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张是鲁杰罗.里奇(RUGGIERO RICCI)的XRCD版本。对于这位演奏家,说实话我并不太了解,于是找了段他的介绍,也算是给自己充个电吧。
“美国小提琴家,8岁从珀辛格学琴,11岁首演于旧金山,第二年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门德尔松协奏曲,有神童之称,1932年在欧洲各地,先后得到皮阿斯特罗和库伦坎普夫指教,1933-1937年再拜珀辛格为师.黎奇1970-1973年任教于印第安纳大学,1975年起任朱利亚德学院教授,他属于炫技型的演奏家,爆发力强,喜欢偏快的速度,他演奏帕格尼尼、萨拉萨蒂等人的技巧高深的作品极有自己的特色.”
跟拉宾一样,又是个神童么?对于这版的《流浪者之歌》,我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或许就像我对演奏者里奇不了解一样,我对他拉出来的音乐也感到陌生,不知道他的特点在什么地方。仅从音乐发烧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他的技巧在弗雷德里曼之下,当然比穆特阿姨要好上一些,第4断的几个关键音很准确,拨弦滑奏部分也很干净,不过给人的总体印象并不太深刻。在录音效果上,这版确实发挥了XRCD的音质,非常棒,丝毫不逊于穆特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接着是帕尔曼版(ITZHAK PERLMAN)。帕尔曼是我喜欢的小提琴演奏家,但他的风格与琴皇海菲兹完全不同,海菲兹炫丽的技巧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帕尔曼的琴声更多的是感情的流露,那种浑厚的、真挚的感情流露,小提琴在他手中就是一件有生命的艺术品,那声音的优美只有听过的人才能感受到,怪不得一直有“帕尔曼声”的说法。
关于帕尔曼其人,我就贴一份百度百科的资料让不知道的朋友大概了解下吧:
http://baike.baidu.com/view/153698.html 再说这版的《流浪者之歌》,无疑这是我听过的版本中节奏最慢的,但这也是我听过的最感人的一版,他与其它人不同,在一些感情的巅峰部分,他选择了比较凄婉缓和的处理方法,与其说是哭诉,不如说是娓娓道来,语气缓慢而坚定,那种悲伤之情是孕育在平静之下的,使人闻之落泪,这才前三段中表现得尤为强烈。终于到了情感爆发的最后一段,那感觉就像积攒了太多悲伤的能量,然后在这一刻如绝提洪水,倾泻而出。阳光总在风雨后,悲伤之后的快乐是那样纯洁,之前的阴霾也一扫而光,即使听了前3段已眼中含泪,但在这一刻也会破涕而笑,加入到吉普赛人的欢庆队伍中,与他们一起欢快地扭动身体,为这幸福而庆祝。这就是帕尔曼琴声的魔力,在这一刻你已经忘记了速度,忘记了各种高难的技巧,忘记了这里还有几个拨弦……剩下的唯有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之中,细细感受它撞击着我们内心的东西。所以我要说,帕尔曼版的《流浪者之歌》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版本,因为他打动了我的心。
这个也是《流浪者之歌》中的名版了,弗雷德里曼版(Erick Friedman),堪称演绎和录音的双料极品。
首先当然是对这位小提琴大师的一个简单介绍了:
“埃里克·弗雷德里曼 Erick Friedman (1939-2004)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Newark)。父亲是一位业余小提琴手,6岁开始教他学习小提琴。后从阿普勒鲍姆(Samuel Applebaum)学习,10岁之后曾先后师从加拉米安(Ivan Galamian)、海菲兹(Jascha Heifetz)学习。1954年初次在纽约登**奏。1956年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同年开始随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学习。50年代后期,海菲兹从频繁的音乐会演出中退出后,弗雷德里曼成为他的第一个正式学生。海菲兹很看中他的才华,曾在1960年邀他合作录制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这是海菲兹惟一一次与他人合作的双小提琴演奏唱片。
此后他开始自己的音乐会演出生涯,曾与许多乐团和著名指挥有过合作,诸如波士顿、芝加哥、伦敦、柏林、费城等乐团,以及斯坦伯格(Steinberg)、萨金特、小泽征尔、普列文等。此外他也为 RCA 录制唱片,其中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获得过最佳销售排行。1965年,他至莫斯科参加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受到不公正待遇,事业也因之受到影响;不久,左臂和手又在一次交通事故受伤,致使演奏生涯突然中止。此后,他开始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在学校教授小提琴课程。1989年开始在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任教。此外他还担任马里兰州的加勒特湖音乐节乐团的音乐总监和指挥。”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弗雷德里曼曾师从海菲兹,所以在风格上有很多与海菲兹相似的地方,特别是在许多技巧上,这在《流浪者之歌》的第4段各种高难度的技巧上可以真切感受到,那几声干净利落的拨弦声简直和海菲兹如出一辙,速度感也是一流。在感情的演绎上也很到位,只是我有点不满他对于小提琴音色的处理,感觉声音稍微有点尖,特别是在极高音上,仔细听甚至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除此之外,从各方面来说都堪称完美。只是“既生瑜,何生亮 ”,因为风格和海菲兹太相近了,但后者被誉为“琴皇”又太深入人心了,所以人们往往记住了海菲兹,而忽略了他的徒弟弗雷德里曼,这对于弗雷德里曼是不公平的,同时也为弗雷德里曼感到惋惜。有传闻称当年海菲兹感受到自己学生弗雷德里曼的强大实力,害怕他的风头盖过自己,于是就强压着他不让他出头。我不知道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海菲兹在我心中的地位就要下降好几个档次了,即使不是真的,那也说明弗雷德里曼技艺青出于蓝,是个实力派的大师。
为了写本文查找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国产电视剧《天道》(我N久没看过国产电视剧了)里面有一段关于《流浪者之歌》的评论,有点意思,先摘录一段供大家品味:“丁元英有些无奈,不得不点点头,说:“我个人觉得,穆特拉的《流浪者之歌》还不足以冠一个‘好’字。”
冯世杰质问:“为什么?”
丁元英说:“同一首《流浪者之歌》的曲子,以穆特与弗雷德里曼的小提琴相比较,穆特诠释的是悲凉、悲伤、悲戚,弗雷德里曼诠释的是悲愤、悲壮、悲怆,不一样,穆特多了点宫廷贵妇的哀怨,少了点吉普赛人流浪不屈的精神。”
冯世杰听呆了,芮小丹也听得入了神。
丁元英说:“海飞兹是伟大的小提琴大师,但是单就《流浪者之歌》这首曲子,他的诠释也不一定是最高境界。也许他太在乎技艺精湛了,反而染了一丝匠气,淡了一丝虔诚。以他们3人各自演奏的《流浪者之歌》相比较,我觉得穆特是心到手没到,海飞兹是手到心没到,只有弗雷德里曼是手到心到。”
冯世杰不解地问:“你刚才说穆特是少了点东西,怎么又说她是心到手没到呢?”
丁元英说:“心是愿望,神是境界,是文化、阅历和天赋的融汇。咱们都相信穆特想演奏好,但她的性别底色是上帝给她涂上去的,只要她不能超越上帝,她就抹不去性别底色的脂粉气。穆特的手,是一双女人的手。”
虽说作为电视剧剧本来说,这种台词语略显矫情,不过那种感觉还是很到位的。只是没想到对于弗雷德里曼版的评价这么高,心到手到,悲愤、悲壮、悲怆(这词汇用得真是……有人能帮我解释一下这与所谓穆特版的悲凉、悲伤、悲戚的区别么 = =)。虽说这评价夸张了点,但也算对该版的一个肯定。
最后压轴的当然非琴皇海菲兹(Jascha Heifetz)莫属了。毫无疑问,海菲兹是最伟大的小提琴大师,他的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技巧上无懈可击,他那孤傲、冷峻、潇洒的演奏风格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独孤求败”这个词,“琴皇”这个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再次奉上海菲兹的生平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179028.htm 再说这版的《流浪者之歌》,听惯了穆特版的我第一次听被惊得目瞪口呆,这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这一丝不乱的运弓,干净利落的拨弦,丝毫不差的音准,行云流水的演奏,绝妙音色中透露出的大师风范,完全把我震住了,穆特版的就见鬼去吧(希望阿姨不要生气),这才是我想听的《流浪者之歌》啊。只要听过了海菲兹的演绎,你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其他版本什么悲愤抒情都基本可认为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另辟蹊径。甚至还有评论称,即便是萨拉萨蒂本人的演奏也未必能在海菲兹之上,据萧伯纳(曾经听过萨拉萨蒂和海菲兹的现场演奏)讲,他觉得海菲兹的技术甚至比当年的萨拉萨蒂还要完美。能得到如此高评价的,恐怕至今就只有海菲兹一人了吧?我觉得,没听过海菲兹演绎的《流浪者之歌》是不能完全感受到这支名曲的含义的,没听过海菲兹演绎的《流浪者之歌》的音乐生涯是不完整的,是有缺憾的!
————————————————————————————————————————————
花了几乎一整天时间终于断断续续的把这篇比较谈弄完了,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真的是小提琴曲中不朽的名曲,以前想要接触古典音乐却又望而生畏的朋友可以借此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当你真正听懂了这支曲子时,就会明白音乐的伟大,继而喜欢上古典音乐。我只是个古典音乐的入门者,没有太高的理论水平,写这篇东西也只是为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点有意的事情,希望自己的这篇粗浅的介绍和对比评论能稍微帮你一些忙,为你听懂这支名曲作一点指引。以上介绍的《流浪者之歌》6个版本中,如果非要我按照自己的喜好排个序列的话,我想应该是:
帕尔曼 > 海菲兹 > 弗雷德里曼 > 拉宾 > 鲁杰罗.里奇 >穆特
而《流浪者之歌》也绝不仅仅只有我介绍的这6个版本,其它名版还有吉尔.沙汉姆(GIL SHAHAM)、格鲁米欧(Arthur Grumiaux)、盛中国、吕思清、郑京和的版本,由于我没有亲耳听过,所以就不敢妄评了。由于自己水平有限,文中如有错误欢迎朋友们指出。
美丽的古典音乐殿堂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去体会,你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在写完本文之后,我又找到了另外两篇关于《流浪者之歌》不同版本的对比阅读,写得可比我这小破文强多了,推荐有兴趣的朋友都阅读一下,作为补充资料吧。不过我发现有些观点大家都存在相同的地方,我可以认为是“英雄所见略同”么,呼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