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7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交有什么深刻的呀?! [复制链接]

查看: 75275|回复: 763
201#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18 22:4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桂猪 于 2009-9-18 22:3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vadervader 于 2009-9-18 22:28:00 发表
桂猪 兄!原来是您的善行..........3年前TAOBAO上没拍下此本,就甚为后悔,.只 从音乐12讲上看到残片.......支持你这样的举动我知道这个很"吃"时间的

正是,惭愧,久未打理。
TOP
202#

原帖由 桂猪 于 2009-9-18 23:1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18 22:4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桂猪 于 2009-9-18 22:3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vadervader 于 2009-9-18 22:28:00 发表
桂猪 兄!原来是您的善行..........3年前TAOBAO上没拍下此本,就甚为后悔,.只 从音


我很惭愧,一张瓦尔特的马勒都没有。我已经瞄上了瓦尔特的马勒第二,很棒。
有的指挥在依靠马勒交响曲扬名的同时,却也糟蹋了马勒交响曲。
最后编辑alma 最后编辑于 2009-09-18 23:16:52
TOP
203#

滕斯泰特说:

“面对马勒,也许甚于面对任何作曲家,你不得不改变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没有任何作曲家像马勒一样,把自己的生命和音乐如此紧密的结成一体。……在必要时,我们总是能指挥我们不是太热爱的作曲家的作品。但有一个作曲家,这样做是不行的,他就是马勒。一个人只有信马勒,全身心的忠爱马勒,才能理解马勒”。
TOP
204#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18 23:15:00 发表
我很惭愧,一张瓦尔特的马勒都没有。我已经瞄上了瓦尔特的马勒第二,很棒。
有的指挥在依靠马勒交响曲扬名的同时,却也糟蹋了马勒交响曲。  

瓦尔特的马勒一、二,确实不错。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205#

不喜欢马勒的维特根斯坦论马勒:“如果马勒的乐曲真是无价值的,如同我所相信的一样,那么问题是我认为他应该创作出与他才能相一致的乐曲。因为很明显,是一种非常杰出的才能创作出这种低劣的乐曲。”
呵呵。。。
TOP
206#

恭喜你!你越来越接近理解那些批判马勒不够深沉的论点和人了。

理解马勒只是理解那些批判马勒不够深沉的论点和人的第一步。如果你连不怎么深沉的马勒都不理解,谈何理解那些比马勒深沉得多的批判马勒不够深沉的论点和人?

原帖由 wangfeng202 于 2009-9-18 23:16:00 发表
“面对马勒,也许甚于面对任何作曲家,你不得不改变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没有任何作曲家像马勒一样,把自己的生命和音乐如此紧密的结成一体。……在必要时,我们总是能指挥我们不是太热爱的作曲家的作品。但有一个作曲家,这样做是不行的,他就是马勒。一个人只有信马勒,全身心的忠爱马勒,才能理解马勒”。
TOP
207#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18 22:16:00 发表
我打赌在我发表对马勒的听感以前,我没看过这些话,但是现在看了却发现我与亨利朗惊人的一致。现在抄写这些话让我感到愉快。一切天才的创造我凭着我的直觉可以感觉得到,那不是天才的,尤其不是创造的,我也能感觉到——这不用分析。马勒的交响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音乐,更没有一丁点的创造,亨利朗说得对——他是用他的智力来作曲的,这不用进入创造领域就可获得。除了他伟大的意图,这我说得是他自不量力,结果累得满身毛病;他的细微的灵感只表现在一些小曲中(我惊奇地发现,瓦尔特说了半天也是说他的歌曲),我说成是废墟中的小草或小花。他永远进入不了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布鲁克纳、勃拉姆斯、西贝柳斯、肖斯塔科维奇的行列;他的时代很快就会结束,一部作品的价值并不跟它被付出的时间和苦难程度成正比。巴赫只用一架羽管键琴就把整个世界——何止世界,乃至整个宇宙就轻轻松松地放了进去,何必整那么大动静呢。除了浪费资源和人力,还有我们的耳朵。  

很多时候我们都过分自信,特别是“沉默”的领域。我前面推荐达尔豪斯教授那本书的时候就说过,168 争论的很多问题,我们欣赏音乐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那本书都有论述,写得很实际。你这个问题他也写到了。
“‘涉及艺术和理性,每个人都以沉默的直觉来判断对错,不用任何艺术或理性。’西塞罗在《论演说家》中指出,区别好坏是一种隐蔽的感觉,不用依赖任何规则和理性。他所说的这种能力最终被比喻性地称为‘趣味’。18世纪对于趣味的争吵高潮迭起,莫衷一是,以致于这个世纪可被正确地称为‘趣味批判’的世纪。依照法国百科全书派的说法,‘趣味’是一种针对艺术的美和缺陷的感觉,一种直接的体察,像味觉嗜好一样,前于任何智力反思。……
“可以将18世纪对趣味特点的理解概括为下列四个方面。……其三,趣味作出否定的判断要多于肯定的判断;作出什么是合适的选择,是拒绝没有趣味的事物的结果,而不是相反。”(《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第一章 历史的前提》)
我觉得你至少符合引文中的第三条,有意思的是,你用了18世纪的巴赫来作为对立面的例子。
此外,我打的那篇文章是先讲歌曲再讲交响曲,歌曲部分我打完了,交响曲部分才开了个头。瓦尔特说了半天其实还是说交响曲为多。
TOP
208#

原帖由 亚河 于 2009-9-18 23:27: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18 23:15:00 发表
我很惭愧,一张瓦尔特的马勒都没有。我已经瞄上了瓦尔特的马勒第二,很棒。
有的指挥在依靠马勒交响曲扬名的同时,却也糟蹋了马勒交响曲。  

瓦尔特的马勒一、二,确实不错。


以前觉得瓦尔特马勒的音效不够好,呵呵,发现真是个巨大的错误。
TOP
209#

回复 205# wangfeng202 的帖子

俺觉得,特根斯坦看马勒很像是在照镜子,因为他们的才能是如此相似。
茶树菇没问题。
http://shop33364517.taobao.com/ 维特根斯坦音乐小店
TOP
210#

另外一点,虽说马勒在创作时候有对作品演奏的标注,但是在很多场合也看见了用不同形式演奏的马勒交响曲,有爵士风格的,有小编制乐队演奏的,记得财经上曾有篇说马勒已经被演奏的大厚重了,可以取其小薄轻,而这个演奏的再诠释暂且不论带来更好效果的话能不能记在马勒头上,但至少把马勒因其作品时间长、编制大而等同于大厚重也只是来来去去停留在形式的层面,马勒的细腻之处无不体现其轻薄,敏感,弹翅上天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一味的说马勒作品厚重也是自己把马勒框死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在第一次听马勒的时候就被里面的情绪抓住了,而且长久以来都自觉能从马勒的音乐中听出东西来,所以在你们再怎么精彩的语言评述后面,只想说我们确实感觉到了马勒音乐的魅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