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之后,返回牛棚,牛叔开始传授校声秘笈以及心得啦.我见到牛叔已经用上了高文钉,磁悬浮避震架,还用上了Wattgate 蓝五星音响电源插座 380Iag,墙上有岭南风情的雕木挂饰同厚布挂画等等.已经知道牛叔在调声方面肯定是花了不少的财力物力和心机.然后牛叔正式开讲啦,牛叔说他放在地上的器材稍为挪动不同的位置,声音都会不同.我立刻动手将CD机和胆前级位置移前大概3-5CM,坐回原位一听,果然中频前凸了一截,结像散漫,形体变大,线条变粗大,压迫感增强,声音太冲,实在受不了了,立刻恢复原位.然后,牛叔又将两边三幅的雕木挂饰取下一幅,我们一听,觉得取下挂饰的地方,声场凹进去了一大块,好似墙上挖了两个窟窿,声音漏了出去一个样,声场立刻就变得好奇怪,快点恢复原样.牛叔又再展示了好多的秘笈,在此就不一一细述啦,不然讲到明年都讲不完啊.反正有空的仁兄去牛棚见识一下,相信牛叔是不会藏私的,不过压箱底的绝招还是会留回一两手的,哈哈。玩了很多花样之后,牛叔又拎出了六只"虎爪脚",他说将这六只"虎爪脚"垫在音箱下面,据说声音会有所改变.我们将上百斤重的A5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搬了起来,换下左原来的甲板垫片之后,"虎爪脚"正式上岗啦,我们兴奋的坐回原位,用HK2004音响展原音精选的第12首绛州大鼓龙斗虎来试听,一开声,哗.低频收的干净利落了好多,下潜也都好了,鼓声打得下去啦,不会再觉得力量反弹,顶心顶肺啦.量感似乎是稍少了一点,但是线条感出来啦,结像较为凝聚结实了,鼓皮弹起,鼓身的腔体共鸣都出了来.没换之前,虽然亦有,但是鼓声未沉下去,就弹了上来,形体散漫臃肿,力度松散,根本就不应该是如此配置的大箱的表现.我们越听越过瘾,将原来所有的碟都再听一轮,但是仍然觉得高频延伸不够,泛音出不来.温工将这个感觉同牛叔讲,牛叔就在箱子后面调整箱的分频器,用来试听的是2008年原音精选的第九首Principalis, Fermescens ,这首曲目1分19秒到27秒有一声"铛"一声,余音渺渺散开,持续8秒,越到后面声音越微弱,对系统高频的延伸和泛音,以及高频弱音的表现可说是试金石.我们调整做好了几次,终于在铛声即将散尽,余音将尽未尽的一刹那,后面的乐器齐奏一齐响起啦,看来毕竟姜是老的辣啊,牛叔人老身手还是不减当年,动手能力超强.声音又有所改善,牛叔喜形于色,我们又继续试听.仍然觉得声音有少许毛躁,高频略有分叉,中频偏瘦,低频速度力度欠缺了一点.牛叔听到我们的意见,拿出来一对波胆,他说是英国的101波胆(后来才知道这对胆市值2W多,而且还经常有价没货!EBAY上面都好找到,牛叔花了吾少心机才找到),是未开屏的结构,他说换上给我们听听,比较哪个比较好.我们换上这个波胆,一开声,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