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何须懂?”--这位专家的观点大家认同吗? [复制链接]

查看: 7033|回复: 33
31#

周老师说的,是听音乐不需要懂得乐理。

他的讲座,说的一定比较长,要读吓跑很多人

简单说:喜欢听到有感觉的音乐,无需学。

写的好的音乐,一听就会有感应,越好越多人有感应。
伟大的音乐,不但有感应,还可以悟出人生道理。

写的好不好,是音乐家的任务。

当然,越懂得多音乐的元素、技巧,欣赏的越有劲, 但不是必须懂的。
TOP
32#

什么叫“懂”什么叫“不懂”?

音乐的作用是娱乐,是抚慰人心,是传达情绪,音乐有固定的答案吗?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感情经历不同生活,生活阅历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所以音乐是不存在固定的答案!既然没有固定的答案,那么如何才算“懂”或是“不懂”?
音乐满足的个体的需求,其实只要自己喜欢,能够引起心中的共鸣,简单的说,如果你从中感觉到了欢乐或激动或悲伤或舒缓的意味,那么你就是“懂”了,不管你是田边的老农,或是精通乐理的教授,也没有关系,只是欣赏的角度不同而已,如同美食家与大厨,你说他们谁更“懂”得美味呢?
那么不喜欢的音乐呢?既然不喜欢哪又何须要“懂”呢?也许多听听,有了感觉,自然也就“懂”了。
现在所谓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当年的流行音乐,当今的流行音乐百年后没准也会成为那时的古典音乐,那时的人们也许也会问同样的问题。。。你听“懂”了吗?
TOP
33#

有些道理却又不完全正确。有点象古龙的小说中说的武术境界一样,大意是:一个学刀的人一开始什么招数都不会,然后是学些皮毛会些套路。再后来就是精通,不需要固定的招数就能随意发挥。更高的境界是手中无刀心中有刀,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刀,心中也无刀。
什么都不懂的人和懂得太多的人表面上是一样的,而实际上却有质的不同。
人的一生有开始也有结束。来时什么也没有,去时也不能带走什么。但人生之所以精彩,就在于这短暂的一生中不同的人演绎了不同的故事。
主讲者能讲出那么多的道理,在于他经历了,也思考了,最后感悟了。你觉得他和普通的爱乐者一样吗?
TOP
34#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0-3-19 13:12:00 发表
有些道理却又不完全正确。有点象古龙的小说中说的武术境界一样,大意是:一个学刀的人一开始什么招数都不会,然后是学些皮毛会些套路。再后来就是精通,不需要固定的招数就能随意发挥。更高的境界是手中无刀心中有刀,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刀,心中也无刀。
什么都不懂的人和懂得太多的人表面上是一样的,而实际上却有质的不同。
人的一生有开始也有结束。来时什么也没有,去时也不能带走什么。但人生之所以精彩,就在于这短暂的



言之成理

你说的是学武功。


看武功,不需要学,看得过瘾就行。。。。(当然越知道多些,越过瘾)



周老师在欣赏不知名的音乐的时候,跟所有人的标准一样:有否感动。(当然,他自然而然的运用乐理知识来听,那是他身份混淆的结果,情有可原但不是正常。不过还是先要觉得感动才对。)

老师在分析音乐时,他需要用他懂得音乐理论,也最好收集作品的材料。。。等等。
那么他是需要懂音乐才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