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关RCA的living stereo系列和red seal系列区别,请行家指点 [复制链接]

查看: 8305|回复: 48
31#

hyben兄专业啊!令我等大长见识,多谢多谢!!!!
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
TOP
32#

巴特沃兹or切比雪夫?
hehe, kidding..
最后编辑挠挠 最后编辑于 2009-10-21 00:35:08
TOP
33#

原帖由 挠挠 于 2009-10-21 0:30:00 发表
巴特沃兹or切比雪夫?
hehe, kidding..

咔咔 这个也是专业人士 呵呵
还有贝塞尔、考尔 ……
http://shop36036486.taobao.com/
TOP
34#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09-10-20 21:51:00 发表
HYBEN兄果然是搞技术的,对各种理论讲解的把握程度很高.要坚定不移的向您学习/

还是兄做市场的好,屁股照收到了,兄的屁股比我大多了 咔咔 还是做市场好啊!
http://shop36036486.taobao.com/
TOP
35#

关于AD转换器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其实对于16位的AD转换器理论上的准确位(NO MISSING CODE)只有15位,这是因为最后面那位是不准的,于是后来有改良型号把它进行改变于是NO MISSING CODE有16位了。比如ADS8507I 和ADS8507IB的区别。
其实从SONY的20BIT录音以及2088开始,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一来高BIT能保证的NO MISSING CODE有16BIT以上,二来采样频率的提升能有效地消除模拟前端的影响(上文提到的抗混叠滤波器等)。理论上会好点的,但是还涉及其他的因素,比如大家业已习惯了的厚重而高频其实有欠缺音色音色习惯,另外,电路上的运放和分立器件的选择也会对音色造成影响,2088就像是日本人做音响,日本人一天到晚在实验室里面,但是英国人一天到晚是在音乐厅,有时候理论是合理的东西,实际上确实莫名其妙,逻辑正确但是实际是出现问题,这种情况在实际的设备设计的时候我们经常遇到的。
http://shop36036486.taobao.com/
TOP
36#

HYBEN大师有一点本人欲和你探讨一下,日本人在音乐厅的时间和机会已经和英国人差不多了,英国人的产品往往是技术也妥协声音也妥协,就是选的平衡点较好。呵呵,日本人其实很知道要从哪里改善声音,只是技术上完成不了,其它国家也并未完成。
TOP
37#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09-10-21 9:37:00 发表
HYBEN大师有一点本人欲和你探讨一下,日本人在音乐厅的时间和机会已经和英国人差不多了,英国人的产品往往是技术也妥协声音也妥协,就是选的平衡点较好。呵呵,日本人其实很知道要从哪里改善声音,只是技术上完成不了,其它国家也并未完成。

日本人太认真了,其实不是技术上完成不了,是技术上完成的太好,呵呵
http://shop36036486.taobao.com/
TOP
38#

是完成不了,日本人的器材的声音也并非一无是处。就是不讨很多人的喜欢,但他们的产品在欧洲销售十分不错。
TOP
39#

原帖由 hyben 于 2009-10-21 9:17:00 发表
有时候理论是合理的东西,实际上确实莫名其妙,逻辑正确但是实际是出现问题,这种情况在实际的设备设计的时候我们经常遇到的。  

---很赞同大h这句;其实在社会科学领域莫不是如此,凡是和人怎么想挨边儿的。
那天翻刘汉剩十几年钱的榜单,他对TAS榜许多老录音转CD的东西,也认为差LP不少,但是转制因素居多,因为大部分出现在living stereo系列,不知他们在后来的SACD做的如何。
TOP
40#

原帖由 若飞公子 于 2009-10-21 10:17:00 发表
是完成不了,日本人的器材的声音也并非一无是处。就是不讨很多人的喜欢,但他们的产品在欧洲销售十分不错。

商品是技术、成本、主观感受和市场情况的妥协。当你只有几千块钱,又想听点舒服点的效果,你只能找日货。其实国人对日货的抵触跟历史、价值消费观和喜欢吃甜食有关。一台两千块钱的SONY的SACD播放器,人家的主销对象是欧洲呢,在我们看来,首先是想:这个价能好?实物到手,又发现机械结构怎么不高档啊,电路板怎么这么简单啊 等等。其实,人家欧洲为什么能买这么好呢,性价比!
好比买黄金,3个9和5个9的区别,但是相差的价格有多远呢。但是3个9的音响是千元级,5个9的是千万元级别。当你追求那剩下的0.99%的效果而要多花了一万倍的价格的时候,你发烧了。
http://shop36036486.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