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朗朗 陈萨 李云迪 演奏肖邦钢琴协奏曲比较听后感 [复制链接]

21#

原帖由 tingpianer 于 2008-12-11 10:34:00 发表
你可以上陈萨个人网站去看。所谓合作比为强队,完全是发烧友的角度出发。从专业角度出发,则不这么看。最简单的解释是,一般明星只宣传自己和名乐团合作的新闻,一般乐团是不提的,给人家的印象是他们只和名乐团合作,现实不可能是这样。


呵呵,谢谢你的认真回答。希望我的顾虑是错的。
我浏览了陈萨的博客,感觉这是个很真实的女孩子。摘抄了其中一段我很欣赏的博客:


一直觉得可能Milwaukee这个名字的来源一定是印第安人起的, 不知道为何,总是有点异国调子·~
stress stress stressstressstress。。。。。。。。。。。
-------直到临上飞机前一天才拿到美国签证! 还必须在Berlin 待上整整一天。。天黑的时候出家门, 天黑的时候才回到汉诺威, 我真是中国护照的忠实革命者! 已经太累来抱怨, 收拾行李, confirm机票就来了这了。约莫着几天没有踏实地练琴了, 除了一路上看总谱,我真是心里不太有底。 。
。。。。直到今天第一个排练结束, 才踏实下来(些许)了。也许我需要练习的就是把心里的琐事存在的历史记录全部清理掉。。。。!! 然后可以干净地只放一幅画上去, 就是贝三。  
这也真是一门技术, 需要经常地训练, so。。。I will do well。


贝三是一个有意思的作品, 第一乐章除了贝多芬早年毕露的英雄锋芒已经开始露头以外,整个乐章仍然是在一个古典地, 非常接近室内乐的质地。 第二乐章的开头, 我至今仍在寻觅。。这个难以捉摸的开头,是一个包含很多层面的音乐性格, 我不能说他在幻想着光芒, 我不能说他在沉吟他的年轻的困惑, 我觉得他也不只是在深沉地唱一种苦痛。 。那是什么呢 。 或许就是这一切同时的发生, 而且, 以较为简单的形式的发生。 很难。很有意思。 而第三乐章就是处处都是他的充满热度的生命力!
我不得不说我爱他! 已经爱了, 而且享受地爱!----
TOP
22#

我比较讨厌把朗朗和霍洛维兹拉在一起的说法,他们不仅艺术上难以相提并论,在演奏技法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八竿子打不着。这个说法一开始是朗朗的经纪人团队提出的,作为一种宣传策略,具体策划的就是专门指导朗朗如何适应上流社会的那个前费城市长,也许他觉得从中国新大陆来美国掘金的朗朗和当年的霍洛维茨有相似之处吧。从市场来看这个策划还是很成功的,在现代社会一切都商业化了,艺术圈和娱乐圈也没什么明显的分界线,在这个圈里走红,朗朗还真有点狗屎运。具体到肖邦协奏曲这张专辑,我已经听了三遍,还是感觉朗朗对他演奏的作品根本不知所云(其实对他来说演奏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弹好钢琴),楼主把他和克莱德曼放在一起还是比较贴切的,我觉得朗朗的这张肖邦协奏曲唱片更适合在开pt时作为背景音乐。至于有人说他和指挥、乐队的互动,看看DVD就明白了,基本上都是表演的成分,这也是朗朗的强项,很能忽悠台下大部分来凑热闹的人。陈萨和李云迪的肖邦以前都写过帖子,不再多言。至于tingpianer兄提到的陈萨每年的演出安排,有网友质疑,这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绝对属实。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23#

时代不同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回到19世纪以前的纯真年代。我们也不能以前辈大师的标准来规范当代演奏者的思考,演奏和交际。21世纪就是一个夸张,浮噪的重商年代,商业竞争如此激烈。郎朗的表现是完全体现时代特征的。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楼上诸位,如果处在郎朗的地位,是会闭门苦思,还是赶快趁红挣钱。何况西方音乐界也不是傻瓜。在一个能贬低中国人就拼命贬低的年头。郎朗能异军突起,就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古典音乐是西方的音乐,很多就是他们的民族音乐。过分的批评指责,就象一个美国非专业人士点评中国谁的河南梆子唱的好一样可笑。
TOP
24#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8-12-10 15:15:00 发表
                      不错的文采。。。

谢谢鼓励。
我不喜欢郎朗的一个原因是了解到其做人,特别是他爹,太狂了!过河拆桥,从他的老师赵平郭、帮过他的殷诚忠、美国的老师格里@布拉夫曼、最早推他的经纪人(Blackburn)到在协助他在中国开辟了金矿的指挥家余隆,他父子俩现在还记得谁?感谢谁?四处打压李云迪,连个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都要争,背后鲜为人知和让人为郎朗遗憾和失望的故事太多了,这些已经不是新闻。郎父和李父的明争暗斗,把两个儿子当小公鸡斗,破坏了两位本身优秀纯净音乐家的人格,让他们成了今天这样。李云迪太在乎自己了,让自己承受了太大的自找压力,搞成今天这样单枪匹马。李云迪应该读点佛教方面的书,清扫一下粘满了尘埃的心境,花几年时间为自己弹琴,几年后东山再起,从各方面都让人刮目相看。小提琴家中的吕思清就是最好的榜样,今天听听吕思清演奏勃拉姆斯和贝多芬等,真的让人好感动,感动他的演奏,感动他的升华。他同代的中国小提琴家现在有谁在技术和音乐上还能和吕思清比?这就是他经历了斗鸡过程后回山修炼再出山后时的风貌,脱胎换骨。做一位演奏家不难、当一位音乐家难、成为一位艺术家更难、要成为大师,难难难难!大师是先是做人的大师其次才是做事的大师。
相比之下,陈萨等其他一些远离和尽量避免这种争斗的中国钢琴家反而是走出了一条更长的路。因为人格问题毁了前途的音乐家一大把,钢琴家中的伯格莱里奇、歌唱家中的凯瑟琳@芭桃等。舞台上在音乐里狂和霸道让听者过瘾,舞台下还是那样可能就不太好了。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25#

回复 24# 古典音乐爱好者 的帖子

看了几位了解“内幕”的人的文章,感到很悲哀。这三位在国际乐坛打拼的中国钢琴孩子怎么了?似乎在他们中间发生了不流血的战斗。这些“内幕”都是事实吗?很想听听他们的真实声音。
TOP
26#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08-12-11 16:12:00 发表
看了几位了解“内幕”的人的文章,感到很悲哀。这三位在国际乐坛打拼的中国钢琴孩子怎么了?似乎在他们中间发生了不流血的战斗。这些“内幕”都是事实吗?很想听听他们的真实声音。

这些事 点到为此 作为后面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三思 先培养孩子热爱音乐 让对音乐的热爱去驱使孩子学习音乐 而不是用钱和虚荣去驱使;先教会孩子做人 才能做艺术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而难做到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27#

不流血的战争又要上演了
TOP
28#

回复 27# 音乐人生 的帖子

此讨论到此为止,一切让时间和音乐家们自己去证实我们的争论。再争论下去就成盲人摸象了。
最后编辑古典音乐爱好者 最后编辑于 2008-12-12 06:53:21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29#

大家也可以去新浪陈萨的博客观察一下,也可以跟他交流。我经常和他在那里交流,很有意思。
转让自用唱片:http://shop33926221.taobao.com/
http://blog.sina.com.cn/kexzhang
TOP
30#

原帖由 音乐人生 于 2008-12-11 20:19:00 发表
不流血的战争又要上演了


以上这句话才是挑起战争的导火线。三位演奏家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做人也是自己做出来的,各自的音乐也是自己演绎出来的。我们在这里聊聊也不过是八卦一下而已。是非也辩越明。这种战争也就是politics,哪里都有,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是看当事人自己如何去解读。好了,让我们听音乐去吧,到聆听中去解决战争,哈哈。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31#

音乐家也是人,如果都把他们放到显微镜下去观察,他们的行为可能和菜市场里争地盘,争客户的小贩一样可笑。而我们态度就应该像古典音乐爱好者兄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听音乐去吧,到聆听中去解决战争,哈哈。”
TOP
32#

天堂和地狱的盛宴

一位行善的基督徒,离世后想见见天堂与地狱究竟有何差异,于是天使就先带他到地狱去参观,看到的是一张盛满了佳肴的巨大餐桌。看来地狱的生活也不差呀。用餐时间到了,他们看到一群骨瘦如柴的饿鬼鱼贯入座,每个人手上拿着一双十几尺长的筷子,可是由于筷子实在是太长了,尽管人人都夹到了桌子上的菜,没有一个能自己把食物喂到自己的口中,那场面惨不忍睹。

天使又带着这个信徒来到了天堂,见到同样的情景--盛满佳肴的巨大桌子前,用餐人手中也是同样长的筷子,自己也无法把食物喂到自己的口中。惊人不同的地方是,吃客们夹菜彼此喂对坐的人吃,这样人人都吃到了菜,而且桌上的气氛好极了,人们享受到了佳肴的美味和分享互助的快乐。

我希望音乐家们不要成为地狱里的饿鬼,而是天堂盛宴上的吃客。音乐好比那美味的佳肴,那张桌子好比舞台(音乐和人生的舞台),音乐家就是那吃客。两种不同的吃法,给旁观者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一种惨不忍睹,另一种让人感动和乐于分享。
最后编辑古典音乐爱好者 最后编辑于 2008-12-12 14:39:16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33#

回复 32# 古典音乐爱好者 的帖子

扯得太远了,这三个中国青年才俊之间的事,没你们说的那么可怕...到此为止吧
TOP
34#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08-12-12 14:54:00 发表
扯得太远了,这三个中国青年才俊之间的事,没你们说的那么可怕...到此为止吧

那就Hakuna Matata 吧 (选自 电影《狮子王》中的名句)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35#

感觉楼主就这样贬李云迪貌似有点草率

其实倒是经过比较多对比,感觉云迪的专门录音的肖一比较四平八稳

也不排除过后他再次录音此曲

当然目前还是感觉自己最钟意 阿格里奇+阿巴多的那个~~哇,那个feel
半银圈、全胶圈、哪怕EDC ,
AntI-全银圈的any!!~~ F*CK , 55555
TOP
36#

回复 35# lbcpc 的帖子

我觉得算不上贬李云迪,他在DG出的唱片我一张都没有漏买,只是就是论事。他的独奏专辑我在以上帖子说了很喜欢。只是遗憾他由于心态的问题造成眼下的处境而且还为他有些打抱不平。贬是贬他身上和音乐中不让我这个听众喜欢的地方,而这些贬也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37#

陈萨的最新专辑收录了《肖邦第一、二钢琴协奏曲》,与同期发片的郎朗的曲目“撞车”,这让世界权威古典音乐杂志 《英国BBC音乐》借题发挥,最终BBC专业评审团给了郎朗演奏三颗星、录音四颗星,而陈萨在演奏和录音上均获得了四颗星。
一直被乐评者当作 “标杆”拿来与其它华人钢琴家比较的陈萨,却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音乐是没有等级的,每个演奏家都有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也不同。我不喜欢拿自己跟其他演奏家去进行比较,因为我有自己的特点风格,大家根本没有可比性……”
在明年1月18日的上海音乐会上,香港管弦乐团将特别邀请陈萨合作演出贝多芬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据悉,总监迪华特大师对这位年轻钢琴家全面的琴艺和音乐才华十分赏识,曾多次邀请陈萨与各国乐团合作,最近一次是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合作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对于迪华大力支持青年艺术家的做法,上海大剧院方面表示欢迎:“我们一直努力借一流乐团来大剧院演出的机会,推介年轻的独奏明星,这次香港管弦乐团和迪华特向陈萨递出‘橄榄枝’,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38#

RCA的靓碟~

那这倆碟里头日本美阿姨仲道郁代的肖邦水平比他们又如何呢?
Ikuyo Nakamichi.jpg (, 下载次数:284)

jpg(2008/12/13 12:35:59 上传)

Ikuyo Nakamichi.jpg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39#

原帖由 CJ御姐控 于 2008-12-13 12:36:00 发表
那这倆碟里头日本美阿姨仲道郁代的肖邦水平比他们又如何呢?

我狠感兴趣 请问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与我们比较三位中国钢琴家扯不上,我们仅仅是在三位中国钢琴家就演奏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做个别比较。如果要问世界上有那些演奏版本是精彩的和不精彩的,那就太多了.
最后编辑古典音乐爱好者 最后编辑于 2008-12-13 13:43:14
不花自己的钱去买别人的感受。
TOP
40#

原帖由 古典音乐爱好者 于 2008-12-13 13:06:00 发表
原帖由 CJ御姐控 于 2008-12-13 12:36:00 发表
那这倆碟里头日本美阿姨仲道郁代的肖邦水平比他们又如何呢?

我狠感兴趣 请问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与我们比较三位中国钢琴家扯不上,我们仅仅是在三位中国钢琴家就演奏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做个别比较。如果要问世界上有那些演奏版本是精彩的和不精彩的,那就太多了.

额……我其实就是故意来跟LZ捣乱的~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