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我已经声明不淌这潭浑水了,你还不甘心吗?
你要引经据典,好!下面是“哈斯效应”的内容,看看你上面的“论点”在“哈斯效应”的哪一部分里面能够找到“根据”?
《哈斯效应》
哈斯的试验证明:在两个声源同时发声时,根据一个声源与另一个声源的延时量不同时,双耳听音的感受是不同的,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来说明:
(1)两个声源中一个声源与另一个声源的延时量在5~35mS以内时,就好像两个声源合二为一,听音者只能感觉到超前一个声源的存在和方向,感觉不到另一个声源的存在。
(2)若一个声源延时另一个声源30~50mS,已能感觉到两个声源的存在,但方向仍由前导所定。
(3)若一个声源延时量大于另一个声源为50mS时,则能感觉到两个声源的同时存在,方向由各个声源来确定,滞后声为清晰的回声。
另外,你怎么计算出你说的(误差小于5毫秒)来的?误差小于5毫秒的声像与“哈斯效应”有什么关系?”
说起书本就来劲的声学专家。
你难道不能理解线声源里面的点之间的关系就如哈斯效应里面的“声源”间的关系?
根据第一条,只要延时量在5毫秒里,你完全不能分辨两个声源,只听到两个声源之正中间那一点在发声。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