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年…那月…那些音符“之1” [复制链接]

查看: 37754|回复: 288
101#

      就戏剧而言,中国特点的歌剧“多么别扭呀”,样扳戏的艺术含量确实是个高点。这个已经被时间“近40年”所证明。但多么希望能出现那怕是一个新高。
    艺术精品的产生,其规律实在难以言说。以俺之见,自引进西方音乐之后。交响乐的另一高点“红旗颂”,亦作于50年代。每每听此曲,除激越高亢外,抒情段的历史感也油然而生。
    这等意蕴深广之作竟由国歌、国际歌、民歌等音调溶于一炉精练而成。
    憾呀!只是单乐章。近年出现的“苏三起介”“霸王别姬”虽则亦令人耳目一新,相之之下,从音乐构建到初始构思起点却降了一档。

     乘着此帖顶置的机会。y兄谈到的那“十七年”中同样大有话题。记的“早春二月”曾给过青春年少的俺多么幽深的艺术享受。而“舞台姐妹”中的画面与越剧配乐又多么绵缠绯侧、柔情似水。
     马思聪的“思乡曲”虽则只是首短小的独奏。但那是西北人千百年民歌的精华。“梁祝”虽为毕业嫩作,但音乐描与抒情的民族共性也具有了世界水准。
    热盼关注中国音乐的乐友共述。
在G弦上……
TOP
102#

与万众兄异,我不大喜欢《红旗颂》,再者,我个人对梁祝的艺术水准的估量也比较低。

我比较喜欢思乡曲,但是我又陷入另一个困惑:同样是流亡艺术家,马思聪的成就跟俄罗斯那些人相比的确太小了。
TOP
103#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10-10 20:32:00 发表
      就戏剧而言,中国特点的歌剧“多么别扭呀”,样扳戏的艺术含量确实是个高点。这个已经被时间“近40年”所证明。但多么希望能出现那怕是一个新高。
    艺术精品的产生,其规律实在难以言说。以俺之见,自引进西方音乐之后。交响乐的另一高点“红旗颂”,亦作于50年代。每每听此曲,除激越高亢外,抒情段的历史感也油然而生。
    这等意蕴深广之作竟由国歌、国际歌、民歌等音调溶于一炉精练而成。

万兄太容易被共鸣了,也太容易被激动了。
“新高”不敢苟同,这八部样板戏再高能和昆曲《牡丹亭》相比吗,非主流观点认为京剧的“样板戏化”是京剧没落的开始。
超级歌剧迷
TOP
104#

      砍柴兄,梁祝的交响写作水平确实较嫩,我十分同感。这个硬伤无法治的。

   y兄提到的这个京剧的沒落问题确实令人担忧。所以才有期盼之说。令人担忧的还有太多的东西:如那么辉煌的格律诗。

   y兄,俺是A型血。从小搞文艺。确实易感动。身边有几个医生乐友都是统一的理性,精准。佩服可学不来的。
在G弦上……
TOP
105#

马思聪的作品
74d5fb23104ae650925807db.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0 23:25:23 上传)

74d5fb23104ae650925807db.jpg

ec8841de9767a641cdbf1ae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0 23:35:58 上传)

ec8841de9767a641cdbf1ae4.jpg

72432762ba6bc6c0e7113a9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0 23:35:58 上传)

72432762ba6bc6c0e7113a99.jpg

7ba2fbf7650cbb3f720eec9a.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0 23:35:58 上传)

7ba2fbf7650cbb3f720eec9a.jpg

最后编辑burt5177 最后编辑于 2009-10-10 23:35:58
TOP
106#

左边的是《东方红》首演的节目单。

《节日序曲》是为民乐队与管弦乐队写的作品,现在演出的版本和这个不一样,民乐队改为几件民族乐器了。
a3aef50855d06829e82488e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0 23:41:37 上传)

a3aef50855d06829e82488e0.jpg

a2bc0adcf6e2cdb8cc11661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0 23:41:37 上传)

a2bc0adcf6e2cdb8cc116619.jpg

ed23fef4e772bcf67709d71f.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0 23:41:37 上传)

ed23fef4e772bcf67709d71f.jpg

最后编辑burt5177 最后编辑于 2009-10-10 23:41:37
TOP
107#

     哇呀呀!B老师真是音乐图书库呀。改日,有需要时,到您那里借阅。

   看了5177兄的贴图中的舞剧“鱼美人”。想起吳祖强与杜鸣心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部舞剧音乐甚是优美。虽然可以听的出学习俄罗斯音乐的明显印记。还是要建议年轻乐友去听一听。
在G弦上……
TOP
108#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10-11 8:33:00 发表
     哇呀呀!B老师真是音乐图书库呀。改日,有需要时,到您那里借阅。

   看了5177兄的贴图中的舞剧“鱼美人”。想起吳祖强与杜鸣心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部舞剧音乐甚是优美。虽然可以听的出学习俄罗斯音乐的明显印记。还是要建议年轻乐友去听一听。


欢迎!欢迎!
TOP
109#

B兄的音乐书籍的收藏,令人垂涎三尺啊!可惜就是看不懂那豆芽谱。
说到《红旗颂》,常听,一部极具中国特色的好作品。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110#

原帖由 雷笑天 于 2009-10-11 9:48:00 发表
B兄的音乐书籍的收藏,令人垂涎三尺啊!可惜就是看不懂那豆芽谱。
说到《红旗颂》,常听,一部极具中国特色的好作品。

我每学期都会介绍这部作品,同学们听我介绍完再听这部作品的时候才找到感觉。这不是一部普通的音乐作品。个人觉得香港这个乐队演奏的《红旗颂》更好一些。
7e2870266af028038a82a1c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1 10:11:49 上传)

7e2870266af028038a82a1c7.jpg

9c0a75d6e012b43906088b6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09/10/11 10:11:49 上传)

9c0a75d6e012b43906088b62.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