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挠挠 于 2009-6-20 13:49:00 发表 [LZ,似乎新的DVD SACD已经不是以前的CD提时钟设计了。应该是简化的DSP系统,运行内核操作系统,可以升级固件吧。因为SACD有太多对盗版保密的东西,所以细节我不知道,但是设计这个系统无论如何不应该走一个单一的数字处理方案了。而SACD格式本身,我认为应该是多声道无损压缩非PCM而是DSD纪录方式的吧。至于自身时钟,这有点像您提得SDH同步时钟系统,我把文件的内容缓存,我自己就已有一个标准时钟了和所谓的MP3也没差别。 "SACD只会带来更严重的Jitter"---这样的话还是慎言为妙!!! |
“似乎新的DVD SACD已经不是以前的CD提时钟设计了。”
什么叫做以前的CD提时钟设计?没看懂。至于后半部分你提到DSP、PCM、DSD,没错是一堆术语,但是和Jitter怎么扯上关系?Jitter它是底层的“误差”,和这些扯不上关系,感觉你对Jitter的理解还是模糊的。
同步和异步,是通信的惯用技术。在CD的时钟系统里,物理层或者说电路层确实有时钟同步,但也视乎整个系统的时钟模式或者说架构,比如英国之宝G08,它属于Re-clock,有人称之为异步模式,我认为它可以消灭外部Jitter。而对于D/A的Jitter,无论你是同步还是异步,它始终都存在,速率越高恐怕越严重,当然了也视乎设计制造的重视程度。所以我比较看好PC HI-FI的模式,除非片源有不足,它几乎没有外部Jitter的困扰,就Jitter来说它的主要任务是抑制内部Jitter。
其实CD、SACD也好,或者将来什么CD也好,都不重视Jitter,基本无视它的存在,设计师或制造者想的是怎么制造概念和卖点,哪里会去重视这档事情,只有发烧友才挑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