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1日中山牛棚之行(全文) [复制链接]

查看: 8659|回复: 32
21#

    在半梦半醒之间,我忽然听到了丝竹管乐传来,一把中气稍嫌不足的男声传来,中气虽然不足,但是行腔之间咬音吐字圆滑流畅细腻,俨然是一派大家的气派,仔细一听,原来是粤剧大佬倌梁醒波的经典唱段《审死官》之《状告》,乐器略显硬调的质地,和我在本地剧院现场的粤剧现场的乐器质感非常的相似。大锣大鼓的堂音,还有哪种厅堂感都表现的很不错。我感觉声音似乎是打得更开了,低频的力道也更雄浑了,中频也不在有拘谨的感觉,可能是波胆热机的时间够了,声音才变得更好,放的更开了。我一看时间已经是5点半了,哦,两个钟头已经过去了 。我坐了起来,牛叔他们几个还在凝神支耳静听,完全察觉不到我已经醒过来了。坐了一会,从哪种混沌的状态中醒来,我忍不住点了2004年原因精选的第五首,O,Helly night.演唱者是有“巨肺”之称的瑞典男中音Hakan Hagegard。这是一段经典的教堂录音,乐器只有很简单的一件乐器-管风琴,再加上Hakan Hagegard功力深厚的演唱。Hakan Hagegard一开声演唱,浑厚的胸腔共鸣和喉腔共鸣以及明亮的头腔共鸣喷薄而出,中频有足够的解析力和控制力,中频才能够有如此厚实的质感和通透的纹理表现,管风琴深沉宏大的音色也很好的再现了出来。更让人惊叹的是,音响的解像虽然只是利用声波的直射交叉,反射,衍射和绕射虚构成似真似假的形体感,但是在这个似真似假的音场里面也是有虚有实的。Hakan Hagegard美声唱法功力非常之深厚,他唱出的声音能量感非常的好,声音已经化虚为实凝聚成一团团的气状物向四周扩散,醇厚雄浑的声波向四方散播,居然可以感觉到声音触碰Hakan Hagegard两侧墙壁再轻微回弹的能量,还有高潮时Hakan Hagegard冲顶而上的声柱,碰到教堂顶部,再在顶部散开回荡。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在教堂录音的现场宽度有多宽,教堂的顶高有多高了,可以说现在牛叔经过调教的A5系统,对三维的声场的再现,到了有虚有实的地步了。Hakan Hagegard身后的声波呢?没有!为啥呢?
最后编辑哈奇奇 最后编辑于 2009-03-05 14:53:54
TOP
22#

原帖由 乐林8 于 2009-3-3 14:39:00 发表
嘻!哈奇奇叫同行没时间,原来牛栏里的器材和栏的周围真不错,好文,还写了很长的美文:)

嘿嘿,八爷以后很多机会游中山的,我还对你的怀念6 CD机,马克332 ,贵族R2.5起意呢。
TOP
23#

呵呵!欢迎有空来坐坐!中山这几天都在那游呢。
HIFI是个无底洞!--------乐林8t
TOP
24#

继续关注。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5#

Hakan Hagegard 身后的声波呢? Hakan Hagegard演唱的时候是站在管风琴面前演唱的,身后是管风琴和管风琴伫立在墙上不规则的长短的管子,因为长短不同,吸收了Hakan Hagegard声音里面不同频率的声音,所以Hakan Hagegard身后声场的纵深感比较模糊。对于这个英国101波胆,牛叔才道出了这个英国101波胆的价值人民币2W多,由于生产年代久远,生产线已经没有了,这种古董胆往往是EBAY出现一对就少一对,是有价无市的东西,这个可是弥足珍贵的胆管,一般他是不拿出来的。  
      
     胆管已经热了2个多钟头了,相信已经热身到位了。我迫不及待的再把2008原音精选放了进去,看看这次龙腾虎跃能否腾空而起。龙腾虎跃一开声,一排大鼓中鼓小鼓反V字型往后面两边排开,当中的是最大的一面鼓,后面的唢呐,横笛,碰铃,三角铁,铜锣(左后方),大钹都紧贴在鼓阵周围,刹那间万马奔腾,又如开闸洪水奔涌而出,能量感强大,频宽极阔,声场宽宏深远, 乐器层次分布清楚, 形体比例大小均匀恰当,有浑厚鼓乐低频衬托的龙腾虎跃,整个乐曲结构可以说是华章处处,既有婉转低回处,又有凌云四海,气震山河的锣鼓唢呐,碰铃等等乐器的钟鼓齐鸣, 高频还是带着昏黄的色调,各种乐器的高频泛音如同高台上面放的烟花,火树银花四散纷飞,光彩夺目但是又整齐划一,中频厚实,质感松软而又不乏张力,纹理清晰致密,端的如天鹅绒般的质感令人陶醉;低频这次是真的打到了地下,量感,线条感,冲击力都出来了,而且还有柔和的弹性,不会过于冲,3:30秒出,敲鼓皮,鼓槌互敲,以及敲鼓边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历历如目见,在大动态来的时候,黄科说感觉到他的裤管已经被卷起来了。在最后的乐器齐奏当中,随着铜锣嗡嗡的余音一了,我们很有默契的互望了一眼,觉得这次真的很尽兴了。虽然可能A5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低音的下潜,还有分频器接线的问题,以及A5脚架的置换等等。但是相信这些对于牛叔来说,都不是难题。天色已晚,不敢再迟动身了,我们向牛叔道别,牛叔盛情的邀请我们等515到来的时候再来听听,提提意见。
      
     中山一日,恍如十年。我们在路上默默的不说话,心里离别之情依依。牛叔广阔的胸襟和爽朗热情的笑容还在眉梢眼角,不想转眼即别。想想音响乃是玩物而已,能够籍此玩物达到牛叔面对褒贬不惊不怒不忧不燥的胸襟气度,方为大乘之境啊。别了中山,别了牛棚,相信来日方长,515到来之际,我们还会再来领略A5的风采的。
TOP
26#

回复 25# 哈奇奇 的帖子

支持一下
TOP
27#

最好不用镀银线来校音,特别是行信号。
TOP
28#

呵呵,多谢楼上兄台指教。
TOP
29#

A5 确实好听,中频非常宽松
TOP
30#

有交流才有意思,才叫烧,并且还是跟心胸开阔的人交流
注册好几年了,才上来过屈指可数的几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