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廉价方案处理听音室感兴趣的朋友请进 [复制链接]

查看: 63916|回复: 168
21#



第二种摆位:受两侧墙反射影响相对降低,声场声像定向感良好,聚焦相对也较好。是目前采用的摆位。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2#



原来的听音位(基本靠后墙);






现在的听音位(向前移动了一米多)。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0-02-02 13:55:36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3#

该听音室处理方案(中高频为卦限式)说明及实际效果小结
(预留位置,晚上有时间再完成作业)

亥姆霍兹共振吸收器处理低频,中高频为卦限式吸收处理,是相对最简单、最廉价、最有效的吸收处理方法,实际效果证明的确很好。

亥姆霍兹共振吸收器处理低频我已经多次介绍过了,这里介绍一下卦限式吸收处理原理。

卦限式吸收处理原理是根据马大猷教授的“卦限消声室”结构原理设计的一种仅仅针对中高频吸音处理的方法,也是一种相对最简单、最廉价、最有效的吸收处理方法。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音频声学实验室的“卦限消声室”,净空间为3.6×3.2×3.4立方米。是马大猷教授在一般消声室的基础上,利用矩形管中用两邻壁做吸声处理使管的有效尺寸加倍的原理,提出来的特殊设计。它只是在三面(天花板和两邻壁)做吸声处理,另外两壁和地面分别用瓷砖和水磨石,形成三个全反射面。这个消声室在构造上等于一个8.0×8.0×8.0立方米的全消声室的八分之一。如果声源或接收点正在三面镜子的交点上,在声源和接收点之间就只有直达声而没有反射声或反射声非常弱,和全消声室完全相同。

但是普通听音室吸收处理实在不可能做到和消声室一样,因为要吸收处理中低频并不容易,而仅仅挂上落地窗帘,就可以相对有效地吸收处理中高频。因此,听音位前后挂上落地窗帘,与穿孔板吊顶(对中高频同样有一定吸收效果)合作工作,就形成了“中高频卦限式吸收处理器”,而两侧墙和地面三个全反射面就可以“放宽处理要求”了。虽然两音箱“声源”不在三个全反射面交汇点上,但是“皇帝位”却可以在三个全反射面交汇点上或反射面交汇点附近,实际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0-02-02 18:32:11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4#

原帖由 reedliao 于 2010-2-2 14:17:00 发表
这个脚架……

真的太差,主人已经准备更换它。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5#

吊顶用的是国产9层胶合板,厚度约10mm。顶顶要求坚实,不易震动,这样才能使“亥姆霍兹共振吸收器”安静地工作,吸收效率才有保证。内部填充“太空棉”约100公斤/24平方米。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0-02-02 14:34:04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6#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0-2-2 14:44:00 发表
松兄对普通的全频吸收好像已经很熟络。是否考虑研究1/4波长吸收方案?

亥姆霍兹共振吸收器处理低频,中高频为卦限式处理,是相对最简单、最廉价、最有效的吸收处理方法,实际效果证明的确很好。1/4波长吸收方案我还不太熟悉,估计成本较高。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7#

原帖由 GL牛魔王 于 2010-2-2 14:38:00 发表
哦!韩老师住几楼啊, 我打算在二楼做听音室,担心胶合板不会受潮膨胀变形吧。

也是在二楼,我的听音室虽然在四楼,处理方法、使用材料都基本相同,但是已经11年了,基本没有任何问题。我的听音室老兄是熟悉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

亥姆霍兹共振吸收器处理低频,中高频为卦限式吸收处理,是相对最简单、最廉价、最有效的吸收处理方法,实际效果证明的确很好。

亥姆霍兹共振吸收器处理低频我已经多次介绍过了,这里介绍一下卦限式吸收处理原理。

卦限式吸收处理原理是根据马大猷教授的“卦限消声室”结构原理设计的一种仅仅针对中高频吸音处理方法,也是一种相对最简单、最廉价、最有效的吸收处理方法。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音频声学实验室的“卦限消声室”,净空间为3.6×3.2×3.4立方米。是马大猷教授在一般消声室的基础上,利用矩形管中用两邻壁做吸声处理使管的有效尺寸加倍的原理,提出来的特殊设计。它只是在三面(天花板和两邻壁)做吸声处理,另外两壁和地面分别用瓷砖和水磨石,形成三个全反射面。这个消声室在构造上等于一个8.0×8.0×8.0立方米的全消声室的八分之一。如果声源或接收点正在三面镜子的交点上,在声源和接收点之间就只有直达声而没有反射声或反射声非常弱,和全消声室完全相同。

但是普通听音室吸收处理实在不可能做到和消声室一样,因为要吸收处理中低频并不容易,而仅仅挂上落地窗帘,就可以相对有效地吸收处理中高频。因此,听音位前后挂上落地窗帘,与穿孔板吊顶(对中高频同样有一定吸收效果)合作工作,就形成了“中高频卦限式吸收处理器”,而两侧墙和地面三个全反射面就可以“放宽处理要求”了。虽然两音箱“声源”不在三个全反射面交汇点上,但是“皇帝位”却可以在三个全反射面交汇点上或反射面交汇点附近,实际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0-1-31 12:12:00 发表
韩兄的听音室正式启用了,昨天晚上我和几个朋友(包括名琴lp)去听了,同样“垃圾”的器材,却让所有到场的朋友一致给以了较高的好评和充分肯定。粉丝兄该去听听的。

名琴也自言自语说:要搞环境处理了,好啊!恭喜“现场教育”终于有点“开窍”了O(∩_∩)O

感受感受环境处理的重要性吧,二十多平方米的听音室环境处理仅仅两千多元基本搞定!![/s

效果好不好?我们说的也不一定非得算数,自己去听听看自己是否认可最好。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0#

卦限消声室——相关免费资料连接如下: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 ... 808021570996_3.html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