们的交情又加深了。
TOP
23#

好,既然如此,就下功夫搞好它,顺便也对整套系统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整,就从电源开始着手吧。
其实在电源篇里没有说明的是,从用两个古河一个禾宝到用三个古河之间隔了颇长时间,除了是让自己的身体和耳朵休息一下外,主要还是加紧时间出掉手头上剩余的东西,好让钱包也休息一下。
搞完电源,在解码下面放上乐林神木水晶大钉,整体分析力立马上了不止一个档次,线条清晰,中高频密度增加了,带些甜美和柔润。再用乐林电源线换下原来的TCM电源线,中低频宽松之余力度不减,份量、速度和控制力恰到好处,全频段一气呵成,最主要的是音色的变化,那种自然的音乐味丝丝飘逸出来。果然不出所料,这个解码自身声底十分中性,给什么就出什么,好,我喜欢。
调整告一段落,休息得也差不多了,三个月前去了九江,看到一台颇新净的THETA BASIC 转盘,开价也在自己承受能力之内。回来上网看过,出的人不多,心中有了底,一星期后再带朋友一起去,两人一唱一和,把老板哄得晕头转向的按我们的价格成交了。可惜是BASIC,不是BASIC II。
回来换下路遥CD机,THETA出名的中低频果然名不虚传,改电源(见电源篇),换数码线(下一篇会细说),终于将其驯服下来。这时的THETA BASIC 转盘在各方面都比路遥ROTEL RCD-975 CD机胜出一大截,音场定位稳如泰山,全频流畅自如,高频稍暗但甜美,线条稍粗但有真实感;中频厚实直白,清晰明了,人声充满感情和活力;低频宏浑有力,收放自如,速度和规模都不错。郑京和《骷颅之舞》的弦乐合奏,一大片一大片的动人心弦;张学友的《15周年》中气十足,感情丰富;蔡琴的《机遇》稳重大方,甜美圆润,整体感觉宽松大气,模拟味十足。我试过换回路遥CD机,当初觉得很甜美舒服的中频,现在只觉含糊不清,乐器形体模糊,高频暗淡,低频软弱,连忙换回来打包入仓。
TOP
24#

系统的高频延伸始终还是差一口气,独奏小提琴的表现始终还是不能突出,泛音和空间感总是有所保留,《童话》的女声带点成熟沧桑。杂志评论说THETA BASIC低频稍过浓影响到高频的份量和延伸,BASIC II则在这方面作了改良,可惜我找不到。前几天试用金宝12TC喇叭线,改善明显。
PS转盘的内部与THETA BASIC 转盘据说一模一样,似乎确实如此,但是后者的机身扎实很多,价格高差不多一半。我虽然都用过,但是使用的搭配不同,有何差别不敢肯定。记忆所及,后者在低频上要稍胜一筹。香港《发烧音响》96年周年特刊曾经评论过前者,说其声底偏薄,适合搭配同厂厚声解码。但是后者从来只有说其低频庞大,没有提过薄声。同样的内容可以搞出完全不同的表现,实在厉害。
顺便说一下我的LP组合,Thorens多能士 TD160Super唱盘  + SME 3009唱臂 + Shure M97x 唱头+ 欧博 PM-1 唱放,此组合用了近三年,表现稳定,我的要求也不高,所以也没有怎么去搞它。现在唱放用的是一对大盾12AX7,全面大气,我已经很满意了。
PS:路遥ROTEL RCD-975 CD机是我玩音响以来唯一衷心认为超值的器材,只是在与THETA BASIC 转盘这个极不相称的对手同作转盘比较下才惨败收场。但是这机如果去认真搭配,无论是做转盘还是做一体机相信都会有良好表现,比近年的低档CD机胜出不是一点半点。此机早已断市,我这台也不打算出,所以在这里为它宣传一下也无妨。
音源篇到此结束,下一篇是线材篇。
TOP
25#

好文章顶楼主!
http//www.shqinghao.cn
TOP
26#

写的不错先顶下慢慢看
TOP
27#

顶起,学习!
TOP
28#

上一张解码器的照片

就是这样的了,一点也没有HIFI的感觉,但是实力不容小看。
解码器照片.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6/1 21:20:41 上传)

解码器照片.JPG

TOP
29#

回复 15# 细钊 的帖子

王生你好,我就是陪同另一烧友买下兄台的PS转盘的,回来后我也忍不住入了一部PS转盘呵呵,很好玩的一部转盘
TOP
30#

线材篇

(一)喇叭线
这是最后试听的,但是在题目里面已经一早说有,所以就先拿出来了。这样也好,起码记忆犹新。
几年前将喇叭线换成AQ CV6 DBS,中性温暖略为厚重的表现很对自己口味,稍低音量下也能有足够的中低频,人声润泽绵密,看DVD时也有些爆炸效果,很是适合一家人同时聆听(指的是我在皇帝位喝茶看书,LP在一角玩电脑,女儿在房外厅里做作业)。比起原来的XLO 参考2号,除了低频速度和力度稍有不及外,整体表现更加全面,更加适合这个14平方的房间。
系统各个方面都调整得差不多了,综合表现还是差那么的一些高频延伸和线条,空气感和泛音等总是有些意犹未尽。目光自然就投向一直没有动过的两个地方。前后级之间的信号线是决定音色的关键,目前在用的TCM温暖平和,很好地维持着整体的平衡,不宜随便换,不然的话又要全部再调整一次,我可受不了。那么看看喇叭线吧,单支铜的结构据说对高频延伸有所限制,似乎是问题所在,换换试试。
38度半许兄的金宝12TC喇叭线很快引起我的兴趣,对许兄这个人和金宝这个线材品牌都有相当的信心,当下便商请许兄发两对过来试听几天。
为什么不选择AQ更高档的喇叭线,我是这样考虑的:AQ铜喇叭线的基本结构都一样,分别只在芯数和铜质,而且越高档的型号在中低方面的表现越出色,对改善高频帮助不大。除非我改用AQ银喇叭线,可那是天价啊,我哪里承受得起!?金宝的线材种类比AQ还多,也是业界中数一数二的牌子,声音表现有着自身明确的风格特色,中高频正是其优势所在,12TC据说是改良了以往低频薄弱的问题,那就更值得一试了。至于其他牌子的喇叭线,心中无底,又没有如许兄般先试后买,不敢乱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