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兰士:为发烧艺术赔进工厂的发烧友(ZT) [复制链接]

查看: 5311|回复: 20
1#
笔者心目中的传奇经典只有两个,一个是笔者自用的Rogers LS3/5A,另外一个就是就是
本文要提到的Marantz(马兰士)。可以说马兰士是Hi-End世界的伟大拓荒者。请允许
笔者怀着崇敬的心境,试着用笨拙的笔墨同手中有限的资料述说笔者心中的传奇故事
吧。

50年代--最好的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终于如愿做了世界老大。曾经用作军事的高保真音频
放大技术在民用中得到广泛运用。而马兰士的创始人-萨尔.马兰士(Soul.Marantz)也
是这项技术狂热拥护者。

  萨尔.马兰士本来并不是搞电子技术出身,他的专业是商业美术。当时LP(密纹唱
片)开始流行,而当时的唱片公司,像EMI、RCA等公司录制的唱片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录
音补偿曲线,这就把本是世间最“可怜”的乐迷害苦了,为了重播好各间唱片公司的唱
片,乐迷大伤脑筋。作为一个LP唱片的爱好者萨尔.马兰士敏锐的发现这一商机,为什么
不设计一台能够在内部自由切换各种补偿电路的功放机呢?

  当马兰士经过埋头苦干,制作出一台令他自己也无比震惊的没有名字的土炮前置放
大器。在朋友的鼓励下,马兰士将他的这台处女作加以简化,使它能够大规模生产,终
于在1954年推出了他的第一台商业化前置放大器“Marantz Model 1”。Model 1使用3只
12AX7,具有唱头放大和高电平放大级,唱头放大级装备了RIAA均衡线路以实现平直的放
音频响曲线。Model 1还具有7路输入,包括1路为电视音频预备的接口。采用单声道设
计,分体电源,这是多么发烧的设计,现在在音响广告中力吹的所谓顶尖技术,其实在
五十年前已经实现。不得不说,一件伟大的设计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而意义更为深远
的是,马兰士在设计、生产这台前级的过程中,已经无形中创立了Hi-End音响的一些基
本信念:

1.以设计者个人为核心,只为了满足自己的独特品味;

2.保持小规模、个性化的生产,只为同样品味的知音人士服务;

3.坚持自己的音响哲学,不随波逐流

  这种种信念综合起来,就是后来Hi-End音响的信条-“State of the Art”。
 毫无疑问,Model 1出生在最好的年代,五十年代是美国战后发展的“黄金时代”。人
们的收入大幅度提升,Model 1高昂的售价(当时卖175美元一台)还是幸运的被人们接
受。Model 1走红以后,马兰士也许也知道自己的技术缺陷,于是聘请Sid Smith和
Sequerra两位电子技术专家,帮助他设计功放机 。在这两位专家和一位专门绕制输出变
压器的老技师的鼎力帮助下,马兰士推出了一系列传奇名器,如Marantz 2单声道后级、
Marantz 7立体声前级、Marantz 8/8B立体声后级,以及最后的杰作Marantz 9单声道后
级和Marantz 10B调谐器(也就是收音头)。

  在单声道录音时代,Marantz 2单声道后级用一对配对好的EL34电子管推挽输出,输
出功率不大。但是由于设计师驾驭电路能力超乎寻常,效果出奇的理想。现在在世界各
地仍有发烧友用Marantz 2聆听他们心爱的音乐。


Marantz 2单声道后级

  潮流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经典却总在潮流的最顶端。马兰士在立体声年代依然勇往
直前,不甘后人,设计出Marantz 7前置放大器。Marantz 7是百年音响史上永恒不朽的
前置放大器。因为当时录音技术的不成熟,所以Marantz 7设计高低两端的延伸也不足
够,但是换来的中频质感,活生感却是冠绝古今。恰恰这两点能让重播的音乐具有感人
魅力。Marantz 7造型高贵典雅,停产多年之后,收藏者依然对它趋之若骛。


Marantz 7
为了与Marantz 7配套使用,Marantz 8B立体声功放也应运而生。该机产量大,声音也是
一贯Marantz清爽大方的风格,因此留传到现在还是为数不少,很多LS 3/5A玩家到今天
仍然在用Marantz 8B立体声功放搭配聆听音乐。而现在好多做电子管功放的厂家在他们
的产品设计中也引用Marantz 8B的线路,甚至有的厂家在宣传中直言是参考Marantz 8B
的。一方面为了刺激销路,另一方面可以看出Marantz产品设计的成熟。


Marantz 8B

60年代--颠峰的年代

  60年代,在Marantz 7、Marantz 8B等前继产品获得巨大成功后,马兰士为了满足他
自己永无止境的艺术追求,也为了在对手的追赶下保持领先,马兰士开始“旗舰级”的
产品研发计划,这也是Marantz最后的杰作-大功率单声道功放Marantz 9和调谐器
Marantz 10。

  在立体声时代,仍然研发单声道功放,很明显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最完美
的Hi-End境界。这台Marantz 9单声道功放中的典范,值得稍加笔墨说说它的技术特
点。

  Marantz 9使用6DJ8这个当年电视机上用的高频管用作电压放大,采用一级阴极输出
推动级,每声道使用四个EL34功率管以获得最理想的驱动力,而这四个EL34又可以选择
三极管接法或者超线性接法。用三极管接法时,功率比较小,但是音色高贵华丽,而使
用超线性接法时,功率强劲,甚至能推动现代许多灵敏度很低的音箱。而当时并没有今
天这些低效率的音箱,马兰士就好像能预知未来一样,在30多年前就研究出我们今天才
能理解的超时代设计!

  在其后的3,40年,Marantz 9一直都是美国欧洲后起之秀的目标。但是据一些老资
格的发烧名家说,尽管现今的后级,可以用更复杂的电路,更多的功率管,更大的电
源,但是还是没能达到Marantz 9的那种空间感、音色的通透、气势的雄伟。


Marantz 9

  Marantz最后的光辉是Marantz 10B调谐器。这也是导致Marantz结束的原因。


Marantz 10B调谐器

  原来马兰士仍然不满足Marantz 9取得的成就。他还梦想出一台能与Marantz 9媲美
的,世界上最好的调谐器。而这个计划交由FM专家Sequerra研发。Sequerra在马兰士
“不计成本,追求完美”的原则下,花了几年时间终于推出一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心血之作-Marantz 10。这部调谐器用了17个电子管,线路无比复杂,只能全部交由手
工制作。为了这台Marantz 10,马兰士几乎把Marantz 8B、Marantz 7身上赚到的钱都赔
了进去,而Marantz 9只是一台名誉之作,仅仅生产了1000多台,根本赚不到钱。偏偏
Sequerra又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发烧友,他又把完型的Marantz 10改进成Marantz 10B。这
时马兰士已经势成骑虎,只好一咬牙投产10B,由于10B成本极其高昂,导致推出市面的
售价竟然高达1000多美元一台。公司的资金周转随即陷入僵局。

  屋漏偏逢连夜雨,60年代美国兴起“晶体革命”,小巧廉价的晶体管功放也迅速占
领的市场。使传统的电子管扩音机的市场日渐萎缩。马兰士走投无路,最后被迫把自己
的心血-Marantz公司出售。

  Marantz电子管扩音机也就此停产。马兰士于1997年辞世,享年86岁。

  Marantz创造的一个电子管的黄金岁月,以及它所奠定的Hi-End标准使Marantz真真
正正成为了一个不朽的传奇。
分享 转发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2#

哈哈哈,越卖越贵,最后------死了!!!

虽然东西不错。

现在很多音响人还前赴后继地继续走这条路,等待着他们的会是什么呢???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3#

没接触经典的马兰士名器,现代的令人震撼的经典不多,cd63应当算,不管认为水平高不高,有特色(要包括性价比)才能流传,有些死贵声音又不占优势的前途堪忧。
老浦东话糙理不糙,我看不少东西乱走高价路线,很少顾及长期效果,让人以后不再想买。
毋意、毋比、毋固、毋我。
TOP
4#

哈哈哈,发烧好,但不要发昏。

前天台湾朋友来电话,高兴得很,说产品打进“漫步者”了,我说:你不是做高端的吗?

他说:再做高端连老婆都要跑了,你不知道漫步者现在深圳的工厂有多大???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5#

现在“国内知名”的HI-FI工厂里的工人都是只有“小猫二三只”,天天象赵本山说的“薅发烧友的羊毛”,把一共就这么些少得可怜的发烧友个个“薅得象葛优一样”,原来也想烧一把的新进烧友看到东西这么贵,难保不把脚缩回去-----我不烧还不行吗???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6#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4-25 8:16:00 发表
哈哈哈,越卖越贵,最后------死了!!!

虽然东西不错。

现在很多音响人还前赴后继地继续走这条路,等待着他们的会是什么呢???

谁有他(它)的命长?
TOP
7#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4-25 8:49:00 发表
现在“国内知名”的HI-FI工厂里的工人都是只有“小猫二三只”,天天象赵本山说的“薅发烧友的羊毛”,把一共就这么些少得可怜的发烧友个个“薅得象葛优一样”,原来也想烧一把的新进烧友看到东西这么贵,难保不把脚缩回去-----我不烧还不行吗???

最气不过的是卖hifi的价格不透明,看人报价……要没老烧领路,谁敢往里跳啊?迟早一天是死。
TOP
8#

看看“马难死”的热销价格-----------------195美元。

搞死他的价格----------------------------------1000美元。

差了5倍而已,很发人深思!!!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9#

真是巧合, 现在合并了的D&M集团Denon和Marantz 都是在美国出生的。
TOP
10#

如今的marantz早就不是当初的marantz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