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果懂音乐 [复制链接]

查看: 9804|回复: 49
11#

音乐是具有思想性的,它可以反映时代的一切。当然,音乐也是具有欣赏性的,比如轻音乐。但它最终还是属于人类的思想和精神世界的。这是音乐对于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区别。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12#

去看看科普兰那本关于欣赏音乐的小册子吧。科普兰认为:欣赏音乐不需要所谓的“懂”得。
TOP
13#

刚发现来我都矛盾了,因为纵观现在国内的流行乐坛,写歌还是以爱情的居多,难道创作人真的经历过那么多不同的爱情吗?还是用来取悦大众,不难推测古典的西方音乐亦是如此,正如现在的流行。。。。
QQ:382284348
Tel: 15838053390
http://shop35624606.taobao.com
TOP
14#

原帖由 andey 于 2009-3-17 18:48:00 发表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没有修养的人,平时喜欢听的最多是中国的民乐,人声,二胡,琵琶,古筝,诸如此类可以听的懂的音乐,很少去听那些所谓的古典音乐,弦乐。。。。虽然有些曲子听起来真的很好听,可是在我没有了解到这只曲子背景时我是不会去读懂曲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会对其上瘾的。
     我一直不理解很多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古典音乐,喜欢弦乐,喜欢交响乐,喜欢美国的爵士,当然有很多

我是搞音乐的,并且同时从事演唱与音乐鉴赏美学这2个方向的研究,你的观点代表着一部分爱音乐朋友的观点,但我对此基本上不怎么认同。至于原因嘛,呵呵,涉及到我们欣赏音乐的目的和审美体验的各个层面。本身非一两句话能说清楚,而且说不好又容易引起口水战,我和Lpd不同,向来注重和谐社会的建设。哈哈。所以建议老兄去看看阿伦。科普兰的那本《怎样欣赏音乐》,在欣赏音乐中的很多误区自然就化解了。
TOP
15#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09-3-17 20:00:00 发表
音乐是具有思想性的,它可以反映时代的一切。当然,音乐也是具有欣赏性的,比如轻音乐。但它最终还是属于人类的思想和精神世界的。这是音乐对于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区别。

  说实话我并不想引用你老兄的帖子,但实在是忍不住了。看了你这句话使我想到了小提琴家斯特恩79年访华的那部纪录片《from mao to mozart》中斯特恩大师与李德伦的关于mozart的一段精彩对话,李德论当时的观点10年后成为圈内人士茶余饭后的小笑柄。你的说法忽略了音乐最本质的作用和目的,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好了!关于该贴我就此打住!不会和你作口水之争的。可以当我什么都没说。。。呵呵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09-03-17 20:37:26
TOP
16#

原帖由 andey 于 2009-3-17 19:26:00 发表
     有时候看到许多烧友家里一大堆的碟片,我真的想问问每个碟片到底表达的是什么,好在那里,历史是什么?
可笑的是我有的谈钢琴的朋友问他们莫扎特某某小调的主旨思想是什么,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居然都不知道,......

嗬嗬,听音乐何必这么累,不仅累还不得要领。
让我想起小时候语文课本里面,对鲁迅等人的文章层层剖析,定然让原作者不知所谓,哭笑不得。
了解音乐的背景、历史、对欣赏音乐肯定是有帮助的。不光是音乐,你如果跳出来,看大一点,你还会发现,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从音乐、文学到绘画、建筑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都有内在的联系。
但是,毕竟音乐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他更加抽象、所以也更少束缚,也更加直击人的心灵。正所谓音乐无国界,欣赏音乐不需要引经据典、不需要旁征博引,内心感受到了,就是了。
有时间就钻研的深一点,没时间,直接感受就可以了。

说句难听的,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标题作品都上不了音乐历史的金字塔尖,音乐不需要解释。多余......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09-03-17 20:29:07
TOP
17#

原帖由 andey 于 2009-3-17 20:07:00 发表
刚发现来我都矛盾了,因为纵观现在国内的流行乐坛,写歌还是以爱情的居多,难道创作人真的经历过那么多不同的爱情吗?还是用来取悦大众,不难推测古典的西方音乐亦是如此,正如现在的流行。。。。

古典音乐(尤其是交响乐里)里很多段落都是赤裸裸的描写性的.
TOP
18#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9-3-17 20:28:00 发表
原帖由 andey 于 2009-3-17 19:26:00 发表
     有时候看到许多烧友家里一大堆的碟片,我真的想问问每个碟片到底表达的是什么,好在那里,历史是什么?
可笑的是我有的谈钢琴的朋友问他们莫扎特某某小调的主旨思想是什么,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居然都不知道,......

嗬嗬,听音乐何必这么累,不仅累还不得要领。
让我想起小时候语文课本里面,对鲁迅等人的文章层层剖析,定然让原作者不知所谓,哭笑不得。
了解音乐的背景、历史、对欣赏音乐肯定是有帮助的。不光是音乐,你如果跳出来,看大一点,你还会发现,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从音乐、文学到绘画、建筑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都有内在的联系。
但是,毕竟音乐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他更加抽象、所以也更少束缚,也更加直击人的心灵。正所谓音乐无国界,欣赏音乐不需要引经据典、不需要旁征博引,内心感受到了,就是了。
说句难听的,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标题作品都上不了音乐历史的金字塔尖,音乐不需要解释。多余......  

呵呵,说的好,kevinlove兄基本上领悟到了欣赏音乐最基本的要旨所在了。LZ老兄,如果你研究过莫扎特的生平的话,你会发现它的绝大部分作品在创作中根本没有仔细考虑过什么主旨思想,想反映出什么深刻内涵,甚至有些作品的灵感就是一小段酒吧小调或者是几声屁响而已。而后人根据自己的个人理解和学术、时事或政治的需要硬按上了所谓的所以主旨、精神之类的概念。说实话,莫扎特要在世的话听到这些说法,不知会作何感想了。呵呵。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09-03-17 20:38:08
TOP
19#

原帖由 andey 于 2009-3-17 20:07:00 发表
刚发现来我都矛盾了,因为纵观现在国内的流行乐坛,写歌还是以爱情的居多,难道创作人真的经历过那么多不同的爱情吗?还是用来取悦大众,不难推测古典的西方音乐亦是如此,正如现在的流行。。。。

文艺界人士情感都比较丰富的,爱情嘛,就算普通人一生经历个3~4次都很正常吧,1个人写1点感受那出来的就是N多爱情歌曲啦。
TOP
2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