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廉价方案处理听音室感兴趣的朋友请进 [复制链接]

查看: 63966|回复: 168
31#

原帖由 海涛123 于 2010-2-2 19:28:00 发表
环境不错。

亥姆霍兹共振吸收器处理低频,中高频为卦限式吸收处理,是相对最简单、最廉价、最有效的吸收处理方法,实践证明实际效果的确很好。

那么近,自己去听听(环境处理)效果吧,吹水完毕O(∩_∩)O。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0-02-02 19:57:25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2#

原帖由 summit 于 2010-2-2 21:21:00 发表
是啊,广州的房间高度普遍不够,35cm,太奢侈了。。。。郁闷

2.75m应该有吧。

低频吸收处理需要足够大容积的密闭空腔,空腔内填充吸音棉可提高吸收效率,同时还可略微调(降)低一些吸收峰频率……

房间净高2.85m左右,原来建议韩兄穿孔板内空深度不小于35cm,以便获得较低的低频吸收峰,确保低频吸收处理效果。

但是后来韩兄和韩夫人都担心太矮了会感觉压抑,最后内空深度改为31cm左右。前天晚上韩兄自己都说了,再低10cm都没有问题。但是生米已经煮成熟饭,来不及了O(∩_∩)O!!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3#

原帖由 造韵 于 2010-2-3 3:33:00 发表
顶松香味兄!只可惜我懒,我的顶还没有钻呢,还没有设计出图案来呵呵

环境处理好了,器材才能获得充分发挥,音质音色整体表现将会大幅度提高,类似重金升级器材且比升级器材更保险。造韵兄放着那么好的基础条件不动,实在浪费可惜!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4#

原帖由 yavis 于 2010-2-3 14:28:00 发表
有人试过硅藻泥吗?

从产品介绍看,主要是用于室内环保型装修材料,
http://www.dajiny.com/ShowClass3.asp?Classid=13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5#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0-2-2 17:31:00 发表
亥姆霍兹共振吸收器处理低频,中高频为卦限式吸收处理,是相对最简单、最廉价、最有效的吸收处理的方法,实践证明实际效果的确很好。

亥姆霍兹共振吸收器处理低频我已经多次介绍过了,这里介绍一下卦限式吸收处理原理。

卦限式吸收处理原理是根据马大猷教授的“卦限消声室”结构原理设计的一种仅仅针对中高频吸音处理方法,也是一种相对最简单、最廉价、最有效的吸收处理方法。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音频声学实验室的“卦限消声室”,净空间为3.6×3.2×3.4立方米。是马大猷教授在一般消声室的基础上,利用矩形管中用两邻壁做吸声处理使管的有效尺寸加倍的原理,提出来的特殊设计。它只是在三面(天花板和两邻壁)做吸声处理,另外两壁和地面分别用瓷砖和水磨石,形成三个全反射面。这个消声室在构造上等于一个8.0×8.0×8.0立方米的全消声室的八分之一。如果声源或接收点正在三面镜子的交点上,在声源和接收点之间就只有直达声而没有反射声或反射声非常弱,和全消声室完全相同。

但是普通听音室吸收处理实在不可能做到和消声室一样,因为要吸收处理中低频并不容易,而仅仅挂上落地窗帘,就可以相对有效地吸收处理中高频。因此,听音位前后挂上落地窗帘,与穿孔板吊顶(对中高频同样有一定吸收效果)合作工作,就形成了“中高频卦限式吸收处理器”,而两侧墙和地面三个全反射面就可以“放宽处理要求”了。虽然两音箱“声源”不在三个全反射面交汇点上,但是“皇帝位”却可以在三个全反射面交汇点上或反射面交汇点附近,实际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重要补充说明:

1、亥姆霍兹共振吸收器处理低频,中高频为卦限式吸收处理,是相对最简单、最廉价、最有效的吸收处理方法,实践证明实际效果的确很好。


2、本室内声学处理方案之所以“廉价”,是因为采取的声学处理的“方法原理”提供了“廉价”的方法和条件,并非对处理效果进行妥协。不要误解为“廉价”就是声学处理“效果不好”!!

3、听音室面积“切割”规正的前提下,才能采用卦限式吸收方法。该方法对听音位前后都存在大面积玻璃门窗的环境处理特别有效(韩兄这里就是这样的),能使小小听音环境获得类似扩大了数倍体积的声学环境效果(理论上是扩大8倍),这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6#

回复 78# yavis 的帖子

硅藻泥的这些特征,本应该具有良好的吸音功能,但是如果“孔穴”太微小,空气就因“粘滞系数”太高而不能“自由进出”这些“孔穴”,也就谈不上产生摩擦及能量转换吸收声能了。

大多数木质材料例如木板,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孔穴”,加以高(气)压试验,它们是透气的,但是通常吸音能力并不强,就是这个原因。

波动的空气————能“自由进出”孔穴————产生摩擦进行能量转换————才能吸收声能。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0-02-03 23:30:08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7#

回复 77# MBL1521 的帖子

正方形的房间是不适合做听音室的,如果面积比较大,如25平方米以上,还是可以经过处理获得非常不错的效果;面积达到36平方米以上,还是建议先进行“砖墙切割”后处理。当然,如果使用的是大音箱就不要“切割”了。环境处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0-02-03 23:49:19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8#

原帖由 帮忙退烧 于 2010-2-3 13:40:00 发表
松香的帖子要好好拜读滴呵呵

客气了,谢谢顶贴!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9#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0-2-4 0:05:00 发表
请教松兄,采用卦限法,对小房间做听音室是否有很大帮助?

理论上是的。但是“小”到摆位都成问题的环境,意义就不大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0#

原帖由 玩. 于 2010-2-4 12:32:00 发表
好是好,不过应该可以搞美观些,这个样子跟毛坯差不多,还有啥情调,心情?

目前看上去是比较“土气”,在不影响听音环境吸收处理效果的基础上,应该可以做得美观些的,怎么搞呢?留给大家自己发挥吧!有好建议也欢迎交流。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