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教下高手们,换个墙插,就能让系统有人耳可以识别的区别吗? [复制链接]

查看: 116526|回复: 379
81#

换个墙插之类的东西,声音会有些微改变(注意,是改变,不一定是改善)
有的人听得出来,有的人可能就不太敏感,这都正常
我自己也用很不错的插座,比如WATTGATE 381,Oyaide之类的,但我就属于对这些变化不太敏感的那类人.
我认为没必要神话这些配件的作用,换个插座系统声音就提高了三成四成,这就有点扯了,没可能的.自己骗自己而已
另外:拉专线的好处确实大于换个插座或换条线
最后编辑mackiel 最后编辑于 2009-12-26 13:55:05
TOP
82#

原帖由 难忘的战斗 于 2009-12-26 9:24:00 发表
我在工地上干超大吨位构建的运输安装,有如下一些实践经验(全部是实际发生过的,非推测),可以用在音响上:
1、当构建上一个陡坡上到半道上不去时,换一根更大的电缆线就可以上去。线缆绕在一起电机没力,线缆排开电机力气更大。
2、所有的接头和空开线缆质量,在空载时设备显示电压正常,但在设备启动后,质量差的空开、插座明显显示出工作电压不足,所以我们的大插座和空开漏电保护必须用质量好的。最严重的一次,所有接头检查都好,表测电压都正常,但设备直接不启动,最终检查是插头表面氧化接触不好,启动电压不足设备自动抗拒启动。
3、再好的铜电缆,都比不过工地架线过来的一般铝线,大型号的铜拖地电缆超过200米,电压降超过架空线路1000米的电压降。据电工口头讲,电缆里面三线距离排列太近,互感影响,电压降非常明显。所以拖线板不是很好的选择,它其实就是个小电缆前面带的插座。
这些不用耳朵听,是现场用眼睛看的,很形象,供大家参考。

说得好!!顶顶难忘的战斗兄。其实:

1、当构建上一个陡坡上到半道上不去时,换一根更大的电缆线就可以上去。线缆绕在一起电机没力,线缆排开电机力气更大。

是因为线径小内阻大,“线损”高,电机不能获得足够的电功率。线缆排开可降低导线“感抗”,有利于散热(一般情况,温度升高导线阻抗增加)。

2、所有的接头和空开线缆质量,在空载时设备显示电压正常,但在设备启动后,质量差的空开、插座明显显示出工作电压不足,所以我们的大插座和空开漏电保护必须用质量好的。最严重的一次,所有接头检查都好,表测电压都正常,但设备直接不启动,最终检查是插头表面氧化接触不好,启动电压不足设备自动抗拒启动。

插座和空开漏电保护质量好的内阻小,感抗小,接触阻抗小,电流传输“顺畅”;质量差的则反之。

3、再好的铜电缆,都比不过工地架线过来的一般铝线,大型号的铜拖地电缆超过200米,电压降超过架空线路1000米的电压降。据电工口头讲,电缆里面三线距离排列太近,互感影响,电压降非常明显。所以拖线板不是很好的选择,它其实就是个小电缆前面带的插座。

“线损”与电压高低息息相关,电压高“线损”小;电压低“线损”大。所以远距离传输通常使用高压电。“空架线”一般传输的是高压电,拖线板铜电缆传输的是220V相对低压的工频电。实际上还是一个“线损”问题。

这些不用耳朵听,是现场用眼睛看的,很形象,供大家参考。

眼睛都能够看到的现象,耳朵怎么会听不出呢?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9-12-26 14:06:46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3#

原帖由 难忘的战斗 于 2009-12-26 9:24:00 发表
我在工地上干超大吨位构建的运输安装,有如下一些实践经验(全部是实际发生过的,非推测),可以用在音响上:
1、当构建上一个陡坡上到半道上不去时,换一根更大的电缆线就可以上去。线缆绕在一起电机没力,线缆排开电机力气更大。
2、所有的接头和空开线缆质量,在空载时设备显示电压正常,但在设备启动后,质量差的空开、插座明显显示出工作电压不足,所以我们的大插座和空开漏电保护必须用质量好的。最严重的一次,所有

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回帖,支持这样高质量的回帖,谢谢。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84#

“再好的铜电缆,都比不过工地架线过来的一般铝线”是一种误判,它们在传输中“实际线损”大小的事实,是因为工作电压高低不同决定的,并非“铜电缆比不过一般铝线”,这一点要注意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5#

我刚刚换了排插,感觉和墙插效果差不多,甚至要更好更宽松些,型号是CSE-C66S-------
TOP
86#

原帖由 难忘的战斗 于 2009-12-26 9:24:00 发表
我在工地上干超大吨位构建的运输安装,有如下一些实践经验(全部是实际发生过的,非推测),可以用在音响上:
1、当构建上一个陡坡上到半道上不去时,换一根更大的电缆线就可以上去。线缆绕在一起电机没力,线缆排开电机力气更大。
2、所有的接头和空开线缆质量,在空载时设备显示电压正常,但在设备启动后,质量差的空开、插座明显显示出工作电压不足,所以我们的大插座和空开漏电保护必须用质量好的。最严重的一次,所有

  谢谢,实践出真知。 原理上更好的导体能有更好的电传导质量,这个我不怀疑。我是感觉插座这里实在太少了,不过是一点点导体,就能对声音产生那么明显的差异不明白。
  另外我也没有把音响当玄学,但是有科学理论的支持是更好的方式。小弟用笔记本做听音测试,http://www.klippel-listeningtest.de/lt/instructions.html 这个, 在第一个OCTAVE测试我只能听到-24db,但是在“terz” 这项我能做到最高成绩。 OCTAVE C这项我有很难听出,证明一个人的听力好,并不是证明他对所有类型的声音分辨力都好。我才觉得可能是我自己在某方面木耳,所以来这里请教的。
  楼上的XD多次帮忙,谢谢!另外请问什么样的器材能反映出插座或者电源拖板的差异的?
TOP
87#

原帖由 atcxzc 于 2009-12-25 23:3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清蒸基尾虾 于 2009-12-25 8:06:00 发表
LZ,你的听感跟我的一样,我拉了专线,换了禾宝插,和我原来的公牛盲听,很惭愧,也没听出区别。刚开始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但我认为是心理作用,PK了N次,没区别!有些DX换了好插座,不知和原来PK过没有,假如没有的话我认为是心理作用。我对信号线和喇叭线和脚钉的听感是很灵敏的,但对电源线持怀疑态度,我实在

听不出电源的区别算白花?你也真是搞笑,难道能听出电源线区别就算玩好了?其他系统我是没对比过,最起码我的系统对电源线不感冒。
TOP
88#

回复 86# 渔夫之宝 的帖子

呵呵,你这个测试,我和我老婆都试过。我不行,我老婆不行。
音乐是感性的东西,不要拿数据来说明一切,我请问,海飞丝的《卡门》和穆特的《卡门》哪个好?你没听过,你永远不知道。前面有很多DX给了你听感,你为什么不相信呢?
很多东西需要你自己尝试,别人只是给你实际的经验和发展的建议,但不要指望老烧们陪你玩,要知道,很多时候,你的一些论点不是在探讨问题,而是在玩人............玩器材是正道,被器材玩也是正道,但被人玩..........就是悲哀了
TOP
89#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12-26 13:58:00 发表
“再好的铜电缆,都比不过工地架线过来的一般铝线”是一种误判,它们在传输中“实际线损”大小的事实,是因为工作电压高低不同决定的,并非“铜电缆比不过一般铝线”,这一点要注意哦。

是这样的,大家没有形象理解我的意思!
工地的变压器位置是固定的,我做的桥梁安装工作,一座桥约2000米长,从这头一直往另一头安装,电力线路要顺着桥边往前架,如果用工地铝线四线用低杆架过去1000米,电压还行,但如果用我的大铜电缆拉300米,电压就很差了。电工讲都是这样的,尽管我的电缆线很粗,但几个线排在一个胶管里,电压降很大,他的架线虽然线质量一般,但几根线之间的距离都在30CM以上平行排列。
器材:音源:WADIA 581、STUDER A730、YBA CD1、EMT981、多能士LP等
功放:马兰士7、8、JADISI DA50、老关211、达萧前后级、BELL胆机、西门子胆机、ALTEC1590B等
箱子:SP100、西湖LC6.75、B&W805、SPENDOR BC1、乐爵士5/9、3/6、查特维尔PM200、EV SIX、JENSEN 1200XL等
TOP
9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