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前不是都说cd声音硬薄冷,为啥现在又在追求老版cd? [复制链接]

查看: 11192|回复: 51
1#
一直没去注意到cd的所谓新版老版,买cd只是看指挥家,乐队,演奏者而已。发现2手坛好多人特别表明“老版cd”,价格还比新出的高好多,比较奇怪。
记得90年代那会刚刚发烧的时候,都说cd唱片声音冷,薄,干瘦,别说和LP比,甚至连好点的磁带都赶不上,为什么现在又在追求那个时期的“老版cd”呢?难道老版cd经过时间的过去声音品质已经摆脱了干硬瘦,变得会越来越好?抑或,新出的cd甚至比老版的cd“更加”干硬瘦?还是大家追求老版是因为新版的cd材料品质下降了?
分享 转发
TOP
2#

1)硬件升级了。。。。
2)值此改革开放30年之际,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已可划入“古董”类供人收藏了。
3)当年看到漂亮的封面没钱买;现在有钱了,好看的封面不见了。
如此如此。。。诸如诸如。。。。种种种种
详解zxw2216:
Z:我的名字;  X:希望,信心,信念;  W:Winer;
22:四平八稳,二二得四,二四得八,音译“嗷嗷” ;16:要顺;顺利,无阻;
连起来:我相信我的成功是嗷嗷顺利的!我在获得成功的路途上稳健而畅通!势必达成!
TOP
3#

CD机的原因多些。CD片怕是再版的再版的再版。。。。。
TOP
4#

恩  心理原因也有很大因素 但是谁也没办法啊
多说无益
不辩自明
TOP
5#

因为吸毒很贵的,以毒养毒是个出路;
新版CD的价格是透明的,老版CD国外很便宜,弄到国内可以卖个好价钱呀。没有比这个原因更重要的了。
看前面 黑洞洞 定是那贼巢穴
待俺赶上前去 杀他个干干 净...呃...净
TOP
6#

新版的质量不争气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2000年以后生产的,很多都惨不忍睹。说的难听点,还不如早些时候买的D版碟。
TOP
7#

回复 1# jogo 的帖子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早期数码录音是非常难听的。早期的CD,ADD的比DDD的声音好,我自己更喜欢AAD的。
www.channelclassics.com (试听300多款录音片段)
http://shop34588457.taobao.com/ (网上购买)
TOP
8#

我能想到的只有两条:
1。 材料价格这几十年肯定差很多,而人工成本现在就更高, 为保持或降低售价, 因此在用料方面新出的就必然差很多。
2。 古典音乐的最佳演出录音都是模拟,保持时间长了可能会衰减,因此新出的质量就会差。
可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不拿老版CD直接拷贝,就像盗版一样,都是数字信号怎么会质量改变呢?
TOP
9#

原帖由 古典LP 于 2008-12-25 20:20:00 发表
我能想到的只有两条:
1。 材料价格这几十年肯定差很多,而人工成本现在就更高, 为保持或降低售价, 因此在用料方面新出的就必然差很多。
2。 古典音乐的最佳演出录音都是模拟,保持时间长了可能会衰减,因此新出的质量就会差。

可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不拿老版CD直接拷贝,就像盗版一样,都是数字信号怎么会质量改变呢?


是的,現在很多中平價版的古典版本(或者說精選集,已不可能再拿當初的母版再重做master一次,或者說重新master者,因掛帶的A/D轉換器不同,或者master工程師個人美學和最初版的工程師不一樣,所調出的聲音美學也不同(比如xrcd和一些古典音樂CD初版的相比即知)。

的確,母帶再經過這二十年,磁帶的壽命和聲音以及性能還是或多或少有劣化的。另外拿老版CD直接製版拷貝當然有的(只是很多沒說,呵呵),但問題在於又卡在再經過三四個流程才變成新的量產CD,聲音約還要再劣化20-30%。

另外以目前古典CD的全世界銷售量,舉一個例子,比如推出新的古典100系列,如果照發燒友要求那樣,張張要以那麼嚴格的手續再製等等,最暢銷的前幾張可能不會賠本,但其他的雖是名盤但銷量可能就兇多吉少。

這種例子在LP上也可以成立的。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10#

楼主了解一下CD怎么生产制造的,答案就有了。也可以在同一套调整的好一点的系统上对比新版和老版。

老版CD价格高的另外一个原因,自然是商家的炒作。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