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上了coda 33.0后级,推单拿声学m3。(继续谈这套另类的无... [复制链接]

查看: 67217|回复: 180
151#

回复 150# c4 的帖子

下面是我发在《音乐与音响》论坛的简单感受:

展会我听过两次,展会前一天晚上和展会当天下午。 (482字)(混混 1-3 14:38 阅读 6)
前一天晚上感觉不错,第二天下午更好。实话说,瑰宝的箱子本不是我的杯中茶,心里的结源自那elac的高音单元,我还是更习惯软球顶高音。但是,我听到的声音让我感到意外的好-声音的密度、厚度、场面、低频都很好,而且很均衡。比我现在的口味,稍显一点硬,但是无碍大局,且箱子和放大器感觉都是新的尚未熟化。展会下午的声音更加顺耳。这种声音,系统中每个环节都有贡献。这种风格很朴实,和我自己器材风格类似。

黄先生摆位功夫了得,神奇木块也的确有神奇的地方。不过,我耳力有限,有些妙处我还没有明显的感觉。
简单听音乐
TOP
152#

回复 149# 混混 的帖子

继续我自己的话题,呵呵~

先说说系统中这款无源前级。和通常的无源前级一样,纯净和丰富的细节应该是无源的共性。也就是这些相对于有源的先天的优势,使我的系统在透明度、细节、质感上较从前有较大的优势,也可以说是有些资本。搭配无源,再通过超低分频,因为有上述的资本,即便有些缺失,较以前在质感、细节和透明度上还是很不错的。而通过分频带来的整体感的加强是非常有价值的改善。这种连接超低方式目前是最适合的了。倒是两种信号线谁前谁后着实让我花了几天切换对比了几次。

目前用的连接超低平衡信号线都是4k多价位档次的,也算比较实惠的选择。audience conductor平衡信号线,我对比过银彩sq88,结果相当令人兴奋。相对于slinkylinks,它凝聚,快速,但是宽松方面差一些。conductor在前,声音密度高,速度快,很过瘾,但是有时候欠一点松弛和惬意的感觉,且高频稍亮;slinkylinks在前,柔和松弛,高频在不经意之间传递了应有的细节,虽然对于一些发烧友来说,高频似乎意犹未尽,但是这似乎更接近我前面提到的那场现场的听感 - 小提琴不抢,但是细节并不缺失。反复变换3次,历时一周多,最后确定了后一种接线方法。说到这,我有个很个人的感觉,恐怕多数发烧友不一定认可。那就是,线材不能说不重要,不能凑合,但是如果器材搭配到一定程度,主要是平衡度基本差不多的时候,更贵价的线材可能会显得性价比严重下降。

目前该做的,就是边听音乐,边煲这台后级。等dac2来了,再继续谈。
简单听音乐
TOP
153#

还是忘记说了另一点关于无源的感受。

首先,无源是很依赖系统的前级 - 并非所有系统都适合。但是一旦用对了,它的优点几乎难以替代。所谓用对,我感觉首先是认可纯净无染的音色和繁多的细节以及那种真切的感受, 其次是整套系统有足够的动力,包括前端有足够的输出以及后级足够的驱动力。听惯无源,你甚至会感到某些顶级前级多少都有“吃”掉细节和改变声音的情况,然后你可能用高度透明的材去追求细节。这样得到的细节也不过是“幸存”的细节了。
最后编辑混混 最后编辑于 2010-01-05 13:29:08
简单听音乐
TOP
154#

CODA演示会现场照片


最后编辑zmhifi 最后编辑于 2010-01-05 19:49:55
TOP
155#

昨天给33.0换上了下岗数年的第一代ps audio statement(巧了,就是上图中那条粗电源线),换下了audience powerchord e,声音更庞大,圆润。高频灵气稍差一线,但是整体的感觉更好。看来下岗的还是有再出头的机会。
简单听音乐
TOP
156#

混混,我看这起不来了!
TOP
157#

别顶了吧!
TOP
158#

1月2日到了北京听过了,但感觉不太理想(我的要求)有些蒙吧!(解析力不理想)可能新机器的因!
TOP
159#

别逗了,单拿的粉磁喇叭不玩电分是根本不行的,这种喇叭小声听不见,大声吓死人,老烧是不会玩的
TOP
160#

好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