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 《马四》—— 世上最美的坟墓 [复制链接]

查看: 12913|回复: 82
41#

马的音乐说白就是痛苦的宣泄.
TOP
42#

原帖由 书架箱 于 2010-4-15 8:14:00 发表
我不认同这样的评论,不管评论家怎么看待这部作品,最终关键的是你在聆听中听到了些什么。
如果我们怀着疑惑,反讥甚至不屑的世故去认识一部作品,庆幸自己没有被虚伪的马勒所骗,那么我们聆听音乐到底为了什么呢?想表明自己的洞察力?

看到虚伪的同时,也许只是折射了自己。


有些人爱看门道,有些人爱看热闹,各依自己心智能力和艺术修养,本无可厚非。不过,什么时候也轮不到看热闹的对看门道的冷嘲热讽。所谓“看到虚伪的同时,也许只是折射了自己。”这种话苍白无力尚在其次,关键是说这话的人同时又折射了自己的什么呢?

艺术家需要洞察力,欣赏、评判艺术难道就不需要了吗?!事实上,现在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不是能力和洞察力的问题,而根本是连起码的艺术批判的意识和勇气都丧失了,仅仅是追星族式的盲目崇拜似乎就足够他们满足某种优越感了。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43#

音乐都是个人寄托下的幻想
不否认性的事实,但是有些朋友是把他当作自己的纯洁花园.
所以人们一直说真相是社么,哪怕MAHLER告诉你,你也难以接受而已.还是保留自己的想象把,大体的能抓住就OK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44#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10-4-15 15:5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书架箱 于 2010-4-15 8:14:00 发表
我不认同这样的评论,不管评论家怎么看待这部作品,最终关键的是你在聆听中听到了些什么。
如果我们怀着疑惑,反讥甚至不屑的世故去认识一部作品,庆幸自己没有被虚伪的马勒所骗,那么我们聆听音乐到底为了什么呢?想表明自己的洞察力?

看到虚伪的同时,也许只是折射


所谓“看到虚伪的同时,也许只是折射了自己。”这种话苍白无力尚在其次,关键是说这话的人同时又折射了自己的什么呢?”


赞成bodyheat此处的评论!

TOP
45#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10-4-15 1:04: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10-4-15 0:51:00 发表
您多虑了,就是对兄的签名感兴趣。马勒不是我的偶像,就是喜欢听而已。我的偶像是我的ID。呵呵。
她是我老师的老师的老师的太太,当然后来离婚了。您知道他是谁。


哈哈^^你老兄才是一地地道道的“御姐儿控”,再加上马勒情怀,那你跟cj可有的聊啦~~~


当然,CJ大侠是我尊敬的资深乐迷,常常在音乐厅里向他讨教。
TOP
46#

说实话,这部交响曲我只听到了自然、美、思念与向往,虽然有些许阴郁。这是马勒最简洁的作品之一了。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10-04-16 00:24:45
TOP
47#

原帖由 jshakszx 于 2010-4-15 9:04:00 发表
昨晚和马勒在酒桌上喝酒,作陪的还有莫扎特,小莫讲了7、8个荤段子,什么扣肉、医院B超、近视眼、扒灰系列等等,给一桌俗人乐的。唯有一人没笑—马勒,他在一旁琢磨自己的生死辩证法呢-未知死耶知生?-未知苦耶知乐?。


兄的笑话有意思。我写过莫扎特与马勒的长篇对话,也是胡诌之语。
http://www.douban.com/note/64374587/
http://www.douban.com/note/64376384/
我一直没有发现马勒音乐在谈生死,可能我音乐水平太低是菜鸟。
我倒是认为,马勒音乐在探索音乐表达上的一些可能性。就像某些新人忽然发现了某种技巧而巴不得全部用上,最后发现这些技巧还是挺管用而被后来人模仿。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10-04-16 00:51:59
TOP
48#

3相对7还容易理解点。当年听MAHLER入门花了3年,就是因为第一次就听7.。。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不知所云。SOLTI他老人家到一只所最喜欢7的。哈哈
我突然间就感觉到4与7的关系!但是现在难以组织语言描述。大家多对比感觉下--私下的梦,简直一个是第一幕,一个是第二幕。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10-04-16 09:59:05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49#

回复 47# alma 的帖子

你的豆瓣我收藏了
TOP
50#

刚起床,趁着还没完全清醒再胡说几句。2002年我去峨眉山,那是我第三次去了,很幸运,这次居然看到了传说中的佛光,真是人间奇景。看看周围的游客,有的欢呼、赞叹,有的默然、凝眉思索,各种各样的表情皆有之。我突发奇想:在这大自然的美景面前感动和陶醉的人是享受型的;而分析这种自然奇观产生的各种气象条件和成因的的人是研究型的(好像有点无趣哦);而进一步感叹这种人间美景是如此的短暂和易逝的人则多少有点自虐(还有点冒傻气哦)。马勒属于哪一类呢?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